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夏意融乡情,学子暖村民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音乐学 作者:范子逸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子近日前往酉阳县何家岩村开展了一次深入了解贡米文化的三下乡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详细了解了酉阳县800何家岩云稻米认养计划。该计划旨在保护和传承当地优质稻米品种,并通过认养方式实现农民增收。学生们了解到,这个计划不仅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旅结合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田园生活。

为了进一步推动贡米产业的发展,成员们探访了何家岩村的贡米产业基地。他们观摩了现代化的种植、加工和包装流程,并与当地农民交流和互动。通过这些实地考察,学生们对贡米产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思考如何利用数字科技手段提升产业效益和品牌价值。酉阳花田乡何家岩村是一个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古寨,也是贡米之乡的历史名地。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传统的耕种方式,所产出的大米颗颗饱满、粒粒醇香,口感软糯香甜。

据了解,去年,何家岩村首次发起了名为“何家岩云稻米认养计划2022季”的项目。通过数字化工具,将100亩稻田搬上了“云端”,吸引了全国各地近9000名认养用户前来购买。“云稻米认养计划”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今年启动仪式上,花田乡党委书记邹艺介绍说:“今年我们计划升级。”去年的认养效果超出了预期,因此今年何家岩村将进一步扩大认养面积,并以每平米9.9元的价格开放认养。这个计划旨在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共同保护和传承优质稻米品种。

成员通过采访贡米农户了解到,通过数字化工具和认养模式的结合,何家岩村实现了农业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这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收入,也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优质的云稻米。同时,通过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活动结束时,成员们向何家岩村表示祝愿,希望贡米产业能够蒸蒸日上,实现农旅结合的目标。他们鼓励当地农民继续保护和传承优质稻米品种,同时推动数字科技与贡米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酉阳花田乡何家岩村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传统耕种方式闻名于世。通过云稻米认养计划的推行,该村将继续扩大认养面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贡米文化遗产。

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子不仅加深了对贡米文化的了解,还为贡米产业注入了新的思考和创新。相信在数字科技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的推动下,酉阳县800何家岩云稻米认养计划将取得更大的成就,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当地农旅结合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4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生支教团队共同助力乡村教育
(通讯员吴美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一支大学生支教团队近日来到某某村,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夏季三下乡支教活动。志愿者们秉承“助力乡村教育,传递温暖力量”的宗旨,为当地的乡村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关…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 区——绿色崛起的秦巴明珠
2014年,蒋家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97户540人,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44.4%。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蒋家坪村考察时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生支教团队积极参与夏季三下乡支教活动
(通讯员吴美仪)近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一支大学生支教团队来到某某村,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夏季三下乡支教活动。这次支教活动旨在提高乡村儿童的教育机会和学习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支教团队由30…
“三下乡访学安康”202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环学院暑期三下乡参观安康市博物馆安康市博物馆作为全市对外展示窗口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一,为大家提供了党建团建、交流学习、社会实践的绝佳平台。为了深入了解安康市的历史经济发展历程,西北农林科技…
科技传承非遗力量,青春共建时代华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2023年7月19日至25日,西北工业大学定向实践队“蚕丝之织,电…
三下乡承载历史结硕果,继往开来谱新篇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实践队前往安康市博物馆
为进一步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切实增强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更好地了解安康的风土人情,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2023年7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暑期赴安康“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安康市…
感悟安康历史,探寻初心使命
陕西安康,古有“秦头楚尾”之称,蜿蜓流水的汉江给她注入了大河文明的血液,远古伊始,先民们就在这里播撒文明的火种,推动着安康从蛮荒走向文明。如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安康市乡村振兴调研队于202…
探访临泉木雕技艺
2023年8月16日,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赴临泉寻木雕技艺”实践小分队为探究木雕制作文化,感受临泉木雕的魅力,来到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走访木雕非遗传承人。此行我们走进临泉就是为了去探索临泉木雕制作技…
资环学院赴安康茶园调研——深入了解 脱贫致富一线
2023年7月1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赴安康调研的同学前往当地的茶园,目的是了解当地的致富路,知道致富路上的酸甜苦辣,去脚踏实地走好脚下每一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人民网在提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生支教团队走入农村乡村开展夏季三下乡支教活动
(通讯员吴美仪)近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一支大学生支教团队来到湖北省京山市,开展为期四周的夏季三下乡支教活动。这次支教活动旨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乡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关爱。支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