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号召,深入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工程,2023年7月21日,烟台大学法律志愿服务中心“送法下乡 润泽黄河”实践队选择济宁市任城区观音阁街道作为普法试点,进行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与继承编主题系列宣讲活动。
夏天的济宁总是闷闷的、热热的,云灰蒙蒙地覆在头顶,压得人透不过气来。我讨厌夏季闷热的天,不如大雨来得爽利,也不如冰雹来得暴烈。似乎永远都不会有风吹透这层层叠叠的、逼人的云了。
走进观音阁社区,一位妇联工作人员早早来到了场地,简单咨询了几个法律问题后,匆匆走下了楼梯,眉眼间是挥不去的忧愁与焦急。“你跟她说,下午我联系了律师,我们再想想办法……”我望着她离去的身影,反复琢磨着她的问题,百思不得解:为什么呢,为什么遭受了严重的家暴却不愿报警。窗外的云压得很低,厚重的枝叶间却仍不见风的痕迹,或许这场大雨是不会下了,我思忖。
下午的普法宣讲活动照例进行着,如火如荼。观音阁街道的群众们热情非常,在街道办宣传下,无论姑娘小伙,还是叔叔阿姨,大家虽年龄不同,却同样出现在了普法宣讲的活动现场。唯一不同的是,今天我是宣讲人,而非旁观者。当不眠不休赶制的PPT被投放在大屏幕上,当忙忙碌碌开会商讨的普法内容真正形成了文字稿,当台下数十双眼睛齐齐地望向我,不安,紧张,忧虑,责任在肩。那些我原以为高中水平就该掌握的“常识”,那些我原以为无人愿驻足听讲的法条,街道群众们却给了我一次又一次热烈的反应。我羞愧于自己的傲慢与自负,我羞愧于自己沉溺在名为“大学”的象牙塔中,我羞愧于自己已经与社会严重脱节,我羞愧于,我的所学所知,从未对任何人提供帮助。婚姻家庭编的条文不甚繁琐,却与生活息息相关,一字一句,字字句句,或许都是“她”与“他”最后的希冀。结束了婚姻家庭编的讲解,我走下讲台,只一眼,余光扫到窗外遮天蔽日的大树,起风了。
掌声起又落,随着继承编宣讲同学话音落地,今天的普法活动也到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收拾场地的间隙,上午曾出现过的妇联工作人员再次匆匆出现在我的眼前。只是这次,她身后多了一位朴素的中年妇女。“我们已经离婚了,但他昨天又回来搬走了所有东西,什么都没给我留下……”阿姨的声音低低的,听不出任何情绪,似是已经麻木了。实践队同学将阿姨围在中间,从法律角度为阿姨解答着困惑。“他已经对您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伤害,您收集好录音录像,记录邻居的证人证词……”同学们听着阿姨的遭遇愤怒不已,几位女同学的眼睛里,已经噙上了泪水。我握着裁决书,犹豫着是否该将上午的疑惑说出口。“他打我,揪着我往墙上撞,但是如果我告他,是不是真的会影响孩子的政审呀。”心下了然,我早该想到的,一位母亲宁愿忍受长期的家暴,却不愿将男人告上法庭,支离破碎的家庭中唯一的羁绊,孩子,只有孩子。无言,十几岁的我们,都是谁的儿子与女儿,没有人敢去衡量,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牵挂究竟有多深。“亲戚朋友一直劝我报警,也是因为这个,同事让我来听听下午的普法讲座,我想好了,这么多年,我不想再忍了,我要告他。”阿姨的话让大家长舒了一口气,我们不愿再听到阿姨被家暴的经过,不愿再看到阿姨对暴力的忍气吞声,更不敢去看一份份验伤报告。窗外,风起,愈烈,枝叶作响,万籁悲鸣,押上人世间的一切,试图将黑云撕开一道裂口,等大雨倾盆。
大家沉默地目送阿姨与妇联同志前去和社区法律援助律师会面。有人说,风是无形的,看不清,听不见,摸不到。可是,风吹千万里,我不信。我们带着海风来,带着对法律的崇高信仰,带着法治的殷切期望,从烟台到济宁,沿途走过了几百几千里,它终是在一位位观众心里刻下了细细密密的痕迹,它终是动摇了压在阿姨心头的那片云。拨云见日,风过留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5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