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巢湖学院
团队名称:巢湖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赴宣城市郎溪县“茶和天下一茶文化寻访之旅”主题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队
报告题目:茶叶富农促发展,乡村振兴争先行
实践时间: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5日
作者:余景宏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巢湖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茶和天下-茶文化寻访之旅”主题乡村振兴团队在宣城市郎溪县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探寻红色革命展馆,学习百年建党精神;实地考察茶叶生产基地,探寻茶叶生长环境;参观全面小康展馆,领略脱贫攻坚成果;采访茶农和政府人员,学习了解茶文化和产业四个方面来调研,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不断撰稿投稿宣传,在中青校园APP和各大媒体公众号上报道实践活动和成果,取得一定的成效,我们通过查考相关文件和文献,对郎溪县的丰厚资源和产业有了深刻的认识,寻访团了解到茶产业这一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将理论付诸实践,宣传茶文化,为茶产业和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茶文化寻访,茶产业
一、实践背景
郎溪县素有“中国绿茶之乡”的美誉。一直以来,茶叶产业都是郎溪县重要的农业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加上优良的自然环境,郎溪县逐渐形成了“瑞草魁”、“黄魁”、“大佛山”、“云岗白魁”、“百杯香芽”、“毛岭岭青”等20余种知名名茶。近年来,郎溪县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推进乡村产业兴旺,进一步优化县域产业布局,突出黄茶、白茶等特色产业,走出一条符合郎溪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继续扩大规模,带动农户增收,推动茶文旅一体化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二、实践目的
此次实践调研,团队成员实地走进“中国绿茶之乡”,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学习脱贫攻3坚成果。在实践中,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等方式,了解当地茶文化,探寻当地支柱产业茶产业的经济发展情况,总结经验,利用所学知识为发展中的不足和存在问题献言献策,在实践中传承奋斗精神,彰显使命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三、实践内容
(一)探寻红色革命展馆,学习百年建党精神
在7月1日建党节之际,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大佛山养心谷红色文化革命纪念馆。纪念馆位于郎溪县涛城镇庆丰村,是由一栋道光年间的老宅改造而成,共建有伟人展厅、像章展厅、郎溪历史展厅、文献展厅等七大主题的12个展厅。在讲解员详细解说下,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当地的一些风俗习俗和成就卓越的故人,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当地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展馆中陈列的老旧物件和期刊文物让大家穿越到了革命年代,大家也进一步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精神和历史进程。风俗文化的呈现、党的领导所带来的成果,让团队的每个成员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认识到党的领导带给我们现在生活的意义和重要性。参观结束之际,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团队中的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时刻铭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坚定信念,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的重托。红色文化革命纪念馆的参观,使团队的每个成员认识到党的领导带给我们现在生活的意义。也在今后,将继续听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缅怀烈士,珍惜当下,要努力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以他们的革命精神为动力,促醒我们为祖国的事业而努力学习和工作的信念。
(二)实地考察茶叶生产基地,探寻茶叶生长环境和状况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佛山养心谷茶园,下吴村茶乡罗市,独山村集体茶园,中华茶博园四个大型茶叶种植基地,了解到不同种类茶叶的生长环境、经济效益和价值。在大佛山养心谷,经过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看到景区拥有千亩茶园,放眼望去的“黄金茶海”形成山水画轴,茶山四围风光旖旎,我们了解到,最为人称道的当属黄金茶园,其茶叶以名贵的“黄金芽”为主,还有以“大佛山”命名的知名茶品牌,每年生产的茶叶供不应求,0因为品质好造成茶叶“一两难求”的还有下吴村茶乡罗市,在村委王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走进茶叶种植基地,基地位于伍员山景区脚下,大大小小的山丘连绵起伏,茶叶依附于其上,王主任介绍说这270亩茶叶是村名集体投资的白茶,每年给村集体增收四十万元左右。在茶树间,他们还修建了一天“茶绿樱红”景观游步道,准备借旅游东风,凭借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将罗市茶乡打造成茶文旅融合的特色旅游景区。在当地团委引荐下,我们自行前往独山村集体茶园,在山脚下我们遇到当地农民,在她带领下我们爬到了山顶,一路上排排茶树绿意盎然,我们置身于茶海之中,淡淡的茶香扑鼻而来,顺着山体留下来的泉水清澈见底,沁人心脾。茶山之颠,志愿者们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感叹到郎溪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好山好水果然能种植出好茶!村里大大小小的集体茶园,给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大大利用了本土资源,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共同致富茶。在山顶一览凌笪镇的全貌,每座山上都种满了茶叶,这足以见得郎溪县茶叶的生长环境和地理优势,也看出了茶产业的发展壮大。最后,寻访团来到了位于郎溪县毕桥镇与十字镇交界处的“中华茶博园”,这里是全国第一个茶园度假基地,也是游客们体验茶乡文化的热门打卡点之一。园内通过对国内茶树品种、名茶品类的收集,将园区建设为茶树种资源库,让游客获得田园风光体验,并宣传了茶文化。寻访团实地了解到“黄魁“茶叶的育苗、种植情况。队员们通过与负责人的交流了解到,对于农户自身的发展而言,他们更欠缺经营销售方面的知识,但现在农户加入了茶叶合作社,销售茶叶的途径增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为茶叶增产带来帮助,成为了农民发家致富的帮助,而政府也在有关方面对茶农给予政策扶持。
(三)参观全面小康展馆,领略脱贫攻坚成果
在村委王主任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走进宣城市记录小康工程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悬挂的《这一站,小康》的浮雕。浮雕上,在宣城敬亭山和郎溪伍员山背景下,一辆高速行驶的复兴号列车穿山而过,带着解放思想的前进号角,抵达“小康站”,预示着宣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达成。浮雕上的建筑元素展现了宣城在全面小康路上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展馆分五个版块,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充分展现宣城在全面小康路上的奋斗历程,团队成员直观了解到当地特色农产品及其文化历史,近距离感受乡村文化魅力和特色农耕文化带来的幸福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展馆里陈列的三张跨时20多年的《人民日报》真实记述了苏皖交界处、一山之隔的两个行政村之间不断思想解放、比学赶超、共享发展的过程。王主任向大家介绍到下吴村是以茶叶为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村共有优质黄白茶1万余亩,30亩以上规模茶叶种植户38家,成了凌笪镇唯一一个茶产业专业村。2014年下吴村被列为贫困村,随着脱贫攻坚逐步开展,该村将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全面整合建成白茶产业园、智能温室大棚等产业项目,村集体经济不断积累,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收入到突破百万元的跨越。这一项项举措和政策,表明宣城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接续奋斗、拼搏奋进,谱写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宣城新篇章!
(四)采访茶农和政府人员,学习了解茶文化和产业
在实践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对接待我们的村主任和相关负责人进行随即采访和提问,在对话中我们学习到,郎溪县素有“中国绿茶之乡”的美誉。一直以来,茶叶产业都是郎溪县重要的农业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加上优良的自然环境,郎溪县逐渐形成了“瑞草魁”、“黄魁”、“大佛山”、“云岗白魁”、“百杯香芽”等20余种知名名茶。为支持郎溪县茶产业发展,2019年,郎溪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全县的茶产业发展工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县财政连续三年每年拿出专项资金,从茶园基地建设、培育经营主体、加强品牌创建、发展产业新业态、加强行业监管、拓展销售渠道、强化技术服务和加强自然风险防控八个方面支持郎溪县茶产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推进乡村产业兴旺,进一步优化县域产业布局,突出黄茶、白茶等特色产业,注重抓好品牌培育和“三品一标”认证,走出一条符合郎溪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四、实践成果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拍摄精彩瞬间,用照片、视频等形式来展现调研过程。同时,实践队将调研学习的内容形成新闻稿以及公众号推送,向学校官网、《中青校园》等官方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进行投稿,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泛宣传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郎溪,了解郎溪的茶文化和产业,从而起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五、实践意义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全体成员走进“中国绿茶之乡”,感受到郎溪县丰厚的自然资源和正处于全面发展的茶产业。寻访团通过实地探访,体会到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悠久,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我们有义务将自己所学付诸实践,宣传茶文化,为茶产业和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文敏戴光星苏欣;新华网:《郎溪:黄金茶里藏“黄金”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佚名;人民网:《多措并举打造郎溪县特色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与农民增收》
【3】甘德林;安徽经济网:《全省首个地级市纪录小康工程展馆正式开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6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