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科学子三下乡:探访鸢都潍坊 赓续非遗文化

来源: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作者:孙晓钰

穿越历史先河,触摸历史文脉。为“弘扬非遗文化,助力非遗传播”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鸢实践团”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5日赴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世界风筝博物馆参观学习,并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和海报,进行非遗文化宣讲,带领群众深入感受潍坊这座千年古城所蕴含的文化魅力与历史内涵。

迈进潍坊市博物馆的瞬间,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展馆内的陈列古朴精致,文物栩栩如生。一件件文物跨越了几千年历史长河走到我的面前,不禁令人感慨万千。目光对视,电光火石间我好似穿越回了千年前,化作眼前的茶盏,杯中茶叶随岁月而沉浮,从这起落沉浮里我窥探着古城的发展,感受着独属于潍坊的风韵情致。商周的兵器、东周的齐刀币、汉代的铜镜……每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故事,横跨千年,帮我们找回关于祖先的记忆,向后人展现着这座古城的风韵。

青花瓷器可谓巧夺天工,我不禁感叹古人的创造力和精湛手艺;名人真迹雅趣秀美,可见创作者至美高洁的品格与精美独运的匠心。其中郑板桥的《峤壁兰图轴》深深地吸引了我。数丛兰草生与石壁缝隙之间,兰草俯仰有效,婀娜多姿。我被兰草的坚韧顽强打动,内心始终有种想哭的冲动。夹缝中顽强生存、逆境中看见希望,我不禁感慨中华民族不也正如这兰草一样,永远向着光明、永远带着希望。而展馆内的文物不仅是珍品宝藏,更是责任担当;穿越千年,赓续延绵,它们唤醒了民族的文化基因。我们应用心感受先人的智慧,将先人的精巧技艺与高洁品质传承下去,生生不息。此刻我的内心也更加坚定了对非遗文化传播这条道路的探索。

乾坤泱泱华夏,文化历久弥新。潍坊非遗手工艺品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览台上的每一件手工艺品都栩栩如生,憨态可掬的老虎泥塑、惟妙惟肖的“廉洁虎”、工艺精美的泥塑“清风莲韵”、栩栩如生的纸鸢无一不展示着传统手工艺者精湛技艺和对潍坊文化和传统技艺的传承,展现着匠人匠心。名为“碧水清莲”的传统手工艺风筝深深地吸引了我,风筝造型独特,似一只青蛙立在两片荷叶中间,荷花点缀于两侧,做工精巧,栩栩如生。参展时我认真去听讲解员对风筝手工艺品的讲解,了解到手工艺品复杂、高难度的制作过程与传统手工艺人群体的衰减现状。我不禁感慨这些绚丽多彩、巧妙精致手工艺品的背后是匠人们几十年如一日锤炼技艺的坚守与“择一事,终一生”的态度。时代的巨轮不停地加速滚动,非遗手工艺群体呈衰减的趋势令人深思:传统技艺不再是时代的主流,若是被人们一再地忽视、遗忘,它的结果必将是消失。想到这,内心顿时阵阵刺痛。这是属于我们的文化,根植于民族血液的东西,我想它们应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焕发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青年群体要树立“文化自信”,建立文化强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特性和精神,昭示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代表着先人智慧的结晶,展现着中国人的匠人匠心。作为一名中国青年,我深知自己任重道远,在所不辞。

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更加地深入,明白一切伟大皆由双手创造,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拥有非凡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民族欲独立自强,国家欲稳步发展,必先振其文化。文化如同支撑身体的骨骼,只有相信文化,传承文化,才能探寻到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让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永葆生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树立文化自信,弘扬非遗文化,助力非遗传播,这是我们的使命,亦是责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6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山科学子三下乡:重温非遗之美,绽放文化之花
感受非遗之旅,领略传统之美。2023年8月2日,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鸳实践团队以“弘扬非遗文化,助力非遗传播”为主题,赴潍坊市参观潍坊市博物馆,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随着团队的带领下…
司法为民,心传温暖
为明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审理工作,探索基层案件的审理现状,2023年7月6日,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于杨法官工作室进行调研学习。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工作室的工作…
仁心传递司法温暖 决心勇担为民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抓执法办案就是抓审执质效、抓审执质效就是抓群众感知”的理念。7月5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前往博山区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室进行交流学习。实践…
巢湖学子三下乡:绿色郎溪茶叶,红色革命传承
为更好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青年。2023年7月1日,巢湖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茶和天下—茶文化寻访之旅”主题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队前往郎溪县,通过实地寻访,深入了解郎溪县的茶文化和茶产业,…
合作社助产业,实现百姓大丰收
8月16日下午塔里木大学“防返贫,助振兴,实践服务调研团”来到了岳普湖县铁热木镇红枣种植示范区“同德”林。在当地第一书记再努拉·喀迪尔的陪同下进入到果园,现如今全村已经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
崮红法正,坚守初心
为进一步了解焦裕禄精神与司法工作的深度融合,近距离感受红色精神与党建引领机制,2023年7月7日,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青年社会实践团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崮山法庭进行调研学习。崮山法庭紧紧围绕,充…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走近民居建筑之美,探寻乡村旅游之道
环巢湖地区民居建筑文化历史悠久,有巢氏“构木为巢”开创了华夏巢居文明,体现着古人的建筑智慧。近日,巢湖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巢湖北岸古建筑保护团队”一行9人,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顶着酷暑,带着测量…
爱国爱疆新时代 做胡杨精神传承人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受到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影响,毕业后如何实现高质量就业是摆在每一位学生面前的难题。为更加了解当前就业形势,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时积极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
塔大学子三下乡——走进乡村振兴,遇见“梅”好伽师
8月20塔里木大学“防返贫,助振兴”实践服务调研团的志愿者前往伽师县了解伽师电子商务及林果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情况。伽师县是电子商务示范县,该县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和抓手,不断发挥…
同创远安把“美育”引入乡村
“戏剧大篷车”三下乡活动新闻稿:同创远安把“美育”引入乡村中国青年网7月20日电(通讯员支援)7月20至2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戏剧大篷车团队到宜昌市远安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展开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