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耕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任晓炜 李紫涵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的“深耕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小队在7月16日和7月17日来到了宣城市泾县乌溪村对当地的宣纸产业进行实地的调研走访,探究当地宣纸产业的发展与乌溪村的乡村振兴。

参观宣纸制作工艺

7月16日14:00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深耕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到达中国宣纸文化园开展调研活动。中国宣纸文化园是隶属于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园区。来到中国宣纸文化园,走进中国宣纸博物馆,展厅内的展台上展出了制造宣纸所需的原材料,各种工具以及各种型号的宣纸等吸引着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宣纸的发展历史,沿着展厅向里走,实践队员们看到了展台上陈列的一些陈旧照片与文件,它们见证着宣纸的一步步发展,也见证着红星宣纸的发展。随后队员们来到二楼展厅,在这里实践队员们观赏到了国宝级别的老宣纸与字画,每一位队员都不禁为这伟大的艺术发出赞叹。接着队员们来到“三丈三”宣纸制作车间,巨型的生产装置让队员们大开眼界。“三丈三宣纸”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耗时两年时间,仅在捞纸这一环节就需要44位工人共同完成,每一位工人都不能有丝毫的失误,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最后队员们来到体验园区,近距离观摩宣纸制作过程,宣纸的制作需要108道工序,园区内只展示了其中重要的部分。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体验宣纸制作过程中的“择料”环节。 吴伟 摄

拜访宣纸制作职工

在参观到“晒纸”这一工序时,队员们非常幸运地遇见了中共二十大代表、大国工匠称号获得者毛胜利师傅,为进一步了解宣纸的制作与宣纸产业的发展,队员们对毛师傅进行了访谈。

自小受家庭与周边环境影响,毛师傅非常热爱宣纸事业,自从1987年考入红星造纸厂后,毛师傅已从事晒纸工作36年。从毛师傅口中队员们得知体验区内的宣纸制作过程是集生产与体验与一体的,在游客们体验过程中也在实际生产。

“我们宣纸制作是凭借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的,是机器难以替代的,所以宣纸的传承特点是口传心授,对一个学徒的培养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毛师傅说。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许多年轻人更加注重现代性与实用性,愿意进行宣纸文化技艺传承的人数量较少,这是宣纸制作技艺传承所面临的困难之一。不过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宣纸技艺的传承,在学徒培养方面已经实行了保障和资金奖励措施,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宣纸技艺的传承中去,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这个文化园和造纸厂里,大多数员工都来自周边村镇,而且宣纸的制作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可以将农闲时期的劳动力利用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本地的就业问题。”他说。宣纸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最基本的就是缓解了就业问题,同时通过宣纸销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收入水平。队员们还了解到现在的宣纸销售分为两个渠道,第一种是传统方式,在全国各省设立一级代理商;第二种是利用网络平台开发电商进行销售,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为提高传播度,厂商还推出了宣纸体验装,减小了销售规格,降低了销售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真正的宣纸。

在问到宣纸产业发展未来走向时,厂商工作人员表示未来他们将大力开发与宣纸相关的文创产品,为提高销售量创造更多机会。访谈结束后实践队还来到了园区内的文创产品店实地体验,拜访了老艺术家,每个队员都表示获得了很足的体验感,很喜欢所开发出来的文创产品。

图为实践队员们在观赏讨论宣纸相关文创产品。 吴伟 摄

深入群众调研走访

17日上午皓日当空,实践队成员来到村里进行实地走访,遇到了可亲可敬的的爷爷奶奶们,他们亲切地欢迎着我们的到来,一点一点细致地做着调查问卷;遇到了非常可爱的小女孩;遇到了乡音很重的老人家。在一上午的走访中,实践队了解到当地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据一位工厂退休工人介绍道,他的几个小孩儿都在外面打工,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深圳;当实践队问起想不想让年轻人回来,他们眼睛里含着泪光说,怎么不想呢?村里存在着年轻人流失,劳动力不足的普遍问题。村里的后备力量不足,村民们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可以回乡创业,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这也让我们清楚认识到了肩上的责任是如此的厚重。

图为实践队队员深入群众开展问卷调查。 吴伟 摄

聚焦村委书记,展望村庄未来

17日下午实践队来到了乌溪村村委会,在这里实践队见到了乌溪村村委书记洪力瑶洪主任。据洪书记介绍乌溪村接下来的发展重点将是牛岭水库以及经营性营房的建设,将会考虑是否与旅游公司合作,对文旅结合进一步发展。对于农村普遍存在的人才流失、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的问题,洪书记用“因地制宜”四个字言简意赅的表达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会从交通、人文特色、文旅结合等路径逐步缓解甚至解决这个问题。

队员们提出是否会引进新电商模式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洪书记介绍道,现在正在开展直播试点,建立了专门的直播室,并且邀请了专业的直播团队来宣传村子的人文地貌和特色农产品。

当谈及中国宣纸产业园时,洪书记对其赞不绝口。“产业园会让村里的妇女有一定的收入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产业园区对村里不仅有就业带动,而且还会有消费带动,例如游客会在村子里吃个午饭,稍作休息。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里经济的发展。

图为实践队与洪力瑶书记进行访谈。 吴伟 摄

习近平书记曾说:“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来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的处于重要地位,而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实践队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道路漫漫,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为实现乡村振兴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宣纸产业园前的合影。 吴伟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7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三下乡调研组之早期调研活动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获得了省教育厅2023年“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立项,根据申报书的要求,“自强之心”实践队调研组的主要工作是:调研我省经济困难家庭对各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玩彝夏”凉山州儿童发展实践队扶贫工厂参观活动
图1孩子们一起在社区门口合影7月20日,“玩彝夏”凉山州儿童发展实践队带领三十余名美姑县牛牛坝西荣社区的孩子集体参访乐美鞋业帮扶工厂。乐美鞋业有限公司由乐山市对口帮扶援建,是一家现代化劳动密集型工…
共建黄河生态圈新闻稿(三)
2023年8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逐梦黄河队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践中已有的相关司法判例进行了深度探讨,会议中队员们分享了各自所整理的相关司法判例以及相关资料,并就黄河流域相关司法判例进行了深度的交流,…
寻访革命故地,学习红色精神
为响应时代号召,更深刻地理解红色精神,西南石油大学化工院实践队伍“红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四川巴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开展三下乡活动。川陕革命根据地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边界…
警惕间谍活动,保护国家安全
近日,抓捕国家间谍的新闻频频登上热搜,人们在观看新闻的同时应该意识到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为了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国家安全给重要性,8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桑梓情深,…
重温红色历程,延续革命精神——金寨红色文化的发扬
大学生网报六安7月23日电(通讯员刘奇翔)为了探索六安金寨的红色传承,安徽工业大学“映山红”暑期实践团于2023年7月23日来到当地调研。位于安徽六安的金寨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被誉为“红军的摇篮…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感悟心得:探索纸笺创意发展新模式
感受非遗文化魅力,了解纸笺加工技艺,探索纸笺创新发展新模式,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探索纸笺创意发展新模式团队于2023年7月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我有幸成为团队的一员,跟随着团队一同走近纸笺。在…
江苏农牧学子三下乡:垃圾分类入童心 绿色环保齐践行(小2班)
为了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帮助他们树立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2023年6月28日,农商管理学院“践行“两山”理论,点靓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到泰州寺巷幼儿园小2班开展以“垃圾分类入童心,绿…
安徽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 锤炼坚定信仰
大学生网报亳州8月6日电(通讯员聂新雨)为深入了解金寨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史和英勇事迹,加深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认知,感受红色记忆的历史厚重感。2023年7月23日,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六安传承…
增强宪法观念意识,推进依法治国发展新时代
增强宪法观念意识,推进依法治国发展新时代为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方针,提升市民法治思想,,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安徽工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