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路,生态文明行——2023年暑假拾遗小分队社会实践纪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更好地了解《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在社区的实际落地情况和潜在问题,北京林业大学垃圾分类志愿者团队“拾遗小分队”于2023年7月5日至25日展开了为期20天的暑期实践活动。
深入浅出,生态文明思想声闻万里
本次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各个小区、社区及垃圾分类回收服务公司开展。实践队同学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制作了线上和线下的调研问卷。实践活动期间,实践队员们通过问卷调查、线下宣讲等方式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观察并了解当地垃圾分类的情况。宣传组同学们发挥自身新媒体专业特长,建立全平台媒体账号,通过图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团队的实践成果。
垃圾分类重在源头,要让垃圾分类新时尚具有更强感召力,在全民参与、共同治理中更好融入日常。近二十天以来,经过拾遗小分队的社区调研实践,他们走访了41个小区,采访了近380位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全面了解。
挺膺担当,新时代青年逐梦前行
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置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体现。成员们分别前往了北京海淀固废发展有限公司、海淀物资回收公司学院路中转站、北京爱分类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分拣中心,实地察看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备、分拣中心运行等情况,详细了解再生资源的回收情况。
据北京海淀固废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负责处理海淀区90%以上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海淀区垃圾分类的建设和管理,在全区垃圾分类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据悉,该海淀物资回收公司学院路中转站通过建立完善“海淀E回收”小程序,通过系统实时收集经营数据和运输车辆信息等内容,平台实现了数据统计、分析、可视监控和车辆智能化调度管理等功能。大大提升了该中转站可回收物回收处置能力和运营成效。
爱分类公司与街道合作,建立了完善的可回收物收集体系,通过“互联网+回收”模式创新和技术驱动,对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中的再生资源进行智能化、规范化、集中化回收。这种模式强化了科技赋能,推动数据无缝衔接,提升了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全过程处置水平。
拾遗小分队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践行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生动实践,引导广大居民更深刻地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积极带领群众认识垃圾分类与个人生活的关系。我们认为让垃圾分类成为绿色新风尚,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还需深入推进,贴近民心;垃圾分类的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在接下来的生活里,团队成员也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绿色家园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8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