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问农产安全,凝心聚力前行

来源:烟台大学法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队 作者:赵帅雁

为了完善《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的立法构建,保障农产品从田间农地到百姓餐桌的安全,2023年7月,我团队实地走访了山东16地级市的大型农业基地、农贸市场、村庄及政府有关部门,对农产品在生产加工、物流和销售等不同环节的质量问题进行走访调研。回顾此次“三下乡”活动,我感慨良多,其中最令我深刻的一句话是:心系百姓诉求,实践方出真知。

从前期的实践策划,三五整天的研讨和改稿,到中期的实践准备,再到如今的实践下乡历程,所走的每一步,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让我受益匪浅。在前期的实践策划和准备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正如那句话所说“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尽管我们的稿子改了又改,尽管我们的夜熬了有熬,但我们始终都拧成一股绳,循序践迩方陟遐峻,正心涤虑踏青云。

图为烟台海阳上马村的陈书记和实践队分享基层农业发展经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沈家羽供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此次调研的实地走访中,我们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实际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我团队走访了威海乳山、烟台海阳、枣庄滕州等地,我看到了基层农村干部的坚韧的责任心、感受到了生产一线农民伯伯的热情。在我们看来,扎根基层一线的陈书记,不仅是村里的村支部书记,更是村里农业技术的引进人,村内走向富裕的引路人。“这些农业技术都是我需要掌握的,然后我再把这些技术传授给村民”,烟台海阳上马村的陈书记跟我们如实说道。他是坚守者,更是开创者,也是我们新一批年轻人学习的榜样。看着骨瘦如柴的陈书记,我心中的酸楚难以言表,青年力量的缺失让我深感惭愧,村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人才引进和留住人才方面方面较为困难,可不健全的基础设施又和坚定扎根基层的陈书记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仿佛在启示着我,身为一名法学生,应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怕苦难,深入基层帮扶,亲身去体验,亲身去实践,将自身所学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将小我融入大我,向党支部书记学习,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图为实践队实地探访临沂平邑县银河航天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园玻璃大棚葡萄种植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沈家羽供图。

实践检验不足,实践锻炼能力。在此次“三下乡”的实践历程中,我学习到了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不仅扩展了知识面也更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依稀记得,在前往临沂调研的时候,不巧的是我们团队正好赶上了大暴雨,一下高铁站,映入眼帘的是大雨倾盆,道路积水,城市交通瘫痪,我们该何去何从?实践能否顺利展开?伴随着种种担心和疑虑,我的心开始慌张了起来。“没事的,咱们到不到车就走过去,酒店离我们也很近,我们只要齐心协力,一切都不是问题”,团队队长的一席话给我们打上了镇定剂。紧接着,我们重拾信心,互相鼓励,在风雨中互相鼓舞,内心不再焦躁,脸上难色褪去。是的,我们顺利度过了这次意想不到的难关,我们九个人更加团结了,我面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正所谓风雨之后见彩虹 ,次日临沂的有关平邑县银河航天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园的调研也顺利展开,我们对航天育种产品助推农业经济发展有了更详细的认知。

图为在枣庄滕州滨湖镇苏坡村实践队和农户一对一深度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沈家羽供图。

心系基层百姓,期望不可辜负。在枣庄滕州,我们和农户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度交流,了解到当地农业发展的局限性。“我们没办法啊,只能硬着头皮种,粮食作物卖不了好价钱,但我们必须要种植,保障咱的粮食安全。”听着大姨内心的诉求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决心,一瞬间,我竟不知该怎么应对。思考良久,我握紧大姨的双手,真切地看着大姨的期望的眼神,我给出了我认为最满意的答复。我告诉大姨,请您们相信我们,我们实践队深入基层调研,立足需求,就是为了趟出路子,迈开步子,为农户的可持续有效性生产作出保障,完善立法架构,为人民保障舌尖上安全。到如今大姨的话还在我耳边回响,此回响已我内心深处,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学好法律,维护农户权益,保障农产品舌尖上安全的坚韧的种子,它在生根,在发芽。

“为食者造福”,让城乡居民吃得安全;“为耕者谈利”,增加粮食种植农民收入;“为业者护航”,促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想,这便是我此次实践最大的意义。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但我们来日方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50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最新发布

不同岗位,同样的坚守---忆往弘英暑期社会实践队进行消防员专访
2023年6月3日上午,湖北医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忆往弘英”暑期社会实践队部分队员走进茅箭区消防救援大队吉祥社区小型消防救援站,开展本次采访活动。为了进一步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队员的社会实践能力,消…
关于董浜镇流浪猫狗问题及民意调查报告
娄书菁同学前往董浜中心小学,董浜中学,以及董浜镇社区活动中心和两个居民住宅区进行了关于流浪动物的问卷调查。流浪动物的问题,本质是如何处理人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的价值问题。流浪动物为什么会…
夏渐深,有荫浓,支教惬意在心中
我在公交车上悠悠醒来,睡眼惺忪地抬头望向窗外,心中不禁感叹不已,眼前是一幅令人愉悦的小城暑日景象,让人感到宁静舒适。随着公交车缓缓向前行驶,透过车窗,仿佛看到了一卷徐徐展开的小城风景画,画中有…
泰山之行,感悟时代之幸
2023年7月16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满满正能量”实践队成员张聪赴泰山风景区,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实践,追忆峥嵘革命岁月,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体悟二十大精神。实践队员,想过很多的地方…
广卫师生探寻红色基地,革新精神薪火相传
“弘扬任之精神,争做革命传人”,7月13日,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心护航,守护健康”暑期理论普及宣讲团实践团一行来到常平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书写华彩青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活动。(图为实践团成员…
实地调研池州市石台区丁香镇
8月5日,南京审计大学“蓬筚生徽”实践团队的四名成员前往丁香镇丁香村,进行实地调研。在当日参观了丁香村,参观了村内的工业园区,访问了一些居民和企业老板,了解其对自己所在乡村关于乡村振兴,数字普惠…
河海学子三下乡:聚焦生育意愿,探寻幸福之径
2020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时的讲话中指出,人口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2》发布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
节能低碳,你我同行
为了培育社区低碳文化生活,更好地动员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到低碳环保的行动,改变原有生活习惯,加强低碳生活方式学习,努力减少个人消费碳排放的长期主义之旅。8月16日,聊城大学药学院578志愿者服务队举办“东…
圆梦工程∶与你“乡”遇 追光盛夏
为进一步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引领,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中央组织开展2023年“圆梦工程”服务农村未成年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渤海大学“大…
赓续红旗渠精神之火,实现民族复兴伟业
一渠清水润泽一方,造福万千百姓,在时光的沉淀里收获口碑,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镌刻在太行山石上,融入红旗渠水中,铭记于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献礼二十大,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队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