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阳工学院暑假三下乡:宣扬民族精神文化 筑牢共同体意识

来源: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小我融大我,富强

供稿来源:艺术设计学院三下乡社会成就观察团李淑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为充分增强百姓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群众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度认知。

2023年8月2日,艺术设计学院“小我融大我富强路有我”发展成就观察团开展夏日“三下乡”时间活动,深入中鹤社区,为社区老人们进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实践宣传活动,为老人们普及民族团结知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到辖区各族群众的心灵深处。通过本次活动,以深入基层、亲身实践为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当天下午两点,发展成就观察团全体队员来到了中鹤社区。在社区的实践活动中,大家各自分担着不同的任务,包括向过往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发放宣传册,同时邀请老人们聚集在一起,给他们进行民族团结特色文化宣传。为了能够让更多的老人参与到本次宣讲活动中来,同学们分成多个小组,在社区内进行宣传册的发放,看到有老人路过,便引导他们前往宣传地点,进行学习。一部分同学,在社区工作者的带领指引下,去往老人们经常活动的场所,进宣传册的发放和拉人。经过大家不懈地努力,很快便有大量的老人来到活动场地,参与到民族文化的学当中。

图为志愿者布置活动场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静怡 供图

因为面向的对象是社区的老年群体,一些老人不认识字,不知道宣传册上面写的是什么?筑梦队便划分了专门的讲解小组,为老人们讲解关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在为老人们进行宣传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大家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进而根据大家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进行相对应的内容讲解宣传,确保更多的老人能够掌握了解民族文化交融互助的内核精神。通过本次的宣传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进而铸牢了社区老人们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图为志愿者与老人进行活动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静怡 供图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人参与到学习队伍中来,整个实践活动从下午两点一直持续到了六点钟才结束。通过本次活动,大家为社区的老人们很好地普及了关于民族团结的知识,让更多的老人意识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内涵以及民族自信的积极性。明白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作为学生,本次“三下乡”活动。让所有人都能够从中学会团结一心、共同奋进、夯实基础、增强信念、拼搏奋斗。更明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懂得将个人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发展牢牢捆绑在一起,主动展现活力,力求在未来的人生新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的华章。

图为艺术设计学院社会成就观察团合影 艺术设计学院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52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汕尾学子三下乡:非遗伴学,“漫”乡承艺
大学生网报汕尾8月21日电(通讯员陈滢)为保护和传承汕尾非遗文化,7月3日华南师范大学行知书院善美三下乡实践团在指导老师陈荣杨的带领下,来到南汾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善美三下乡实践团以将非遗文化…
寻找红色记忆 赓续红色根脉
寻找红色记忆赓续红色根脉为了进一步推动青年大学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追寻领袖足迹。2023年7月27日,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路向前,相见未来”三下乡实践队前往…
推进乡村建设,发展林果经济
为了解当地耕地林果化的影响因素及农户耕地利用类型的基本情况,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的一员,在孙丕苓老师和李梅老师的指导下于2023年7月22日前往烟台市的多个村庄通过访谈填写问卷形…
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石埠经济开发区董家庄村支部书记董书记是昌邑第一位在抖音直播助农的村支书,他借助抖音平台销售村民种植的蔬菜、水果,助力家乡产业发展,为村民增收,增加村集体收入。董书记拍摄的视频有深入田间和农户干…
勿忘国耻,强我国防铭记历史,缅怀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对中国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九一八深表关注。近日,我所在的学院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前往沈阳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通过此次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和发…
重访红色遗迹,倾听历史回想:烟台大学胶东红色引擎-助力乡村振兴团队赴山东威海开展实地调
中国青年网乳山8月17日电(通讯员孙佳妮)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青年一代接过革命先辈手中接力棒,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更多的青年力量。2023年8月17日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胶东红色引擎-助力乡村振兴团队来…
“启承“寻找非遗传承实践调研团《承古洄衿》温州欧塑--22服设二班团支
温州欧塑:https://v.xiumi.us/board/v5/6ozTj/467805677内容都在链接里制作工具:瓦特儿、刀具、附属工具(油漆刷(大小不同),圆圈形工具、半圆形工具、士兵盔甲形工具和各种类型的毛笔、圆珠笔、排笔、橡皮刮刀、擀槌…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新型职业农民是振兴乡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主体,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了解国家关于新型农民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新型农民的发展现状,“赤…
萤火耀凤城 教育见本质
大学生网报8月21日南京电(通讯员邓佳怡)众所周知教育的本质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教育是将知识和信息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的过程。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学习到各种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储…
赴滁州市公益活动小分队为志愿服务活动注入新活力
赴滁州市公益活动小分队队员近日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滁州博物馆、滁州科技馆和琅琊山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传承与科技普及。首先,我们来到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