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当地耕地林果化的影响因素及农户耕地利用类型的基本情况,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的一员,在孙丕苓老师和李梅老师的指导下于2023年7月22日前往烟台市的多个村庄通过访谈填写问卷形式开展耕地林果化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我们队的实践,了解当地土地状况,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
我们分别到各地区调查农村土地利用状况。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支撑。与此同时,部分地区也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由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耕地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粮食播种面积大面积减少,甚至影响国家粮食安全。而其中最为突出、最为严重的就是耕地的林果化。
图为石榴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婉玉 摄
我们以因地制宜发展林果经济为出发点,首先在村里进行访谈调查,分发调查问卷,在采访中发现各个农户的耕地分布散乱,稀碎化现象较重,种植粮食作物极少,多种植苹果、樱桃等经济作物;其次拜访了村委会书记,书记谈到随着人口城镇化加快、种粮收益下降,以及人民饮食结构的调整,大规模的耕地利用呈现林地、果园等林果化、非粮化倾向。
随后,我们还进行了资料分析,我们发现由耕地林果化导致的粮食生产力隐形损失已远大于耕地非农化的显性损失。我意识到,部分地区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部分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植树、种果,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经果林,如任由耕地林果化现象发展,必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图为队员走访调查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婉玉 摄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经过分析得出耕地林果化现象突出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经济意识的增强,一是种果树机会成本低,比较收益高,二是粮食价格徘徊不前,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高,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过大,致使农民丧失了种粮的积极性,种粮在一段时间内只限于能够自给的状态。因此农户土地利用由粮食转为林果种植,且在调查发现农户的生计模式大体上为“农工相辅“,农业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同时农闲时从事工业以提高收入,这种半耕半农的现象充分说明农民耕地利用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从我国国情出发,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形成合理的种植业结构,这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结构,实现农业增产必须确立这一方针。
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粮食是国家的战略物资,农业的重中之重,也是解决温饱问题的根本保证和增加收入的基本来源。作为农业大国,粮食是最大的优势产业,千方百计增产粮食既是稳定的需要,更是发展的需要。因此农业增长必须首先稳定和增加粮食生产,这就要稳定粮食的种植面积和优先保证粮食生产要素的投入。在此基础上才能大力发展经济作物。
三天的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本次实践给我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说起我们这些大学生,空有书本知识。我们到基层锻炼的机会是非常少的,但是基层的确可以锻炼人,能将人的优秀品质充分展现。基层是苦,条件是差,可谁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况且基层是那么需要那些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去贡献力量。能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感荣幸,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经受风雨,见识世面,增长才干。
这次实践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还调查了当地的土地情况,更让我意识到当地人的勤劳,豪爽,热情的生活作风。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大学生需要去基层锻炼,可以不断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让我们看到了大山里孩子们的努力,看到了农民们的辛苦,深入乡村,让我们更懂得爱!
(通讯员 刘婉玉)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佳艺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52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