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天青色的夜雨,山水笔墨在等你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钟怡君

笔墨悠悠千古情

在挥毫泼墨方寸之间

小朋友们与古老的文明

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中国书法汉字历史悠久

义工们通过讲述

一段段传奇的故事

再到耐心教授

毛笔的正确握笔姿势

迷茫的毛笔在小朋友们手中

从此便有了方向

国滨中央城红色驿站

豪门旺族益家园活动室

点横竖撇捺

义工们从简笔画开始

在与孩子们互动中

一笔一画

勾勒出快乐童年

孩子们眼里的光

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向往

善星球公益活动中心

河背街社区

少年一贯快马扬帆

在这里

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

不论是国画还是书法

皆可酣畅淋漓挥墨

创造出属于自己的

艺术作品

瑞明保障房益家园活动室

城北社区

“红色驿站·智慧陪伴”儿童关爱项目,是一个以留守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陪伴型普惠型公益项目。项目通过构建“义工+社工+X”的留守儿童关爱模式,以红色文化引领为核心,红色教育为重点,心理疏导、学业辅导、假日陪伴、自我保护能力提升训练为延伸,让留守儿童在实现对红色文化五个一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双提升。自2021年以来,红都义工联合会号召300多位志愿者参与到“红色驿站·智慧陪伴”项目中,为瑞金市辖区内2000多名留守儿童提供了温暖与关怀,进一步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让其在红色文化引领和多元关怀陪伴下得到成长。该项目获赣州市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策划)大赛金奖。

项目简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55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笃志躬行社区基层,助力社区治理建设
为了在实践中了解社情民意和社会发展状况,在实践中提高自身技能,增长才干,曲阜师范大学“固本宁邦探三农,村兴梦就创未来”实践队于2023年8月11日走进济宁市兖州区新兴社区,化身为社区志愿者,扎根社区,…
安徽学子三下乡:共筑童心强梦,向阳支教在阜阳
为助力于家乡的发展进步,用所学所得所悟帮助家乡实现振兴,2023年7月1日,安徽师范大学赴阜阳颍上“红烛行动”爱心支教社会实践团队正式启程,在六十铺镇中心学校开展了为期21天的支教活动。在与来自当地的成…
关于家乡建设问题的调查结果及相关问题的个人见解的调查报告
摘要:本报告主要研究家乡马鞍山市近几年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回答,通过实地检验和人文调查的方法进行调研,了解马鞍山当地的人文历史以及近几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以及贡献,结合相…
游钟馗产业园,让天文进校园
为深入感悟灵璧当地民俗历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宣传天文常识,丰富中小学同学课余生活,8月20日,中国矿业大学“披星戴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钟馗文化园进行学习考察,与灵璧中学的…
勤劳热心服务,小区焕然一新
2023年8月11日,在炎炎夏日中,一群充满热情的志愿者们来到山水人家小区,开始了他们的暑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他们有的拿起扫帚和簸箕,有的带上清洁工具,开始了小区环境的改善工作。无论是清晨的朝阳还是傍…
点点萤火之光,寸寸夏日真情
大学生网报南京8月20日电(通讯员邵元珽)一场夏雨悄然而至,给炎热的夏天降了降温,送来一阵凉爽。7月3日,为了让小朋友在暑假更好成长,减轻家长负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火之行”团队在海陵区和志愿…
深入安福寺镇的调研之路——与镇民沟通
7月10日,硒行志愿服务队安福寺镇分队三名队员跨国中学校门,从校内走向校外,从教育走向产业。有了上次亲身临进玛瑙河调查之后,志愿者们根据获得的信息,依旧无法很好地展开下一步。于是志愿者们在安福寺镇…
安徽学子三下乡:探寻“双师课堂”教育新模式
“双师课堂”是指针对乡村薄弱学校国家规定课程“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师资短缺等问题,由地方政府、地方高校、乡村学校等多方协同,采取“主讲教师+辅助教师”形式,开展的“线上+线下”混合的“协同…
二师学子三下乡:趣味课堂之机器人走进课堂
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18日电(通讯员关圆媛)为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科学素养,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青力缔造志愿服务队联合武汉仁尚里社区,在专任教师万振…
脸谱千面,快乐无限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羽战长沙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今天红都义工将同我们的小朋友们进入这有趣的脸谱世界,去感受千年国粹的灿烂魅力1►脸谱小课堂生动的ppt激情的解说义工们用心为孩子们播下热爱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