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个多月的前期准备,安徽师范大学“徽声皖韵,传承乡音”安徽方言童谣谚语采录团队巢湖调研分队于7月31日起赴巢湖各乡镇开始了谚语童谣的采录行动。
探访栏杆集镇:多地交汇成特色方言
7月31日,小分队前往了巢湖最北部——栏杆集镇开展调研工作。栏杆集镇文化馆负责人周康先生热情地接待了小分队,当地老年大学教师、文化馆洪主任接受了小队的专访。在采访过程中,洪主任不仅给小队成员介绍了当地的发展历史和民众的生产生活,还向他们展示了当地的特产——瓜蒌子和迷迭香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为谚语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事实上,谚语、童谣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不仅是当地的历史记忆,更是其产生地民众生活的真实写照。在采访中,洪主任和成员们提到,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休息和娱乐的时间都有限,故在过节这件事上,栏杆集镇有“南过夏至,北过端午”的俗语。而本地气候条件较好,民众多务农为生,由此又催生了很多农谚的产生。如“一天一暴,田埂收稻。”“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等。
(图为洪主任接受专访,中国青年网吴术摄)
在谈到方言的当代价值时,洪主任指出,方言作为普通话的源头,不仅是普通话必要的补充,更是许多文艺作品创作和传播的必要手段(如律诗楹联的创作、戏曲民歌的传唱等)。因此,在他看来,方言应当继续存在下去。而关于栏杆集镇本地的方言情况,洪主任告诉我们,栏杆集镇的方言一方面因为历史原因(三县交界而成)而极具独特性,一方面又与巢湖地区的方言相融合,故比较特殊。从微观来看,因地域的原因,栏杆集镇的四个乡的方言都又些许差异,如小栏杆乡与赵集北面的几个村居语言相仿,接近肥东话;小青岗乡接近现在的苏湾、鲁桥,语言有相似之处——总体来看,栏杆集镇的方言与更远的巢湖其他乡镇比有明显区别。在当地,过去人们都用方言交流,而近年来随着普通话普及,方言的使用少了很多,这一点在年轻一代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包括当地的谚语童谣,也都渐渐不为人知,也正因如此,洪主任对方言采录和保护工作给予肯定和支持。
寻访巢县:一方奇景造就特色谚语
8月1日,小分队前往了巢湖街道拜访了退伍老兵杨成文爷爷和李娅奶奶。从他们口中,成员们得知了巢县银屏山牡丹花的故事。巢湖东岸有一座银屏山,山上有一名为仙人洞的石灰岩溶洞,传说是吕洞宾成仙之地。在洞口的上方,有一势如斧削的绝壁,而绝壁之上,岩缝之中生长着一株牡丹花。无人播种,无人侍弄,此花却生长得很好,令人称奇。李奶奶还告诉成员们,在当地一直有着牡丹花开得朵数预示着当年雨水量的说法,也就有了“上不沾天,下不沾地。一支干,两支淹(音同庵),三支四支保平安。”的俗谚。交谈之时正值午后,外面时有蝉鸣,李奶奶还讲述了当地关于蝉的谚语:“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知了爬,吃晚茶。”
(图为队员与退伍老兵杨爷爷交流。小队成员 吴术 摄)
走访柘皋槐林:收集乡土文化浸润下的谚语
8月2日,小分队前往了柘皋镇,采访了当地的几位老人。从她们那里,小队成员了解到,当地过去人们多以务农为生,因此产生了很多农谚。关于节气,有诸如“立夏不下,篱笆加架”“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的谚语。关于生产,则有“七月萝卜八月菜”“秋风不露头,割(稻草)上来喂老牛。”之类的谚语。另外,乡村地区一直被认为是人情社会的缩影。日常生活中,人们彼此之间总是免不了打各种交道。请客吃饭,做局陪酒则是做人情的主要方式。当地的民众将他们对此的诸多经验和看法融入了俗谚之中,因此产生了诸如“人情大于债,头顶大锅卖”“春上接春酒,一对一口。我请你不接,强如喂狗。”一类的谚语。
(图为队员与当地居民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吴术摄)
8月4日,小队前往了巢湖南部槐林镇。在这里,小队采访了当地居民王先生。槐林镇的主要产业是渔网制造业,农业并非主流。因此关于农谚,王先生并没有太多记忆,但是关于气象,当地一直有着“早上火烧天,等不到中;晚上火烧天,一场空。”的谚语,可谓是“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地方特色版本。
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很快就结束了,在此期间,小分队奔波了很多地方,了解到很多地方特色文化,当然,成员们也很遗憾地认识到,在社会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下,有太多方言,谚语童谣都随着时代变迁渐渐遗失了。方言童谣谚语的采录工作任重道远,对此大家无需多言,惟有低头赶路,敬事如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55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