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暑期三下乡:安徽师范大学学子赴巢湖开展方言调研工作 记录童谣谚语,守护巢湖乡音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鸿风

经过半个多月的前期准备,安徽师范大学“徽声皖韵,传承乡音”安徽方言童谣谚语采录团队巢湖调研分队于7月31日起赴巢湖各乡镇开始了谚语童谣的采录行动。

探访栏杆集镇:多地交汇成特色方言

7月31日,小分队前往了巢湖最北部——栏杆集镇开展调研工作。栏杆集镇文化馆负责人周康先生热情地接待了小分队,当地老年大学教师、文化馆洪主任接受了小队的专访。在采访过程中,洪主任不仅给小队成员介绍了当地的发展历史和民众的生产生活,还向他们展示了当地的特产——瓜蒌子和迷迭香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为谚语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事实上,谚语、童谣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不仅是当地的历史记忆,更是其产生地民众生活的真实写照。在采访中,洪主任和成员们提到,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休息和娱乐的时间都有限,故在过节这件事上,栏杆集镇有“南过夏至,北过端午”的俗语。而本地气候条件较好,民众多务农为生,由此又催生了很多农谚的产生。如“一天一暴,田埂收稻。”“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等。

(图为洪主任接受专访,中国青年网吴术摄)

在谈到方言的当代价值时,洪主任指出,方言作为普通话的源头,不仅是普通话必要的补充,更是许多文艺作品创作和传播的必要手段(如律诗楹联的创作、戏曲民歌的传唱等)。因此,在他看来,方言应当继续存在下去。而关于栏杆集镇本地的方言情况,洪主任告诉我们,栏杆集镇的方言一方面因为历史原因(三县交界而成)而极具独特性,一方面又与巢湖地区的方言相融合,故比较特殊。从微观来看,因地域的原因,栏杆集镇的四个乡的方言都又些许差异,如小栏杆乡与赵集北面的几个村居语言相仿,接近肥东话;小青岗乡接近现在的苏湾、鲁桥,语言有相似之处——总体来看,栏杆集镇的方言与更远的巢湖其他乡镇比有明显区别。在当地,过去人们都用方言交流,而近年来随着普通话普及,方言的使用少了很多,这一点在年轻一代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包括当地的谚语童谣,也都渐渐不为人知,也正因如此,洪主任对方言采录和保护工作给予肯定和支持。

寻访巢县:一方奇景造就特色谚语

8月1日,小分队前往了巢湖街道拜访了退伍老兵杨成文爷爷和李娅奶奶。从他们口中,成员们得知了巢县银屏山牡丹花的故事。巢湖东岸有一座银屏山,山上有一名为仙人洞的石灰岩溶洞,传说是吕洞宾成仙之地。在洞口的上方,有一势如斧削的绝壁,而绝壁之上,岩缝之中生长着一株牡丹花。无人播种,无人侍弄,此花却生长得很好,令人称奇。李奶奶还告诉成员们,在当地一直有着牡丹花开得朵数预示着当年雨水量的说法,也就有了“上不沾天,下不沾地。一支干,两支淹(音同庵),三支四支保平安。”的俗谚。交谈之时正值午后,外面时有蝉鸣,李奶奶还讲述了当地关于蝉的谚语:“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知了爬,吃晚茶。”

(图为队员与退伍老兵杨爷爷交流。小队成员 吴术 摄)

走访柘皋槐林:收集乡土文化浸润下的谚语

8月2日,小分队前往了柘皋镇,采访了当地的几位老人。从她们那里,小队成员了解到,当地过去人们多以务农为生,因此产生了很多农谚。关于节气,有诸如“立夏不下,篱笆加架”“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的谚语。关于生产,则有“七月萝卜八月菜”“秋风不露头,割(稻草)上来喂老牛。”之类的谚语。另外,乡村地区一直被认为是人情社会的缩影。日常生活中,人们彼此之间总是免不了打各种交道。请客吃饭,做局陪酒则是做人情的主要方式。当地的民众将他们对此的诸多经验和看法融入了俗谚之中,因此产生了诸如“人情大于债,头顶大锅卖”“春上接春酒,一对一口。我请你不接,强如喂狗。”一类的谚语。

(图为队员与当地居民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吴术摄)

8月4日,小队前往了巢湖南部槐林镇。在这里,小队采访了当地居民王先生。槐林镇的主要产业是渔网制造业,农业并非主流。因此关于农谚,王先生并没有太多记忆,但是关于气象,当地一直有着“早上火烧天,等不到中;晚上火烧天,一场空。”的谚语,可谓是“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地方特色版本。

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很快就结束了,在此期间,小分队奔波了很多地方,了解到很多地方特色文化,当然,成员们也很遗憾地认识到,在社会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下,有太多方言,谚语童谣都随着时代变迁渐渐遗失了。方言童谣谚语的采录工作任重道远,对此大家无需多言,惟有低头赶路,敬事如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55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以手绘心——关于绘画与学生未来发展的反思

在这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做出了新的尝试——去教学生简笔画与创造。之所以选择美术学科的辅导,除了自身对美术很感兴趣以外,我还考虑到未来在乡村小学教学需要全面教育,也需要积…… ying 岭南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查看全文 >>

你们与梦的表演

“来来来,大家动作快一点,抓紧时间进行一次踩场练习。”作为队长的我嚷嚷着,虽然我们的场所有开着空调,但我挥手额间,却发现自己早已满头大汗。我问自己:“为什么我要把自己逼得那…… 与梦文化支教社会 岭南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查看全文 >>

“飞扬青春,共筑梦想” ——与梦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文

将十天的记忆和汗水汇集成一体,将我们的牵挂和不舍注入汇成这一台表演。2019年7月25日晚,三下乡实践活动最后一晚,与梦文化支教实践队队员与双滘中学的学生同台举行文艺汇演。我们带着梦…… 张清华 岭南师范学院与梦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离别在即,依依不舍——记“与梦”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的最后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与梦”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在双滘中…… 杨琪雄 岭南师范学院与梦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离别不愿匆匆

斑驳的时光犹如清晨叶尖滴下的露水,散落在泛尘的地上,无声无息,那些错落在生命的风景,总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自己能做的只有把握好每一分钟,不留下的遗憾。时间已经来到了第九…… 张泽 岭南师范学院与梦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一顿饭,只为你们

总算了却一桩心事——给我的队员们做一顿饭,做一顿只是我们来操手的饭。也忘记“预谋”了多久,从大家懵懵懂懂着手三下乡的各项事物开始,我们都一直忙。一直蹦紧着的神经曾几次让我难…… 黄文涛 岭南师范学院与梦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记三下乡趣味自然课

走进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失为美好而富有雅致的行为。接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美好的追求。7月24号下午,与梦社会实践队于双滘中学开展第二课堂之趣味自然课,主要目的是带…… 与梦文化支教社会 岭南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查看全文 >>

自然课堂,与自然为友

岭南师范学院“与梦”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在今天下午开展自然课堂。首先队员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觉得近年来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变化吗?”学生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空气变差了,河流没…… 与梦文化支教社会 岭南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最新发布

社会实践|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马言路”赴鲁、吉、辽、滇、渝、豫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
8月7日,外国语学院“青马言路”赴鲁、吉、辽、滇、渝、豫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吴浩然同学在山东省胜券律师事务所和浩鲁律师事务所进行了一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主题宣讲。习近平总…
湖北学子三下乡:一起垃圾分类,共创美丽环境
大学生网报湖北8月21日电(通讯员潘宋璇)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环境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常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荆门市“希望之星”志愿服务队的分队在湖北荆门市漳河新区双喜街…
访聚儒源小镇,擎画振兴蓝图
为深入感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果,2023年7月9日,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固本宁邦探三农,村兴梦就创未来”实践队全体队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济宁市曲阜市儒源小镇文化体验园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
萤火之光,照亮夏夜
大学生网报南京8月21日电(通讯员邵元珽)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拓展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团队于7月15日在江苏省内多个地区以晚托班、社区教学等形…
安徽学子三下乡:“互联网+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互联网+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时代教育理念的提升,是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进阶。它代表着一种新的先进的教育模式,为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为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插上了充满新能源的翅膀。…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愿者三下乡之行
中国青年网枝江7月19日电(通讯员梁丽娜)为了更好地了解乡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及深入大学生社会实践。7月1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前往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开展第九期三下乡志愿实践活动。志愿者们…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
奋斗新时代,实践正青春。学生们通过此次墙体彩绘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乡村,认知乡村,了解乡村发展状况,在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充分发挥其特长服务社会,为美丽乡村建设、地方文化发展贡献了青…
微微萤火,温暖相伴
大学生网报南京8月21日电(通讯员谢冬晨)微风轻拂,绿树成荫,碧水荡漾,落日倾洒,夜空繁星。属于盛夏的画卷淋漓尽致的绘制而出,触及美好的事物总能相逢温暖的人,触摸夏的温度,与炽热的青春交织。在这个…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学子三下乡:观红色,思岁月,体哲理。
为了深入学习革命传统文化,继承社会主义红色精神,7月2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气221班返家乡调研团队”来到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增强对革命历史的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缅怀烈士们的丰功伟…
新型业态焕活力,乡村振兴促发展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近年来,井冈山市乘数字东风,大力发展新业态,闯出数字化“富农”新道路。2023年8月,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以科技蓝创中国红——链上井冈”实践团队远赴井冈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