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半夏送尔游天下,素问几时可当归”薪火实践团岐黄接力,丹心筑梦小分队探寻上海中医药博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妇产科学 作者:陈雨

“半夏送尔游天下,素问几时可当归”薪火实践团岐黄接力,丹心筑梦小分队探寻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2023年7月22日,为了充分感受中医药魅力,弘扬中医药文化,领略博物馆底蕴,薪火实践团“丹心筑梦,岐黄接力”小队寻访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上海中医药大学内)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参观内容

聆千年回响观医药沉淀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共有三楼展厅,基本陈列分原始医疗活动、古代医卫遗存、历代医事管理、历代医学荟萃、养生文化撷英、近代海上中医、本草方剂鉴赏、当代岐黄新貌八个专题,反映中华医学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并预示其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一楼为医史综合馆,二楼为养生康复、针灸推拿、中医文化、中药方剂和中医科教5个专题馆,三楼为校史陈列馆和中药标本陈列馆及中药科普活动室。

小队首先参观的是一楼的医史博物馆—综合馆。迈入自动门,位于脚下的是一幅地面铜雕,名为“中医药千年回响”,雕有远古时期的医疗器械——骨针和砭石。骨针用来针刺,砭石用来切割,刺泄淤血。缓缓前行,铜雕在眼前铺展开来,艺术地再现了各个时期医疗的发展梗概。它以中医学理论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十二个字作阶段小结,这十二字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意为人体时刻处在阴阳的动态平衡中,一旦平衡被打破,疾病就会乘虚而来。

走过“铜毯”,便来到了位于大厅中央的阴阳五行雕塑,上下错落的双鱼对应着“阴阳”,下方的五块基石对应着“五行”—木火土金水。大厅两侧的六幅石雕生动勾勒了中医药发展的脉络图。从原始社会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开始,到《黄帝内经》的出现,之后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五禽戏,到唐代太医署的建立,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写成,清代温病学说的发展,无不展现出中医药学是集各家之智慧的伟大科学。

继续前行,位于大厅正前方的“精气神”浮雕映入眼帘。精气神、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渗入了中医药学的方方面面,成为了核心内容。“铜毯”在阴阳五行雕塑后又出现了,这里的画面显示中医药学前景广阔,从远古走向未来。

大医精诚名后世镇馆之宝见真心

转而从左手边拾级而上,这儿展出了各种珍贵的医史文物,包括医疗器械、医药著作等等,还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介绍,图文并茂,翔实生动。

在展现中医药学全面发展阶段的展区,可以认识更多的伟大医学家,如发明了《五禽戏》的东汉医学家华佗,东晋的炼丹家兼医学家葛洪,和隋唐时人称“药王”、102岁高龄的孙思邈。东晋时期,君王们渴望长生不老,炼丹十分盛行,葛洪著有炼丹专著《抱朴子》,虽不是医学著作,却在客观上促进了制药化学的开端。孙思邈则因著有《千金方》而闻名于世,他的名言“大医精诚”更是教育后世医家不但要医技高超,而且也要医德高尚。

随着探索的深入,成员们来到针灸馆,可以看到二层中间位置展出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744年铸造的老妇人形象的针灸铜人。这具铜人高46厘米,宽22.8厘米,厚16厘米,为老妇人形象,体态丰腴自然,面部表情慈祥生动。历史上针灸铜人的形象一般为男子,老妇人形象极为少见,且体表铸有经络穴位,但未铸经穴名,现国内仅见此一件,十分珍贵。据文字记载,乾隆皇帝为了嘉奖编纂综合医学丛书——《医宗金鉴》的编著人员,定制了一批针灸铜人,如今国内仅存此一件带锦盒的完整器具。这具针灸铜人是传世针灸铜人之中难得一见的老妇人的体态,高约46厘米,面容慈祥,体表刻有580个穴位,锦盒上印有皇帝玉玺,题跋上用汉满文注明了铜人颁发给《医宗金鉴》的誊写官福海。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展宣部馆员陈侣华曾说过这一套医书整体有90卷,里面不仅仅包括针灸学的内容,涉及了内外妇儿疑难杂症方方面面,但他单单取针灸铜人这个形象,作为奖品奖励给这些医官,其实就反映了当时针灸铜人在医学界是有一定的地位的,也体现了针灸铜人的独特价值。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这件文物也体现了我国抗战时期文人对于文物的珍惜与保护,这具铜人从清朝乾隆年间一直传承保存至今,经历了战争的考验。抗日战争时期,福海家道中落,其九世孙将此针灸铜人卖给了北平的古玩店,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首任馆长,医史学家王吉民征集文物时在古玩店发现了这件铜人,但是无力购买。后求助于当时的名中医丁济民,丁济民是民国江南医界宗师丁甘仁之孙,丁济民听闻此事,即前往北平,到了那家出售针灸铜人的古玩店,发现铜人未售出,立刻前往北平,买下铜人,在兵荒马乱的抗战时期,从北平到上海路途遥远,货物的运输也不像现在这么先进发达,如何从北京运送到上海成为当时的最大难题,于是丁济民先生就想到了请朋友随身携带的方式,几经波折,一路把铜人安全地护送到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可见,今天我们的展品背后都凝聚了老一辈中医人的激情与心血。

其余展品还有晋代医家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明代医家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等等。中医文化馆,主要展示的是中医名家的书法、绘画作品和历代医家的处方手迹,反映了中医药深厚的文化底蕴。位于二楼正中央的是康复养生馆,展示了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文物,古代的卫生环境,古代劳动人民日常保健的主要方法,这些对成员们现在的生活仍有深刻的启迪。

互动答题增兴趣观察标本明真伪

继续上一层,走进中药标本陈列馆,通过位于成员们左手边的两台液晶显示器,可以观看海洋药用资源多媒体展示,也可以参与答题,三楼共有十三个展区,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动植物和矿石中药标本,第二展区的四个展柜则分别陈列着一些道地药材的规格等级和真伪对照,第三展区是中药命名方法标本展示区,第五展区陈列着全国中药材道地产区分布图和标本,其余展区是中成药展区等等。走出标本馆,步入与之相邻的校史陈列馆,这里有详尽的文字和照片,展示上海中医药大学1956年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

总结感悟

这次探寻中医药文化历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从一个个历史悠久的医药器材到一本本记载着中医药发展脚步的医术,从一个个尽力还原的场景到皮革墙上记载的医药步骤,从神农尝百草到仲景著伤寒,从砭石药酒到青蒿素,从摇铃行医到陈李济,一岁一年,都是中医药文化的积淀。

更令我惊叹的是,在博物馆中还有许多小朋友的身影,他们一个个戴着特制的胸牌,向来往的游客讲述着每件文物背后的意义,经过了解之后,才明白这是博物馆举办的一系列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以招募中医药小讲解员的形式,召集许多对中医药有了解或者是有兴趣想去学习的小朋友们参与培训,化身一个个小讲解员,为来到博物馆的游客们带来极致的中医药体验。此举不仅让少年儿童认识和了解中医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祖国医学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还让那些游客们从简单的观赏、浏览变成了倾听、了解,从一个个稚嫩的脸庞上看到中医药的未来,体会到独属于中医药的魅力。

这次游历,我受益匪浅,对于中医药背后的价值也越来越了解。

——陈雨

文字:陈雨 陈宇星

图片:聂贝宁 章晟博 郭怡嘉 陈雨

视频:陈雨 赵晟

编辑:汤天韵

校对:乔蕾颖 丁文誉

审核老师:沈永健胡士平 赵文俊

王秀平 陶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57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心系民生谋福祉,情系水利送甘霖”暑期社会实践队:心系民生 助力支教
为尽力使教育资源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心系民生谋福祉,情系水利送甘霖”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新乡市长垣进行大学生支教活动,如今已经是第二天。通过支教,我们支教队成员可以帮…
【一临薪火实践团】“千年中医药,百年健康人”薪火实践团岐黄接力,丹心筑梦小分队探寻童
【一临薪火实践团】“千年中医药,百年健康人”薪火实践团岐黄接力,丹心筑梦小分队探寻童涵春堂中药博物馆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了解上海中医药文化,薪火实践团“丹…
大学生热情点燃生态文明建设之火,引领青少年共创绿色未来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大学生们积极投身于环保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为青少年们树立绿色生活的典范。在2023年8月1日至8月12…
践行百年初心,弘扬中药国粹
践行百年初心,弘扬中药国粹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巢湖学院赴亳州中医药产业发展成就观察团于7月5日前往亳州市康美中药城交易中心进行实地调研。…
同上一堂课,线上直播课程
进入暑期,天气逐渐变热,溺水事故又进入高发季。据世卫组织《全球溺水报告》显示,全球每小时有40多人溺水死亡,每年共有约37.2万人溺水死亡。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据了95%以上。伴随着…
青春有梦,助力乡村振兴——赴新店社区的实践调研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乡村振兴社团星梦团队为“乡村基层治理”实践调研,深入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新店镇新店社区进行调研。有幸访谈到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杨海斌书记。团队成员就基层党建展开一系列问题,针对基层…
仰望星空,浩瀚无垠。——天文科普小课堂进社区
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24日电(通讯员何祎旸)黑格尔说过:“仰望星空的民族才有未来。”为了让更多的祖国的花朵能对天文产生兴趣,了解更多的天文知识,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青力缔造志愿服务队”精心策划了…
走进草药之乡,探寻中药文化
走进草药之乡,探寻中药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心系民生谋福祉,情系水利送甘霖”暑期社会实践队:心系民生 圆梦支教
为使广大同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奉献于社会、推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多方面教育、提高自身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7月14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心系民生谋福祉,情系水利送甘霖”社会…
重庆学子“三下乡 ”:携手共进,“童”向未来
为进一步引导青年学子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7月12日上午,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苗乡弦歌铮铭,绿水青山相依”小电灯社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