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州新华学院学子三下乡:世外“陶”源社会实践队:寻迹中山菊城非遗文化,助力陶塑瓦脊创

来源:广州新华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作者:林烨 林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最古老而又最生动的历史见证。为了弘扬优秀非遗文化,助力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7月9日至7月15日,广州新华学院世外“陶”源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中山市小榄镇开展以“探究中山小榄非遗陶塑瓦脊的保护与传承”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策略,以期弘扬岭南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技艺。

听传承故事,晓陶塑古今

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源于唐代,盛于清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它以泥土为原料,经过炼泥、陈腐、塑形、修坯、素烧、制釉、施釉、龙窑烧制等多道工序,制成各种造型生动、色彩艳丽的陶塑瓦脊,主要用于装饰寺庙、祠堂等建筑的屋顶。

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是中山市小榄镇的地方特色技艺,也是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岭南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民俗风情,也展示了岭南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风格和审美情趣,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美学价值,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进一步了解这项非遗技艺,团队成员先后拜访了广东省首届传统建筑名匠、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传承人何湛泉和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何大智,在交流中对该项技艺形成了更全面的认识,也从二位传承人的工作室展品中欣赏了大量精巧的陶艺品,领略了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高超与陶塑瓦脊的独特魅力。

“无论做何事,都不能忘记谦卑,只有怀着谦卑的心才能继续深入挖掘”,何湛泉如是说到。第一次接触到这种古老的工艺时,他感到一种难言的震撼和激动,从那以后,他便与陶塑瓦脊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决心要用一生去研究和传承好这项技艺。何湛泉以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为动力,以对工艺的执着追求为标准,创作出了一系列既精美又富有文化内涵的陶塑瓦脊作品。在创作的同时,他也投身于文物修复的事业,遵守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让无数陶塑瓦脊重现光彩,不让它们埋没在历史的洪流里。

屋脊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它是一粒泥的变化,是人的技术、艺术的结晶,是用泥塑成的一幅中国手卷画,展开后包含了丰富的故事内容、情节、背景……“传播非遗不仅仅是传播手艺,更重要的是传播我们祖先的精神品质。”何湛泉说。他希望青年一代能够多了解和学习非遗文化,继承和发扬非遗文化背后所蕴含的精神,用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传承人何湛泉向队员讲解作品含义

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何湛泉之子何大智也加入到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传承行列中。作为菊城陶屋的接班人,他在继承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作为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见解,对陶塑瓦脊的发展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何大智在保持传统配方和传统技艺不变的情况下,运用与年轻一代更容易产生连接的符号、载体制作出一系列玩偶形象、球鞋形象等具有现代元素的创新性陶艺品。他将陶塑瓦脊形象地比喻为“岭南的乐高”,在他看来,陶塑瓦脊是由多个板块拼接而成的大型装置艺术。

如今,何大智仍在不断尝试,为古建筑陶塑瓦脊技艺的发展寻找创新性的方向。他认为,传统非遗也可以很“潮”,并尝试着与时尚界、餐饮界、教育界等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在新时代下创造出一些既不失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气息的陶塑瓦脊作品,让人们看到它的变化与活力。

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何大智向队员介绍陶塑作品

体陶塑制作,悟匠心不易

为了更深入地体验陶塑瓦脊工艺的魅力,实践队队员亲自参与到手工制作陶塑中。何湛泉与其女何晓桦亲临现场指导,并与队员分享制作陶塑的经验与陶塑故事。在陶塑过程中,队员们需要不断地调整形状和位置,才能让手中的泥土捏塑成型。从中实践队员深切感受到,创意固然重要,但要想制作出优秀的陶艺品,更需要有耐心、细心与敬畏心。只有保持不断学习探索、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才能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陶塑作品。

实践队队员体验陶塑制作

访红色故地,感历史温度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人民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了解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内陈列着以“少年孙中山故事”为主题的陶塑瓦脊,为探究红色文化与非遗文化的创新性结合,实践队队员们前往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进行实地调研。

据了解,该陶塑瓦脊由何湛泉先生亲自主持制作,历时两年精心打造而成,表达了后人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以及爱国爱党之情。该陶塑瓦脊创新地将传统技艺与少年孙中山故事相结合,既反映出孙中山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又让游客直观地感受广东传统建筑陶塑瓦脊的精湛技艺和历史文化价值。何湛泉说:“非遗融入景区,有助于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形成发展新优势。”通过这种创新融合,既赓续了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又激发了非遗文化的内生动力,吸引着更多人关注和保护广东乃至全国的非遗技艺和文化遗产。

做宣传推广,献青年力量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以古建筑陶塑瓦脊为创作灵感,设计了一款IP形象,并将其运用于宣传推文的制作中,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更多人科普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此外,队员在中山市博物馆、孙中山故居向当地居民、游客派发了以陶塑瓦脊为元素原创制作的一批明信片,旨在增加大众对于该项非遗的认识和关注,助力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实践队队员派发以陶塑瓦脊为元素原创制作的明信片

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它凝聚了岭南地区汉族民间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祈祷,以及对祖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团队现已制作出多篇相关原创推文与多组视频,结合校媒自身特色,助推古建筑陶塑瓦脊技艺的宣传工作。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多种方式,发现了该项非遗目前正面临市场需求下降、大众认知度不高、传承人数量减少、保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结合调研资料,团队以青年视角提出解决措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创新性转化和发展,为助力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贡献青年力量。(供图:陈嘉聪 陈佳琳 陈晓叶 古路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58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征兵政策专题解读会暨工作部署会

为扎实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深化辅导员队伍对征兵政策体系的专业化认知,4月10日,外国语学院在教学楼2-402会议室召开征兵政策专题解读会暨工作部署会。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王伟主持,全体辅…… 庆贺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新媒体部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及公共外语教研室共同举办师德师风

为激励教师秉持教育初心,提升师德修养,4月10日,外国语学院在教2-402联合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活动,此次培训以“感恩,无悔,无怨,求学从教四十余年”为主题,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梁晓冬主…… 禹梦欣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新媒体部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召开第四周例会

为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干部间的沟通与协作,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于4月8日中午12:00在教学楼1-110教学室和树人楼225教室召开本学期第四次例会。本次例会由学生会团委副书记杨佳睿主持…… 张怡婷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新媒体部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商英教研室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研会议

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于4月3日在教学楼2-402办公室组织并召开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会议。会议由教研室主任…… 范芳芳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新媒体部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继承先辈遗志、赓续红色血脉,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特…… 李珊珊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师参与。会议聚焦教学大纲修订与期中教学检查筹备两项核心工作…… 罗旭阳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焦作工贸职业学院等6所学校,进行专升本…… 刘培琳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吸引十余支队伍参赛。3月25日,话剧汇演…… 李灿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征兵政策专题解读会暨工作部署会

为扎实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深化辅导员队伍对征兵政策体系的专业化认知,4月10日,外国语学院在教学楼2-402会议室召开征兵政策…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及公共外语教研室共同举办师德师风

为激励教师秉持教育初心,提升师德修养,4月10日,外国语学院在教2-402联合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活动,此次培训以“感恩,无悔…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 志愿活动落幕,青春力量融入社区

本周,“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圆满收官。此活动吸引了大批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志愿者踊跃…

传承遵义火种,守护童心梦想——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遵义会议

3月19日上午,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走进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儿童福利中心,…

茂秦讲坛第十九期:郝润华教授谈《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文献学解读

2025年4月8日,受文学院邀请,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郝润华教授在c125举办题为《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

最新发布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参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探索暑期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参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探索暑期实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面对高速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当代大学生应当完善人格,全方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应对环境的变化,肩负着民…
华中农业大学赴南昌暑期实践队于凤凰村开展红色宣讲会
【牧医行迹】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华中农业大学赴南昌暑期实践队于凤凰村开展红色宣讲会(通讯员:吴佳莉孙喆)7月12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赴南昌暑期实践队在凤凰村村委会三楼会议室召开了红色精神…
【信息学院】实地参观企业 感悟联系专业
【信息学院】实地参观企业感悟联系专业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圣博)为给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机会,加深对行业的了解,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7月13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
科创点亮童年 陪伴传递温暖——武科大学子三下乡支教活动
科创点亮童年陪伴传递温暖——武科大学子三下乡支教活动本网讯(通讯员王圣博)科技筑梦,童心向前。为助力乡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激发留守儿童科创兴趣,7月12日至7月18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学院】举行“智行筑梦”暑期实践出征仪式
【信息学院】举行“智行筑梦”暑期实践出征仪式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圣博)为明确暑期实践相关事宜,确保“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合理安排并有序推进,7月5日,我院于12108教室举行了“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
【信息学院】共览黄梅博物馆感受文化深底蕴
【信息学院】共览黄梅博物馆感受文化深底蕴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圣博)7月16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参观黄梅县博物馆的…
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慰问古塔社区老党员
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慰问古塔社区老党员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圣博)为了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近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爱国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圣博)7月15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乡村开展国防教育课程。这一举措旨在通过…
【信息学院】便捷快递进社区 共建美好新黄梅
【信息学院】便捷快递进社区共建美好新黄梅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圣博)为帮助解决社区快递分发压力大的问题,7月16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黄冈市黄梅县开展了一次帮…
【信息学院】保密问题同注意 为国为家共努力
【信息学院】保密问题同注意为国为家共努力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圣博)7月17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黄冈市黄梅县西河桥社区举行了一场国家安全宣讲活动。该活动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