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读大同红色故事,寻红色革命足迹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作者:鲁子祺

(一)家乡的红色印记

大同红色记忆馆始建于20世纪末,是为了纪念大同地区的革命历史和宣传红色文化而建立的。馆名“大同红色记忆”,寓意着该馆承载着大同地区红色历史的记忆,也象征着大同人民对于革命历史的铭记和传承。

纪念馆分为多个展览区域,每个区域都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游客可以领略到中国共产党在大同地区的创建过程、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时期的激烈战斗和峥嵘岁月。馆内设“红色记忆——大同现代革命历史文物展”,展出各类文物440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2件,该展览还成功入选2019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展览分为“曙光初照”“共赴国难”“革命到底”“缅怀先烈”四个单元,全面回顾了从1921年到1949年,大同地区党团组织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同地区学、工、群运动的历史,再现了党领导大同人民开展敌后抗战、抵抗日寇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壮举。

(二)挖掘红色故事

雁翅村民黄崖角地雷战事迹——在大同红色记忆馆的一个展柜里陈列了各种各样的地雷,有瓷灯雷、瓷雷、双耳瓷雷等等。别看这些地雷不起眼,有的就像一个罐子一样,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广大民兵和八路军们通过设置巧妙的地雷阵对付敌人,使日本侵略者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在大同抗战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在党的领导下,雁翅村民积极响应号召,成立了一支由民兵组成的抗日队伍,开展地雷战,为保卫家乡、抵抗日本侵略者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开展地雷战的过程中,雁翅村民使用了多种类型的地雷,如石雷、铁雷、陶瓷雷等。这些地雷的制造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当地的地形和民兵的技术水平。民兵们还自己动手制造了一些更加灵活的“飞行雷”和“水雷”,有效地打击了敌人的行动。在一次战斗中,雁翅村民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设置了陷阱和埋伏,成功地袭击了一支日军部队。在战斗中,民兵们沉着冷静、英勇善战,充分发挥了地雷的作用,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在黄崖角地雷战中,雁翅村民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一些民兵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这些英勇的事迹至今仍被人们传颂着,成为雁翅村民心中的骄傲和自豪。

离家尚是少年之身,归来已是报国之躯——在大同红色记忆馆第十一展厅里有这样三件展品:一张一等功的奖状、一张光荣纪念证和一面刻有“人民功臣”的朱漆木头牌匾。它们记录了1951年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烈士王忠英雄事迹。

王忠1928年出生,原大同县中高庄公社下高庄人,中共党员,1946年参加革命,后入朝鲜作战,任侦察排排长,1951年在高旺山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2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追记一等功。王忠烈士牺牲后,被葬在朝鲜开城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4号墓。奖状和纪念证都已经发黄且斑驳,纪念证上的日期也已经模糊,但落款为印刷体的“毛泽东”三个字依旧清晰苍劲。

烈士的遗物承载着英烈精神,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可感可触,无声的遗物静静诉说着英雄的过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滚烫的家国情怀。斯人已去,然精神长存。他们的事迹,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真实写照和生动反映;他们的遗物,是红色基因传承的永恒载体和鲜活教材。通过对这些物品的陈展让大家重温中国人民志愿军建立的不朽功勋,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三)吾辈感悟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用鲜血扭转乾坤,用生命铸造新中国的共和国卫士。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奋起抵抗日寇的十二年抗战,抗美援朝的五次战役,这是一部又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一次又一次的光荣壮举,他们创造了无与伦比的骄人事迹,谱写了一首首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他们传承着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而这红色的血脉将一代代相承。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红色基因是追求,是勇于拼搏,自强不息,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的旗帜永不褪色。唯愿以吾之渺渺,成国之泱泱。前辈们的光辉映照的是我们的前路,我们将是另一道高墙,是另一道光辉,是时代接力棒的下一个主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59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遵义会议在党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十世纪……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精神延续至今,成为了人们坚定理想、勇于担当的强大精神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七、八次宣讲活动圆满成功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31日讯(通讯员汪祥)在历史的长河中,遵义精神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高尚品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发扬遵义会议精神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11日电(通讯员汪祥)2025年3月6日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在开学后,回顾过去的六次工作,并且预祝后续工作顺利10月15日,星火遵忆宣讲团正式成立,随即开始展开一系列的宣讲…… 汪祥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工大学子返乡,“我把工大带回家乡”宣讲引热潮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2月10日电(通讯员刘锦睿)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响应安徽工业大学”我把工大带回家“活动号召,赴安徽省濉溪中学对母校学生宣讲工大风气。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桑榆”新圈绘暖景,青春相伴递温情

2025年4月25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德孝养老院举办了主题…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最新发布

躬身乡村振兴,青春志在力行
为了开拓视野,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思考和认识到更多的社会问题,2023年7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固本宁邦探三农,村兴梦就创未来走进基层,来到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进行社会实践,用自己的知…
立足知行合一,弘扬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建党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对于社会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山东省党建工作,提升党建理论研…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城市之光实践队:培养阅读习惯,助推全民阅读建设
社会实践是每一个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段经历,它不仅能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之外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社会,为我们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调研,…
弘扬建党精神,立足知行合一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建党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对于社会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山东省党建工作,提升党建理论研…
探寻河北红色遗址,坚定百年党史自信
(一)家乡的红色印记在中国的军事史上,保定军校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座纪念馆,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本历史的教科书,一部英雄的赞歌。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生命的英雄们的崇…
一篇运河史,半程中华文明的发展
京杭大运河,承载起华夏文化之舟。7月10日-15日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护运河生态,品沿岸文化”微光计划运河文化保护实践团队深入扬州市,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江都水利枢纽、大运河博物馆、沿湖村以调研学…
新媒体推动农村新发展实践感悟
新媒体在乡村传播使得乡村短视频火爆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乡村基础设施没那么完善,许多人趁机贩卖假的农产品而牟利,平台上出现虚假宣传乡村的短视频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乡村。…
传承红色经典、赓续红色血脉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经典、赓续红色血脉大学生网报蚌埠7月18日电(通讯员王一诺)7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学生电气工程党支部在线上开展传承红色音乐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同志…
“媒”好乡村社会实践
鉴于以上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实践队伍尝试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在传播新媒体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以农村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促进农村产业的相互融合发展,着眼于新媒体带来的效益来延长农村的产业…
忽到芦荻栖隐处,唯有幽人自来去 -------醴泉栖梦小组赴芦荻古温泉酒店实践调研纪实稿
纪实稿正如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曾提出的“从经济和产业角度讲,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在未来经济形势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文化与旅游将会更加融合。而酒店服务行业是旅游业中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