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酷热如旧,然而今年夏天的我们,肩上却担负着不同的使命。我是苗乡弦歌铮鸣,绿水青山相依”小电灯实践团的陈志瑶。2023年7月中旬,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美丽的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太原镇区阳村开展“三下乡”之行,在社会大课堂里生动受教。
锤炼以自强,奔波为振兴。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灵活运用到实际中才能让他们活起来并发挥作用,社会实践能够拉近我们与社会的距离,在实践中开阔视野,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对前往的区阳村充满了期待,历经六个小时的车程抵达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千亩稻田绿意盎然,绿油油的水稻正茁壮生长,苍翠的大山与青绿的稻田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看到这一刻,我早已忘却一路的疲惫,还有那热情待客的第一书记,来第一天时我就感受到区阳村的温暖。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稻草旁进行创作。
我们此次“三下乡”队伍中有两位老师,十四名同学。大家既分工明确,又紧密协作,每个人都是整个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在书记的介绍下,我们实践团成员在了解区阳村的基本情况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希望达到加强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关注文化发展。能够在这样一支队伍中,我感到非常开心,我们一起站票坐绿皮火车、一起熬夜赶稿子、一起排练节目等等这一幕幕我们体会过的场景,如今已成为过去。
产业新赋能,区阳新篇章。区阳村位于太原镇的西南部,幅员面积18.0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273.8亩,森林面积12500亩,辖7个村民小组,居民3000余人,区阳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穿村而过的区阳河为村内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成为发展冷水鱼养殖和灌溉农田的根本资源保障。G211和G713两条国道让村内交通得以通达无阻,不仅是与外界互联互通的重要渠道,更是让村内能有丰富客源的核心保障。
初到区阳村,杨聪书记便热情地为我们介绍当地发展情况以及当地的主导产业。在杨聪书记的讲解下,我们深入了解区阳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村社分离”新型机制运营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区阳村在做好脱贫攻坚巩固的基础上,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好相关工作,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以及乡村旅游,带动了村民发展旅游附加经济,让当地的村民增收致富。同时拓宽文化活动表现形式,持续开展苗歌传唱、蜡染体验等文化活动,充实广大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在杨聪书记的带领下,区阳村逐步变得越来越好,他也为我们这次三下乡付出了很多,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即便事务忙碌也会照顾我们。我会以他为榜样,不断教诲和警示自己,努力学习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到美丽的区阳村做客!
图为区阳村杨聪书记和实践团成员在一起。
支教促发展,点亮青春梦。此次活动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以“老师的身份,走上那三尺讲台。虽然以前有过给小朋友上课的经历,但体会并没有那么深刻。但这次活动中,我真切的体会到身为人民教师的那种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当我走上讲台,看到那几十张稚嫩的脸庞、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在小朋友们一阵阵掌声中顺利开展了我为小朋友们带来的“用电知识小课堂”。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一起折纸。
在课堂之后,随着音乐声绽开的阵阵鼓点、用一张张小纸片打造出了一件件精心雕镂的折纸“艺术品”、丙烯颜料绘制出美丽的石头画、进行剪纸绘画、打鼓体验等活动,新奇有趣的绘画课程让小朋友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也很感谢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结交到了一群很可爱的小朋友,短时间里和他们的距离又拉进了。看着这些孩子,我觉得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报效社会。
青春心向党,志愿践于行。我们队伍为积极响应号召,深入群众基层,恰逢太原镇的“赶场天”一起前往场镇摆摊设点,手拿宣传单,在大街小巷中用流利的方言为居民们科普防止肺结核的相关知识。大家在高温下也不退缩,大声的吆喝、细致的讲解、有序的分发物资,汗水一滴一滴地直往下掉,大家也没有半句怨言,这应该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坚定的信念,居民们为我们的到来也表示由衷地感到开心,也希望我们能不忘初心、坚持奋进,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添砖加瓦。
图为志愿者一对一的为居民科普肺结核相关知识。
经过一上午的宣讲,午后休息片刻,我们又踏上了寻访之路。在几次调研下来,心头涌起复杂的情绪,有对非遗的欣喜、也有对非遗发展现状的叹息、还有油然而生的责任感。总的来说,调研是挺有趣的,有些时候会语言不是很通,但是和他们的访谈中我能深刻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好客,还有他们那淳朴的民风。和他们聊天很轻松愉悦,体验感受他们的生活。那首李绍勇同志为我们表演的《苗家的日子香如油》让我记忆犹新,还带着我们一起唱了《溜溜歌》。演绎的生动有趣,通过言传身教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承非遗的种子也在这趟旅行中埋下,我相信将会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的某一天书写完成。
以青春之力,奏时代之声。我们在区阳村留下属于我们的最后一个印记是最后那晚的演出。文艺汇演的排练过程中,我们一个下午就学会了一支舞蹈,感觉人生又多了一份精彩。正式表演的那天,虽然算不上人山人海,不过也受到了当地不少群众的欢迎,炎炎的夏日,我们都是尽力的演出,尽可能的把最好的表演带给他们。当地的小孩子非常的踊跃,最后我们把我们自己的一些东西也当作礼品赠送给他们,草坪中心顿时成为了最热闹的舞台!第一次站在乡村舞台上,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心里十分自豪,父老乡亲开怀大笑、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天真活泼的笑脸,欣赏表演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幸福!我还是会有几分胆怯,但是台下那种期待和真挚的眼神给予我信心。这时,我感受到“三下乡”的意义,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报答社会,尽自己所能推动乡村发展。
图为文艺汇演结束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的合照。
这次下乡的最大感受就是累并快乐着,在区阳村不断来回奔波,凌晨熬夜赶稿子的疲惫,以及那炎炎烈日的关怀。我们劳累着,但又快乐着。与非遗传承人亲切的交谈,与村民融洽的合影,与小朋友们的沟通与玩耍,都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欢愉和幸福。下乡更像是一种锤炼,在过程中收获一份份笑容,以及村民对我们的认可便是这趟旅行最大的成果。不畏前路险阻,谨记“处处留心皆学问”,带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干劲奋勇向前!我们生逢于盛世,当不负青春,应谱写属于我们时代的新篇章,要弘扬伟大红色精神,以奋斗为基,创梦想之光!
这短短一星期的相处时光已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我脑海挥之不去,留下满满回忆!下乡之旅圆满结束,但我们的旅行还在继续,我们在过程中不断成长,也为乡村振兴不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作为新时代重庆青年的我们,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祖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展现出青年的朝气与活力,为新重庆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唱响“青春建功新重庆”之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60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