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注乡镇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帮助留守儿童树立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为乡村振兴注入“心”活力。6月29日,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青‘心’守护 筑梦乡村 ”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汤重的带领下前往宣城市郎溪县开展实地考察与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聚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为搭建具有特色的乡村心理服务模式贡献青春力量。
青“心”守护,筑梦乡村调研团由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21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12名党、团员干部组成,实践团成员安全到达朗溪县后,郎溪县团委与实践团队举行了见面会,会上,团队成员表示,这是一次很宝贵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会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争取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美好记忆。团县委对团队成员不辞辛劳,赴郎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与忠心的感谢,并表示将不遗余力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6月30日,团队成员马甘霖露以五个“我是谁”,带领孩子们开展了一场以“认识自我 放飞梦想”为主题的自由涂鸦活动。在引导语的指引下,学生自由涂鸦,利用绘画心理学和艺术表达的手法,帮助学生表达情绪情感,同学们充满好奇和期待,积极投入其中,自由涂鸦结束后,团队成员马甘老师组织大家用惯用手在纸上有意识画出身体轮廓,期间可以使用各种颜色来画出身体的感受。身体轮廓绘制完成后,同学仔细观察自己的画像,认真揣摩内心感受,把身体讯息以文字或图案的形式写在自画像上。通过绘制身体情绪地图,同学们加强和身体的连接,重新认识自我,更好地倾听内在的声音和情绪。身体情绪地图绘制完成后,孩子们用剪刀剪下自画像,将自画像贴在卡纸上,并发挥想象力,用画笔绘制图案,把个人和集体连接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积极探索自我与外界的关系,提升了共情能力,发掘成长的潜在力量。
7月1日,实践团成员吴倩带领大家开展了一次以“心手相连 合作无间”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活动伊始,由领团教师吴倩强调团辅契约后,组织孩子们开展热身放松活动,学生们伴随着音乐的韵律共同跳起“兔子舞”,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随后,引导学生们开展“找零钱”活动,在自由组合、搭配成老师喊出的数字中逐渐进入团辅活动的愉快状态。在孩子们的热情欢呼下,还增添了“萝卜蹲”和“抢凳子”的小游戏,活动结尾,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分享了参加本次团辅活动的感受,表示只有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才能形成更大的合力。
7月2日,实践团成员杨帆以“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应该怎么相处?”为切入点,开展了以“沟通你我 真诚相待”为主题的同伴人际交往知识宣讲,孩子们积极分享自己和好朋友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及产生的困扰心理,杨帆耐心地对小朋友们产生的心理烦恼及其原因做了分析。随后,与孩子们讨论交友中最受欢迎的品质,并邀请孩子们上台摆出四种无效交友方式的典型姿势,告诉孩子们正确的交友方式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活动最后,孩子们伴随视频及音乐,共同跳起《你是我的好朋友》的舞蹈,并主动热情地拥抱实践团队成员,以拥抱的方式他们表达对实践团成员的喜爱之情。
7月3日,实践团成员马晨曦以“笔露真情 为爱表达”为主题,开展了给父母地一封信活动。活动伊始,马晨曦以自身故事为例,真情实感地引导孩子们利用书信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他向孩子们真诚说道:“感恩不需惊天动地,与父母多说知心话,在父母劳累后为他们揉揉肩、捶捶背,心怀感恩之心,时刻铭记养育之恩,让父母少点压力,不要让他们担心”。孩子们认真书写完毕后,将写好的书信装进信封当中,部分家长在收到孩子们送上的书信时,流露出了发自内心深处的笑容。本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学会用书信表达,在书写的过程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不断浸润“感恩之心”,懂得珍惜朋友、感恩父母。
7月4日,团队成员何凤带领小朋友们开展“解压治愈 欢乐手作”手工疗愈系列活动之一——奶油胶。艺术疗愈,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通过对艺术的表达,进行心理分析,从而更直观地感受自己的内心,在创作过程中,参与者通过专注,投入的情感倾注,从而缓和现实中内心的情感冲突的感受。团队成员首先播放一段奶油胶教学讲解视频,并提醒大家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制作镜子、笔筒、相框等手工品。大家都很积极活跃参加创作,耐心地挤着奶油胶,用色彩清新的奶油胶轻轻打底,发挥想象,缀上各种可爱的装饰小配件。大家在一起积极交流创意,互相展示自己优秀的作品,实践团成员们也积极加入孩子们的创作中,给予一定的帮助,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孩子们完成了作品并一起展示出来,个别家长还拍摄下自己孩子制作的奶油胶作品,活动结束后,大家拿着自己的作品一起合影留念。
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而心理普测是一个能够反映孩子内在状态的测量工具,是依照心理学理论,将人的心理特性数量化的科学测量手段,可用来衡量人的心理因素水平以及比较个体心理差异。7月5日,实践团成员不仅对郎溪县中港社区的儿童们进行了心理普测工作,而且还深入朗溪县当地中学进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工作,团队成员利用专业化的心理健康量表以及心理学数据处理分析软件SPSS,进一步科学地了解郎溪县当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7月6日,实践团队成员吴倩分别与中港社区儿童服务站站长及朗溪县心理学会会长进行人物访谈,并在会谈过程中总结本次三下乡活动。在与儿童服务站站长进行交谈后,团队成员了解到,中港社区服务站成立时间较短,目前已有会议室、心理咨询室、青少年活动室等为未成年人专门成立的活动场所,团队本次三下乡活动内容新颖,服务站报名人数达历史新高。在谈到服务站的生活对服务站站长带来的启发时,她说道:“与孩子们做一场活动下来,是非常辛苦和疲惫的,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慢慢对我敞开心扉,慢慢让我感受到他们对我的信任,这个过程是非常治愈的,一些温暖的瞬间也是支持我继续坚守在服务站岗位上的动力。”站长结合自身经历及活动经验表示,家庭氛围与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如何去正确表达“爱”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课题,父母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孩子的心灵撑起一把伞。
“双减”政策的实施,有效减轻义务教务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为期8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充分利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开设一系列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聚焦当地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此外,为保证孩子们的正常学习生活,提高假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团队成员为在活动中为孩子们辅导假期作业,答疑解惑,帮助孩子们批改作业,为家长们解除后顾之忧,分担社区儿童们家庭教育压力,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鼓励孩子们遇到难题时开动脑筋,勤于、善于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培养郎溪县当地未成年人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团队成员们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专业优势和个人特长,在火热实践中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活力,为乡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以激情和热情奏响一曲无愧于时代、无悔于青春、无憾于使命的激昂乐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61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