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领荆楚文化,以碑悟先烈精神
摘要:2023年7月6日中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襄阳社会实践团队从华中农业大学出发抵达了襄阳,并于2023年7月6日至7日走访了华中农业大学襄阳书院、襄阳革命烈士陵园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26师纪念广场等地。
学习荆楚文化
2023年7月6日,社会实践团队在华中农业大学襄阳书院副院长和王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校园的卫星云图与沙盘熟悉了襄阳书院及其周边的整体布局,并在近两个小时的实地参观中深入了院区的研究生宿舍楼、教学楼、学科交叉中心等地,切实感受到了襄阳书院的科技感和人文特色。介绍襄阳书院(张一鸣 摄)
当天晚上,社会实践团队于酒店会议室开展了开班仪式,并邀请到市政协委员、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理事长颜拥军老师为大家介绍“古襄阳”。从楚国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到唐朝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从宋代的“书的米(米芾)襄阳”,到唐代的“诗的孟(孟浩然)襄阳”,颜老师通过历史,将荆楚文化的博大精深阐述得淋漓尽致。
颜拥军老师讲座分享(苏娜 摄)作为池城完美结合的一座城市,襄阳拥有整个亚洲最宽的护城河。在颜老师的讲解中,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通过东晋韩夫人的故事了解了夫人城,通过“西土好音”认识了西成门,通过“北门锁钥”了解了临汉门,通过纪念武帝关云长的题字“威震华夏”认识了震华门,通过学习宋玉“阳春白雪,不可或缺”的思想,了解了阳春门。狮子楼的故事也让队员们印象深刻,该楼因面对三座山建有三头狮子,以此震住山妖而得名。
在分享会最后,颜老师向大家倾情推荐了襄阳牛肉面,他认为“品尝牛肉面,其实是在品尝文化”。
在此次行程中,实践团队还安排参观了襄阳规划展览馆。在规划展览馆内,讲解员从历史文化着手描绘了襄阳的荆楚风情,从交通、校园建设、科技发展等方面向大家描写了襄阳的美好前景,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以及展映短片的学习,实践团队对这个拥有“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荣誉的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襄阳市规划馆(李昕怡 摄)领悟先烈精神
2023年7月7日早,实践团队乘车前往襄阳革命烈士陵园。园内有烈士纪念碑一座,纪念碑后是革命烈士墓,安葬着解放襄樊战役中英勇牺牲的103位无名烈士以及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烈们的遗骨。
到达革命烈士纪念碑(张一鸣 摄)纪念碑建在高处,要近距离参观纪念碑则需要踏过上千步的台阶。实践团队在攀登中体会到先烈的艰苦奋斗,在哀悼中领悟到先烈的坚定信仰,在先烈的英雄事迹中真切感受到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先烈精神。
为烈士纪念碑献花(李昕怡 摄)在之后的行程里,实践团队驱车前往向湾村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26师纪念广场,参观了纪念馆,瞻仰了红九军二十六师革命烈士纪念碑。
86年前,七七事变的爆发使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前赴后继赴国难。86年后的今天,先烈们用血肉之躯谱写的雄壮史诗仍历历在目。纪念馆中讲解员向实践团队介绍了场馆主题“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并在提及黄龙镇298名烈士时着重介绍了谢耀武及其儿子谢坤的英勇事迹。在追寻红色足迹中,实践团队深刻意识到“逝去不是永别,忘记才是”。正如展板上写到的那样,“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无论处于何种境遇,先烈们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都犹如长风出谷,雷霆万钧,迸发出摧枯拉朽的力量”。
纪念碑屹立在蓝天下,英雄魂扎根在烈日中,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襄阳社会实践团队在红九军二十六师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唱响国歌,并向烈士们集体默哀一分钟。
向烈士纪念碑鞠躬默哀(李昕怡 摄)先烈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文化的红色基因,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精神支撑,作为当代青年,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襄阳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正用实际行动传承并弘扬先烈精神。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襄阳社会实践团队 李谨如
摄影: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襄阳社会实践团队 苏娜 李昕怡 张一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64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