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实践队赴宁夏开展系列红色研学活动: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来源:厦门大学 作者:丁冠天 吴璇 周瑜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实践队赴宁夏开展系列红色研学活动: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8月6日至8日,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卢英华,辅导员尚策、龚巧彬的带领下,“筑梦隆德 兴牧启航”实践队与“化被万方”实践队在宁夏固原市开展系列红色研学活动,追寻红色足迹,赓续革命血脉,传承历史文化,汲取奋进力量。

重走红军长征小道,追溯长征峥嵘岁月

“峰高华岳三千丈,险据秦关百二重”。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从此,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这一段辉煌而壮阔的历史永远与宁夏山川的苍茫大地融合在一起。

晨光微熹,实践队队员们向着“红军小道”进发。这条全长2.5公里的“红军小道”,以雕塑群与场景复原的形式再现了红军长征时18个主要场景。从山脚沿小道千回百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遵义会议”“懋功会师”等长征中的经典场景逐一呈现。随着沿途的学习,实践队队员们克服了体力和毅力上的双重挑战,登顶六盘山。

经过短暂休整,实践队员们来到位于山顶的红军长征纪念馆,依次参观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红旗漫卷西风”“三军过后尽开颜”“不到长城非好汉”四个展厅,纪念馆内陈列的红军长征中的文物与图片资料,生动再现了红军翻越六盘山的恢弘史诗,队员们仿佛看到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最终胜利会师的峥嵘岁月,更深切领悟了长征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任课老师的尚策,在参观完红军长征纪念馆后有感而发,站在宏观历史的角度,讲述了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到红军翻越六盘山这段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历史,更是结合了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中的名句“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勉励实践队员们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同时坚定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砥砺前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纪念长征胜利会师,弘扬长征伟大精神

追寻着红军长征的脚步,实践队一行来到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和纪念园。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方面军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胜利会师,这是红军长征史上最后一次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在园区里,巍然耸立着一块刻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十六个金色大字的巨岩,在纪念碑的正面雕有3尊红军头像、象征着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在红军会师纪念馆展厅,实践队员们重温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将台堡会师的光荣历程,深刻感受着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奋进新征程的信心与决心。

在红军长征的胜利会师之地,化学化工学院卢英华教授为实践队员们带来了一堂深刻的实境党课。“十万人到会师前只剩下了三万人,在西安事变前,还在被国民党围剿,就是这样艰险的情况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还能带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这是世界史上的奇迹啊!”卢教授从长征中广为人知的故事出发,细致地讲述了长征中的关键节点背后的故事,深刻阐明了长征这一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转移对中国共产党命运的深远影响,并号召大家传承和发扬好伟大长征精神,厚植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卢教授富有感情的党课让大家受益匪浅,实践队员、中共党员陈欣这样说到:“卢老师的党课使我深受触动,我们要珍惜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争做‘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新时代青年。”

追寻千年历史底蕴,赓续传统文化血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隆德县文化馆的大厅中这样写着这样一段话,“将文化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旨在为全县人民谋文化福祉。”隆德县是西北地区久负盛名的千年古县、丝路古城,蕴藏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鲜明的红色文化和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

追寻着隆德千年历史底蕴,实践队一行来到隆德县文化馆。馆内一幅幅字画、一块块砖雕映入眼帘,大家都深刻地感受到了这里深厚的文化气息。传承和发扬好源远流长的隆德县文化,必定能够使中华文化主干更加的枝繁叶茂、繁荣昌盛。

为进一步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队队员们来到隆德县凤岭乡于河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魏氏砖雕展示馆。在魏氏砖雕第五代传承人高银燕女士的讲解下,切身实地感受屋顶院墙上的雕塑艺术。在魏氏砖雕生产车间及晾晒场所,实践队员们参观了砖雕的部分制作过程。成品砖雕或气势恢宏,或精致玲珑,或素雅大方,都寄托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实践队员们不禁感叹匠人的高超技艺,同时也感受到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千古隆德县,百年老巷子”。步行至位于隆德县城东南角的城关镇红崖村老巷子,一副朴素又温馨的乡村文化画卷吸引了实践队队员们的眼球,穿行于土瓦棕顶间,体验乡土风情、了解民俗文化、欣赏自然环境,更能深切感受到新时代美丽乡村的传统文化内涵。

在此次系列红色研学活动中,实践队队员们用脚步追寻红色足迹、用心灵缅怀厚重历史、用思想传承革命精神,从伟大的长征精神中汲取了奋进力量,展现了厦大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要不断传承和发扬好伟大的红色精神遗产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永葆绝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翻过一座又一座“六盘山”,毫不动摇地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锲而不舍把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68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共筑时代梦,践悟新思想
大学生网报阿拉尔7月22日电(通讯员孙晓悦、陈萦)为加强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了解认识程度,塔里木大学“学习语,宣习思”暑期社会实践宣讲团在7月3日走进校园,坚持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
回顾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
大学生网报阿拉尔8月23日电(通讯员谢芳芳)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追寻党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塔里木大学“学习语,宣习思”暑期社会实践宣讲团在7月2日前往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进行参观,开展以“回顾红色历…
塔里木大学学子三下乡:走进第一师棉纺织工业园区,感悟基层奋斗之路
中国青年网阿拉尔6月30日电(通讯员易三乐)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地,具有鲜明的纺织地域优势。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阿拉尔市党委通过招商引资,制定优惠扶持政策,使得棉纺织…
科教筑梦,赋能青少年成长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播种下科技强国的种子,7月5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科教筑梦”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扬州市科技馆并与其合作开展了“科教筑梦,创造…
走进安徽大学,感受名校魅力
走进安大校园,感受名校魅力团队介绍:该团队是由淮北师范大学2022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三名同学组成安徽大学,这座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的著名学府,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学术实力吸引了无数学子前来…
“关爱老人,科普养生知识”——大学生志愿者在行动
7月8日上午,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滁州市关爱老人宣传小分队来到了滁州市凤凰社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这个暑假,她们深入社区,为老年人普及…
峨眉山地学旅游科普调查:探索自然之美,拓展地质知识
峨眉山地学旅游科普调查:探索自然之美,拓展地质知识日期:2023年8月10日峨眉山,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然而,最近一项关于峨眉山地学旅游科普的调…
微微萤火,陪伴童真
萤火虫,是夏夜里最美的礼物。它们犹如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绿色的光芒,如梦如幻。在黑暗中,萤火虫的光芒显得格外耀眼,仿佛在宣告着它们的存在。它们在空中跳跃着,像是在演绎一场美丽的舞蹈,为夏夜带来…
厦门大学“化被万方”实践队在闽宁协作示范张树村走访入户,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厦门大学“化被万方”实践队在闽宁协作示范张树村走访入户,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张树村作为闽宁协作示范村、厦门大学帮扶村,自2015年厦门大学与张树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按照“隆德所需、厦大所能”的原则…
走进老人,关爱老人
走进老人,关爱老人——塔里木大学胡杨服务队2023年6月28日,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胡杨服务队来到了阿拉尔市第八团康之乐养老院给老人送温暖;帮老人做家务;陪老人健身娱乐;为老人献爱心的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