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8月14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理学青年行社会实践团队以研习五四精神在青年当中的切身体现为主题,走过了北京《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北大红楼、李大钊故居、鲁迅故居、安庆市独秀园,学习五四精神诞生、思考五四精神内涵。
从北京市《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到安庆市独秀园,感受先贤风采
推开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的大门,一座不起眼的小院映入眼帘。这里就是1917年《新青年》编辑部由上海迁至北京后的办公之地,也是当年陈独秀在北京时租住的地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新鲜血液由此泵出。
走进这座面积不大的四合院,我们思想的触角和百年前的先辈接触。“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新青年》创刊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当时国内思想界带来了一声惊雷。一批中国先进青年知识分子聚集在这座小院,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传播思想革命的火种。
“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位于长江之滨的安徽省安庆市,有着“千年古城、百年省会、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的美称。由陈独秀墓、纪念水塘、《新青年》碑刻、陈独秀铜像、汉白玉牌坊、大型浮雕《惊雷》、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馆等组成的独秀园便矗立在古城安庆。
在独秀园,实践团队走进了近现代中国伟大先贤的生活和思想空间。独秀园作为安庆的文化名片,在这里,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倡导新文化新思想、为五四运动的曲折发展所做出的极大贡献,感受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先贤们为国家命运而奋斗的英勇精神。他们为了理想,不畏牺牲,不怕困难,为子孙后代的我们创造和平稳定的环境而披荆斩棘。
团队成员深刻体悟到,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是来自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代代人的努力和付出。
图 1 小组成员参观独秀园
走进北大红楼,感悟百年变迁
我们的步伐停在了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这里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红色建筑——北京大学红楼也就是如今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
北大红楼是一座凝聚了百年风华的建筑,曾是北京大学的象征之一。在这里,我不仅了解了北大的历史渊源,更感受到了中国教育的演变与变革。站在红楼内,团队成员沉浸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思考着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北大红楼见证了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一代的灿烂青春,一批中国先进的专家学者和知识青年以这里为平台传播新思想、寻找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这里我们见证伟大建党精神诞生、感受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感悟青年毛泽东信仰之始。
图 2 小组成员拍摄的北大红楼
踏入李大钊故居,追寻先驱足迹
走进李大钊故居,我们仿佛能够近距离接触到那位伟大的先驱的足迹。通过参观他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团队成员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智慧和为人——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让我们更加了解“李大钊“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位为国家和民众付出了巨大努力的先行者、一种精神的象征。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诉说着他的一生。李大钊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他积极参与五四运动,倡导民主、科学、自由的思想,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不断努力追求真理。这让我们明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心怀信念,坚定目标,就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
图 3 小组成员在李大钊故居留言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悟民族魂
我们来到了北京鲁迅博物馆。迈入博物馆大门,迎面的花圃内是汉白玉的鲁迅半身塑像,还有一页手稿雕塑,铭刻的是鲁迅的一篇自传。雕塑后面是鲁迅生平陈列厅,这里我们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一生:绍兴童年、求学南京、东渡日本、北京任职、南下厦门、辗转广州,最终先生在上海走完人生之途。
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深刻揭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国人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特征。其反帝反封的精神内核同样指引着五四运动的兴起。
鲁迅先生身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对于我们广大青年学子弥足珍贵,鲁迅精神亦是凝聚和激励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和有力思想武器。
图 4 小组成员拍摄的鲁迅博物馆
通过此次研习五四精神诞生之旅,我们深切感受到五四精神的内涵,体会到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以这里为起点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它是中国青年学子为了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奋起抗争的典范。
历史是我们前行的基石,也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参观学习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以五四先驱为榜样、立足于自己的实际,关注时代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69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