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返家乡:寻红色文化,承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网安徽7月8日电(通讯员 王金龙)7月8日,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更好的践行红色文化思想的传播,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8月5日至10日,“百年潮涌,红韵当下”暑假实践团队奔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开展追寻红色文化活动。团队来到解放战争时期三个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塔、和王杰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亲身了解革命历史,感受红色精神的伟大。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武威凉州战役纪念馆传递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金龙 摄
01 参观革命旧址 感悟红色精神
8月10日团队追寻“红色”足迹,来到淮海战役纪念馆,依次参观了前厅,序言厅、支前厅、烈士厅以及后厅,在馆内看到了大量翔实,珍贵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和艺术作品。这些物件完整的还原了淮海战役历程,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老一辈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精神。实践团队成员深切体会到,淮海战役的成功,是无数无阶级革命党人用鲜血换来的。
02 听党话,跟党走
8月11日团队成员来到了淮海战役纪念塔,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带领和讲解下,成员们全面回顾了淮海战役的各个阶段和感人场景。成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拾级而上,看到纪念碑浮雕上的战士们依旧保持着冲锋时的动作,似乎亲眼见到了战士们无所畏惧前仆后继的画面,成员们绕塔瞻仰,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和深切思恋,更加坚定了“听党话,更党走”的信念。
03 追寻王杰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8月7日团队成员来到忘记事迹陈列馆。该馆以王杰事迹为主题,以“王杰精神”为主线,向我们展示了王杰同志短暂却灿烂的一生。在纪念馆里,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场景都“活”了起来。从肯于吃苦、乐于助人的齐鲁少年,到向往和憧憬部队生活的青年学生;从刻苦训练的新兵,到多次立功、被评为“五好战士”的一级技术能手,鲜活的“王杰”就这样浮现在队员们的眼前。通过参观学习,成员们真正明白当下青年学生要在日常生中践行王杰所具有的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永葆本色的奋斗精神、净化灵魂的自省精神。
04讲述先辈故事续红色血脉
作为同行中的一员,有幸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日本侵略中国时的种种铁证,一段隐没已久的历史在我心中重新被打开。纪念馆内陈列的不乏那代人用过的生活用品——简陋的麻衣草帽,长征时的锅碗瓢盆、纸页发黄的笔记。这一件件被历史保留的物件不仅是对当年日军侵略无声的控诉,也成为几十年后的我们跨越时空翻看那片历史的物件。参观完淮海战役纪念塔后,团队成员对社区居民开展了党史问答活动。通过该环节,成员们发现大部分居民对淮海战役只是大致知晓一些基本情况,只有少部分居民对淮海战役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实践团队成员们给每一位居民讲解了淮海战役等背后的故事,让大家对这段红色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感悟。通过本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红色历史,学习红色文化,感受革命时期的艰苦岁月,感悟红色精神,更加明确了信念和使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凝聚起了中华名族不屈的脊梁。可以说,没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绝不会是在1945年。今天,当我们走在名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当代中国青年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强大动力,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努力而扎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历史虽已过去,但是我们不仅仅要记住这一段历史,勿忘国耻,将理性的爱国主义发扬光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努力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70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