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常州工学院“遇见姑苏,遇见非遗”小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来源:常州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祁海菁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顺应新时代潮流,争做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于2023年7月10日至17日,常州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遇见姑苏,遇见非遗”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开展社会实践。

初识丝绸叹精美

在实践开始之前,实践队员对苏州丝绸的历史和发展并不了解。为了深入了解姑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团队来到了苏州丝绸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刚进入馆内,实践队便被各种各样的古代丝绸制品所吸引,也许是丝绸制品的精美,也许是丝绸历史的悠久,也许是丝绸文化的灿烂。

图为实践队员了解官服补子。 纪嘉雯 供图

再识制丝叹辛劳

苏州地处太湖之滨,气候温暖湿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苏州一带农村自古以来种桑养蚕的习俗。通过序厅丝绸之路进入后庭,左边为桑梓院,沿着走廊,走进蚕桑农家。厨房、客堂、卧室等等每一个场景都还原了苏州养蚕人家的景象,展示了苏州特有的蚕桑民俗风情。接着往下走,便是蚕桑居,蚕桑居内生动展示蚕的一生,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过程。蚕房内,蚕宝宝正在啃食桑叶,俯身细听,传来“沙沙沙”的声音。稻簇上熟蚕正在结茧,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持续着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辛劳。一只只破茧而出的蛾,完成了一个美好、圆满的生命轮回,蚕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为人类提供了最宝贵的纺织原料。屋外,是一小片绿油油的桑园,高干桑、垂桑、湖桑、果桑,那是蚕宝宝赖以生存的食物,也是桑梓苑独有的景致。

图为实践队队员观察三龄蚕宝宝。 祁海菁 供图

深谈传承叹不易

在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丝绸的制作工艺,并给实践队员提供了一些材料和道具。实践团队学会了用丝线进行织锦,并亲手制作了一个小的丝绸制品。虽然手艺并不精湛,但是这个亲手制作的丝绸制品对实践团队意义重大。它不仅仅是一个手工制品,更是实践团对苏州丝绸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体验。

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以及收听解说音频团队对丝绸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当站在展厅中,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展现在眼前的是代表中国最高织造技艺的宋锦小花楼织机和五彩漳缎大花楼织机。坐在机坑潭内的织花工脚踏竹竿,与挽花工上下呼应后抛梭引纬,机杼声声不绝于耳,精湛的丝织技艺在此得以传承和保护。实践队长王一凡感叹到:"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事业也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人们的文化需求标准也越来越高,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发扬却面临着宣传形式单一、技术落后、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目前非遗传承保护依然处于初级阶段。"

图为实践队队员观察挽花工序。 祁海菁 供图

三叹之后众集思

2023年7月17日,实践团队以参观学习的方式完成实践,经过七天实践后,立刻展开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于非遗传承的认知,团队成员制作了调查问卷,并于实践全过程中持续发放,在实践后期将问卷数据整理汇总,运用效度检验等方法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总结出能够解决非遗当前面临问题的有效路径,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言献策。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苏州丝绸博物馆非遗厅合影。 纪嘉雯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70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消防连万家,平安你我他

消防进家园,平安到永远,做好消防工作,全家幸福快乐。消防演练可以加强应急演练,增强应急意识,提升应急能力。在社区大范围内举行消防演习,就是要大家具有居安思危的警觉心,真正遇……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时间——做好消防工作,全家幸福快乐

消防是指消除隐患,预防火灾。消防演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人们的安全防火意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掌握火灾的处理流程,以及提升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协调配合能力,增加人员在火中互救、……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泱泱国风。没有传统的延续,便没有如今的灿烂的文化之光,而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所以华夏儿女要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老年群体,建设和谐乡村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重,并带来了很多关于养老的问题,而农村作为我国的主要社会人群,在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上都高于城镇人口,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也更加突出,目前所建立……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21日电(通讯员梁瑞晨)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进行文化生活方面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公众的生活内容,而且可以培养与公众的良好……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公益有起点,爱心无终点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1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公益活动人人参与,奉献爱心从我做起。公益活动体现了人们助人为乐的品质,促进社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等,为延续中国……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点滴汇心海,真情暖人间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1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做爱心公益活动,就是对中华优良传统的传承,每一份公益活动都有其价值所在,这些价值是在自己在得到快乐的时候,也帮助了别人,所以做爱心公益……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在活动,助力疫情大防控

中国青年网聊城7月2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又需要持久坚持的工作,必须要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为避免疫情的再次袭来,团队队员决定助力疫情防……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读《朝花夕拾》后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但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万万不可忘记,先进的思想才是唯一能够帮助我们人生之船前进的帆。当代社会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切发展活动的指导…
提高防诈骗意识,守住自己钱袋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许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和通信技术实施违法犯罪,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违法犯罪的一种典型,还有刷单诈骗、高额借贷等等方式,诈骗手段花样百出,案件涉及领域较广,令人防不胜防。…
常州工学院“遇见姑苏,遇见非遗”小队暑期社会实践感悟收获
2023年7月10日至7月17日,常州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遇见姑苏、遇见非遗”实践团队于苏州市姑苏区苏州丝绸博物馆以参观学习的方式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中国是世界丝绸文明的发源地。公元前四、五世纪开始,绚…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
广东医学子三下乡:纸上绘游鱼,领略不一样的非遗文化
大学生网报遂溪8.16日电(通讯员:李依玲)为助力省级非遗——北坡游鱼的的宣传,探索更为有效的宣传模式。2023年7月14日,广东医科大学寻港志愿服务队联合北坡镇儒文艺术机构开展游鱼主题绘画活动,在活动过程…
携手保护海洋,拥抱蓝色家园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明确了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要兼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可见我国在认识到海洋…
传承高西沟精神,探索未来新道路
2023年7月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红色文化领新航,绿色生态赋新能”项目团队一行人来到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为学习和传承高西沟村精神,队员们到高西沟村进行调研和考察。米脂县高西沟村党支…
参观社区工作 学习为民思想
大学生网报菏泽7月23日电(通讯员王竟祺)为更好了解社区工作以及社区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的辛苦,曲阜师范大学“践行红色初心,共铸时代之梦”实践队前往菏泽市东明县渔沃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参观社区工作…
弘扬齐韵文化,推动双创进程——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暑期社会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德州8月8日电(通讯员:邹心语)齐文化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富民强国、务实创新、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与当今时代精神高度契合。在此背景下,为深入了解齐…
追寻红色印记 永续红色血脉
7月20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红色文化领新航,绿色生态赋新能”项目团队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村调研考察,采访杨家沟村村民,参观革命旧址和革命纪念馆,寻找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