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学子三下乡: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红色荣光
为了深入学习革命传统文化,继承社会主义红色精神,8月19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气221班返家乡调研团队”来到湖北省武汉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和烈士陵园,以及湖北省博物馆,增强对革命历史的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缅怀烈士们的丰功伟绩,弘扬红色精神。
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故此,在这个假期,我来到了湖北武汉,感受这座拥有这红色精神的城市。
首先,我去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我迈进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巨大的红色革命旗帜。旗帜上鲜艳的红色仿佛在向我诉说着革命的烈火和激情。我不禁心生敬畏之情,因为这里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催生之地。我步入展厅,第一眼是一幅巨幅的油画,画中,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们手拉手、肩并肩,站在正义与进步的一方,他们的目光中透露出对自由和民主的渴望。我不禁陷入了深思,那些年轻的志士们,为了理想和民族的复兴,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中。后来,我进入了一个个展厅,里面展示着辛亥革命的历史珍贵文物和照片。每一件文物都如实地记录着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另外一个展厅中陈列着一面损坏的革命挂历,挂历上的画面已经有些斑驳,但仍然能看出当年的革命情景。我敬佩曾经英勇战斗在前线的革命者,他们捧着这样的挂历,时刻提醒自己要牢记革命的初心,坚定不移地为民族复兴而奋斗。在参观馆中,我仿佛穿越到了辛亥革命的那个时代,亲眼目睹了壮丽的革命场景。无论是那些具有革命精神的文物还是那些勇敢无畏的先烈们的事迹,都深深震撼着我。我深刻感受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是中国民族复兴的重要起点。
后面,我还参观了烈士陵园,武昌街道口洪山南坡。陵园内长眠着191位叶挺独立团的将士,他们在1926年9月北伐军攻打武昌城的激烈战斗中壮烈牺牲。进大门20米处有一座高大的牌坊,横额刻有邓小平题写的“独立团烈士陵园”7个金光大字,顶部是深蓝色琉璃瓦坊帽。纪念碑碑高12米,宽2.7米,正面镌刻徐向前题写的“北伐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碑座嵌有大理石碑记,介绍叶挺独立团成立的时间、地点和官兵的政治面貌,记载了他们的赫赫战功。这里还有独立团一营营长曹渊的半身铜像和徐向前元帅题写“曹渊烈士纪念碑”碑名的曹渊烈士纪念碑,介绍曹渊生平的大理石碑记引人注目。青石墓碑前栽有191棵水杉,象征着191位烈士的英灵。
我还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
红色基因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和实践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湖北省博物馆,我看到了许多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湖北省的革命斗争历程的珍贵文物和图片。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示了湖北人民为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历史。红色基因的传承不仅代表着过去的光辉,更具有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力量。
走进红色文化的殿堂,感受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探寻其中蕴藏的珍贵思想和精神力量。红色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实践和行动的指引,它承载着我们热爱和追求公平正义的信念,激励着我们团结奋斗、不断前行。回望历史,我们看到了屈辱和苦难,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勇往直前、浴血奋战,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斗争。红色文化不仅是对这段英雄史诗的铭记,更是对那个时代精神的传承,让我们牢记历史的教训,激励我们在今天的奋斗中继续高歌猛进。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那份红色基因,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历程,共同探讨红色文化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示与引领。让我们携起手来,传承红色基因,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和谐家园共同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72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