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传承红军精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追回忆·传精神”暑期实践队赴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皖南红军总医院旧址开展实践。我们在当地党组织成员的陪同下参观了皖南红军总医院纪念馆,并对周边村民进行了走访。了解了当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受当地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皖南红军总医院位于石台县七都镇新棚村,其地处皖南山区腹地。七都镇是皖南著名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境内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中华苏维埃时期,七都地区是方志敏指示建立的皖南革命根据地(皖南苏维埃政府)的重点区域之一,皖南红军总医院是皖南苏维埃政府主席宁春生指示建立的。它是皖南苏维埃政府的下属机构之一。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太平谭家桥战役失利后,曾经在此运动、战斗、休整。尤其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到来时将谭家桥战役中受伤的300多名伤病员(其中重伤员130多名)交给新棚皖南红军总医院治疗。医院在设备简陋、药品缺乏的艰苦条件下,为红军游击队和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伤员疗伤,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战斗力。
为纪念这段光荣历史,七都镇在新棚村建立了皖南红军总医院纪念馆。该纪念馆撷取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期间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以详实的史料、珍贵的文物、独特的视角,集中展现新棚皖南红军总医院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里,一大批革命志士在石台七都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为挽救民族危亡、谋求人民幸福,用鲜血和生命书谱写出一曲悲壮的史诗。纪念馆中当年红军遗物及医院的原始物件以及200余件文献、文物、图片一一陈列展示,让人触摸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感受一次触及心灵的红色教育。
一进入新棚村就能感受到了浓浓的红色气息,村里的墙上涂绘着红军革命主题的壁画,还有大大的“红色精神代代传”以及“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字样。另外纪念馆前还有一座满是红色五角星的小桥。
穿过小桥,我们就来到了纪念馆面前。纪念馆的风格比较古朴,旁边有一个会议厅,用于为参观团讲解医院过往。我们到达时,纪念馆的门是锁上的,在咨询过附近村民后找到了场馆负责人的电话。拨打过去后对方很积极地过来为我们打开了场馆的大门,并为我们提供了讲解服务。
进入大门,两侧排放着与皖南红军总医院相关革命先烈的介绍,正前方就是场馆的主体,一个两层的中式阁楼。一楼是关于皖南红军总医院的图文介绍馆,门前的大屏播放着视频讲解,大屏后方有一个栩栩如生的蜡像,生动地还原了革命年代医院医生救治伤员的景象。
场馆二楼成列着革命文物,包括革命战士们使用过的武器和衣物以及一些留存下来的草药。二楼展厅中央伫立着四尊革命战士的铜像,战斗姿态生动形象,让人一眼就回到了那个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
参观完毕,负责人热情地向我们告别,显然对于这个半与世隔绝的小山村来说,我们的到来带来了一丝活力。事实的确如此,皖南红军总医院旧址地处大山之中,十分偏僻,几乎没有通向此地的公共交通。这与石台县的交通发展状况有关,石台的公交线路十分有限,更别提到达此地的专线。我们是在石台客运总站搭乘包车才得以前往,根据司机所言,一天只有一两班车往返新棚村和石台城区,想去参观纪念馆基本只能包车,而即使是客运总站距离新棚村也有四十多公里,这使得想要去参观纪念馆的成本很高,尤其是对石台以外的人来说。除了距离原因,皖南红军总医院的地理位置也是鲜有人至的一大因素。在建立之初,考虑到隐蔽因素,皖南红军总医院建在了深山之中,即使是在现代技术修整了道路的情况下,通往旧址的道路如果不是当地人的情况下也十分难走,最后的十几公里全是盘山的崎岖狭道,这使得一般人想要独自前往也寸步难行。还有一个因素是对此地的宣传很不到位,作为土生土长的池州人,我此前对于此地闻所未闻。除了学校组织,基本没有人会到这里参观。这也是纪念馆平时都是关着门的原因。从负责人的口中我们了解到,纪念馆的月参观人数不到三十,有的时候甚至一整个月都没有外来人员参观。由此可见,这方面的宣传任重道远。
最后,令人惋惜的是,村里的最后一位革命前辈已于四年前病逝。在此,我和我们团队向革命前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为中国以及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挥洒热血。
此行我和我的团队感悟良多,我们深深被前辈们的精神感动,感慨于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并且愈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盛世。吾辈当自强不息,传承红色精神,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74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