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保护“母亲河”活动号召,通过黄河生态环保科普的活动,使大众了解黄河治理的措施、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切实有效的方法,鼓励全民参与黄河保护,推动黄河流域绿色发展。7月26日和27日,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豫引九曲黄河情”实践团先后前往河南郑州黄河模型基地,黄河博物馆,洛阳嵩县小浪底枢纽景区进行“三下乡”暑期实践,向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迈进。
实地调研水利成果,聚焦黄河生态安全
“善为国者必善治水”。当代中国在大江河流治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黄河水生态环境治理更是取得巨大成就。7月26日上午,实践团队员赴郑州市“模型黄河”试验基地,详细了解河流分水闸在调水,灌溉,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参观黄河中下游堤坝和悬河模型过程中,屈博士重点向实践团队员介绍河流两岸的“坝垛”工程整治措施,通过拦截及增大水摩擦加深河道,黄河下游水患得到了基本的控制,黄河典型“地上悬河”问题得到很大改善。通过采访,实践团队员了解了生态水体的治理措施,深刻体会到黄河治理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黄河治理工程的伟大成就。
紧跟时代需求,发挥专业优势。地学院黄河科普专项实践团队员认识到遵循客观规律是前提,将社会所需和自身所学相结合是必然趋势。为了了解水利单位用人需求及发展趋势,实践团队员与黄河水利委员会河海毕业生深入交流,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以数据化信息化显现,明确自身方向,深入基层,发挥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黄河节点工程
学习黄河历史底蕴,传承生态文化之路
黄河是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难度最大、水害严重的河流之一。7月26日下午,在郑州市黄河博物馆,实践团队员深刻体会到黄河治理艰辛历程。针对现今黄河生态,队员们重点把握“黄河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加剧,河道形态恶化”三个主线,向参观群众普及生态环保的现实意义,深入调研黄河生态修复工程影响和黄河生态环境变迁历程,领悟黄河生态对于华北地区乃至中国的重要意义。党和国家把这项工作作为治国兴邦的大事来抓,经过一代接一代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黄河治理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肩上责任重大,为之付出的努力也更大。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围绕“黄河历代治理历程”“黄河生态流域变化”“革命纪念专列”“黄河生态志愿讲解”“数字技术与信息化改革”五个板块,进行交流讲解,深入其中,坚定了团队目标,进一步增进了水利曲折辉煌的发展历程的了解。
图为志愿者为团队成员讲解黄河文化
丈量绿水青山,助推黄河持续动能
黄河小浪底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重要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实践团来到嵩县小浪底枢纽区实地考察,对枢纽整体发展规划和实地运作进行调研,了解泄洪,泥沙监测,雨水预测预报最新治理技术,切实感受黄河之水魅力,在实践中践行理念。对于大学生而言,守好黄河流域的关键节点,知之深,信之笃,行之实,为黄河流域的发展尽心尽力。实践团从群众访谈中了解到,公众保护黄河生态意识不强,治理好黄河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黄河历史、黄河治理到黄河的利用与保护,必须形成一整套、一系列的黄河流域计划。
图为成员分发自制宣传册
7月27日,通过小浪底枢纽区以趣味知识有奖竞答方式,让游客参与其中,调动游客积极性,分别对黄河汛期,水体污染治理,黄河动植物保护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向游客细致科普讲解。实践团引导小朋友们了解黄河爱护黄河,通过手工扇画方式,激发学习黄河知识兴趣,提高环保意识,扩大受众群体,提高宣讲影响力度。此外,基于教育宣讲和问卷调查情况,实践团总结反思问题并修改实践方案,及时反馈,为小浪底枢纽中心日后宣讲提供借鉴经验。
图为群众在团队成员帮助下进行知识竞答
结束实践旅途后,实践团成员感受颇深,队员王佳良在实践感悟中写到“团队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将自己的所学所想运用、行动起来去保护自己的母亲河,成就感无与伦比”,她始终认为大学生应该怀有赤子之心,从每一个小实践做起,真真正正的从社会实践中汲取知识继而反哺社会。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黄科院工作人员合影
团队成员作为河海水之子,应当贯彻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此次暑期实践中队员们发挥自身才干,用心丈量祖国土地,日后河海青年将把黄河精神铭记于心,践行于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76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