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处秦巴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差异明显,降雨频繁,人类活动强度较高,是陕西省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其中汉中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占全市总面积的94.7%,地质灾害多发易发。为推动乡村振兴,同时结合自身专业助力南郑县生态治理、灾害防治、乡村发展,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岭南先锋,秦岭生态”秦岭南麓地质灾害调研队于2023年7月24日赴汉中市南郑县汉坪村开展了为期2天的地质灾害调研。
活动开展前,制定调研计划
2023年7月23日,秦岭南麓地质灾害调研队陕西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郭鸿的带领下召开调研前期商讨会。会上,鉴于汉中市地质灾害防护需求及实践团成员自身学科专业,郭老师协团队成员共同确定本次实践地点为汉中市泥石流多发地——南郑县汉坪村,并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制定调研计划,以保证调研任务顺利进行。同时,郭老师指出本次调研重点为深入学习地质灾害防护措施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结合专业思考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在发展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会议期间,实践队成员斗志昂扬,期望能为汉中市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活动进行中,开展调研计划
2023年7月24日实践队正式开展了为期2天的地质灾害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从汉坪村出发前往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点,途中郭老师通过互动问答的方法,对灾害点破坏状况、沿途地质现象、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地质灾害防护措施及其优缺点做出提问和专业的讲解,实践队员认真观察、相互探讨、仔细分析,并每晚进行当日调研总结及个人心得交流,在老师的指点下完成调研报告的撰写,以期为汉中市灾害防治出一份力。
同时,实践队对当地村民进行了采访。在走访途中实践队员分别在街道处张贴地质灾害科普海报,在发现村中多数老人、儿童的地质灾害相关知识相对匮乏时,积极对其进行地质灾害基础知识讲解。
图为实践队员张贴地质灾害宣传海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文阳 摄
“以前泥石流一下来压倒大片庄稼,房子也冲毁了,”村民表示,“现在修了导流渠,庄稼就不遭殃了。”
图为受灾房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悦 摄
经实践队了解,国家对受灾群众的灾后补助等政策得到了良好的落实,做到了“有损失就有补助”,灾害发生后,政府部门能及时进行人员撤离和安置。住在村口处的刘大爷表示,近年来随着泥石流防治工程顺利完工和村民之间的相互协同下,灾害平均损失率和人员伤亡率显著降低。“下大雨前手机上有短信通知,广播也通知呢,要是下暴雨,村干部带着我们撤离嘞。”
实践队员深感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危害,更加坚定了青年人就要“自讨苦吃”,尽快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注入青春力量。
深入了解,走访地质大队
2023年7月26日,为深入了解陕西省汉中市灾害防治体系和汉中市生态环境,实践队前往汉中市地质大队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围绕汉中市地质灾害类型及当地灾害防治成果。
“汉中山脉表层岩体大多为风化花岗岩,受降雨和自身工程性质影响,滑坡、泥石流频发,”汉中地质大队副队长辛晖表示,为此,汉中市坚持在每轮降雨前进行“针对性部署”,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同时建立了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队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支队进一步来强化和落实地质灾害各项防治措施。
访谈结束后,实践队员向汉中地质大队领导提交调研报告,认真听取领导对此次调研的建议,并对南郑县生态治理和发展方向进行交流。实践队员深感国家和政府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不易,期望能早日投身在灾害防治和生态治理工程的实践中。
图为汉中市地质大队领导与实践队开展交流座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文阳 摄
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辛晖表示:“生态治理任重而道远,同学们要把握青春 ,勇当生态保护先锋,为祖国出一份力。”
图为指导老师郭鸿与实践队员到达灾害点后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文阳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79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