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消息 通讯员叶嘉立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党员先锋实践队在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红卫路街残疾人阳光家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已持续三天。秉持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助力残障人士阳光同行的理念,实践队成员们为社区的残障人士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手工课程。
彩线交织,巧手结绳
“上古结绳而治”,为发扬传统历史文化与锻炼同学们的动手协调能力,韦霞带来了五彩的编绳课。课程围绕绳结的历史与发展展开,同学们对课程都有较高的兴趣,积极互动,课堂氛围活跃。韦霞给大家分发了色彩鲜艳的绳子,传授编织手绳的方法。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踊跃,在实践队队员们的协助下,每个人都完成了独一无二的手绳、挂件。课下,同学们表达了对结绳课的喜爱,这节课既让大家了解了结绳的有关知识,又能制作出精美的饰品,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收获成就感。通过这次协作,党员先锋实践队的成员和阳光家园的残障人士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互相之间的信任加深。
珠连结心,文韵相传
串珠的历史悠久,原始社会的兽骨贝壳项链、商周时期的玉石手串……随着时间的推移,工艺不断发展、材料不断丰富、串珠技艺也在传承中创新。宋易恬的串珠课堂以生动风趣的讲解和自主创作相结合,残障人士们在党员先锋实践队成员的帮助下选取自己喜欢的珠子,结合自己的想法加以排列和串联,制作专属的手链、项链等饰品。完成作品的创作后,同学们戴上自己串好的饰品,相互欣赏交流,脸上洋溢着快乐幸福的笑容。阳光家园的负责人朱明霞表示:“这样轻松趣味的课程不仅能锻炼残障人士的动手能力,而且蕴含文化底蕴,能让大家听到历史故事。”
纸意知情,暖流翩翩
纸,既是文字的载体,又可以自成一门艺术。折纸作为起源于我国民间的传统艺术,在与现代艺术的碰撞过程中不断衍生出新的形式,广为流传。郭雅婧在第三天上午为残障人士们带来了趣味折纸课。首先,郭雅婧简要向同学们讲解了造纸术的起源与纸的制作过程,中华文化为折纸这项锻炼手脑协调能力的活动增添了文化底色。随后,她介绍了几种折纸里常见的方法并一一演示,同学们在队员们的带领下不断尝试。在掌握了基本折法后,同学们和实践队成员携手完成了蝴蝶、爱心等趣味折纸。除此之外,郭雅婧还鼓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将小小的纸赋予灵感、赋予生命力,制作出一件件艺术品。
中华传统文化是瑰丽的宝藏。在注重传承与发展的当下,党员先锋实践队队员们尽自己的一份力,在向社区残障人士传授中华传统民间文化的同时,引领切身他们感受文化创作的魅力与精神,普及并促进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与思考。在传承中华文化的路上,党员先锋实践队将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全力以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82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