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7月12日,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苏”写遗风古韵,踏寻文脉新篇——“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足迹”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赴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厉兵秣马,蓄势待发
实践团于7月1日召开了线下会议,对此次社会实践的行程规划和实践内容做了初步的探讨和规划,并在会议上指出出行安全问题的相关注意事项。实践团于7月2日开展线上会议探讨问卷和访谈的具体维度和问题。讨论会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各成员集思广益、踊跃发言,从历史文化、经济、社会三个维度出发,针对本地人和外地游客不同的客观情况,最终形成了多维度、多主体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马克思主义学院于7月5日上午举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菲在出征仪式上发表讲话,重点强调了各团队实践出行调研的安全问题,并预祝各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本实践团在学院出征仪式结束后,为进一步细化组织各成员的职责分工开展线上会议,并再次强调出行安全问题。
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成都理工大学 江晓宇 摄
齐心协力,开启征程
7月7日上午,所有团队成员在成都理工大学西门集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一同前往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此项目开展之前,团队部分成员已经去三苏祠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当地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且成员有丰富田野的调查经验和详尽的调查资料。因此团队分成两个小队,其中一个小队由未参加过实地调研的同学组成。该小组负责参观三苏祠,并结合前期的资料对三苏祠的建筑特征、主要展览、主要景点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另一个团队由前期参加过实地调研的同学组成,主要负责三苏祠纪念馆及周边环境如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配套设施等方面的考察和研究。
图为实践团在三苏祠内参观学习。成都理工大学 杨嘉荣 供图
图为实践团在三苏祠内。成都理工大学 杨嘉荣 供图
为了对三苏祠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社会经济效益开展充分的评价和探索。团队成员分为不同的小组,按特定比例对景区工作人员、本地居民、参观结束的游客(含团建学习的单位)、周边商户(含旅行社、餐饮店、商店、奶茶店等)进行了问卷调查。
图为团队成员为三苏祠工作人员发放问卷。成都理工大学 陈小园 摄
图为当地居民填写问卷。成都理工大学 陈小园 摄
团队成员分别对外地游客、本地居民和周边商户进行了现场访谈。其中一位受访者是一位来自北京的女士。通过访谈了解到,她是带着上小学的孩子来参观游览的。“苏轼、苏洵、苏辙作为唐宋八大家中非常著名的文人,他们为后人创作了许多文明瑰宝,想带着孩子来看看他们曾经居住的地方,感受下三苏文化的现实魅力,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还有一位受访者是本地的商户,关于三苏祠对周边商户的影响的问题,她说道:“现在很多游客都是组团来学习团建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基本上消费集中在周边特产店和奶茶小吃店,在茶叶店消费的人群很有限”。
图为当地居民接受访谈。成都理工大学 江晓宇 摄
图为当地商户填写问卷并接受访谈。成都理工大学 陈小园 摄
本次三下乡活动旨在调查对三苏祠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社会经济效益开展评价和探索,搜集有关材料作为形成最终调研报告的支撑性材料。项目将采取调查问卷、深度访谈、应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紧密结合,具体探讨并选择评价指标,逐步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次体系运用于三苏祠开展实证分析最终为三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三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璀璨明珠的一部分。通过深入学习、宣传三苏文化,有助于挖掘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图为实践团在三苏祠纪念馆合影留念。成都理工大学 陈小园 供图
图为实践团在三苏祠馆合影留念。成都理工大学 陈小园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82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