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全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这里有着丰富的羌族文化, 被誉为中国大禹文化之乡、中国羌绣之乡、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基地。然后这样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县城却在汶川地震中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民生、城建、文化等方面都受损严重,令举国人民悲痛不已。
基于此,东南大学“寻羌·新生”社会实践团队旨在挖掘汶川地震给北川县在各个方面尤其是羌族文化带来的打击,并探索羌族文化在震后的修复、振兴过程,深入了解别具特色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以宣传。期许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汶川地震得到铭记,让羌族文化得到更广泛的知名度。
一、前期准备
团队前期发布了一项调查问卷,填写总数共455份。调查了人们对于北川地震、羌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了解了各年龄段群体更偏爱的信息接收方式和平台。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实地考察方案和调查结果宣传方案。
二、汶川地震
2023年6月30日,团队前往北川文化馆、北川图书馆、北川幸福馆,参观展览、阅读相关馆藏资料,了解了汶川地震在各个方面对北川带来的伤害和损失,也了解了北川在地震中的抢险救灾和修复转移的过程,对北川在地震中的遭遇有了深刻的了解。
2008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地震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中国25个省(区、市)有明显震感。根据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总述大事记》,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伤亡人数达46万余人、还有近200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汶川地震造成大量羌族人口的伤亡, 对羌族人口从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等各方面都造成重大影响, 进而影响羌民族以及古老珍贵的羌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此外,北川县许多古城墙、众多遗迹、文化遗址、羌族古碉楼、羌寨都遭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羌族民居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还有那些散落在乡野村寨没有引起人们关注的文化也必然在地震中受到破坏甚至消失。
团队前往了老北川地震遗址,亲身体会地震灾害带来的悲痛与震撼。并拍摄了大量遗址的照片,制作成了摄影集。
2008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地震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中国25个省(区、市)有明显震感。根据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总述大事记》,截至2008年9月25日,5·12汶川地震伤亡人数达46万余人、还有近200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汶川地震造成大量羌族人口的伤亡, 对羌族人口从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等各方面都造成重大影响, 进而影响羌民族以及古老珍贵的羌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此外,北川县许多古城墙、众多遗迹、文化遗址、羌族古碉楼、羌寨都遭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羌族民居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还有那些散落在乡野村寨没有引起人们关注的文化也必然在地震中受到破坏甚至消失。
团队前往了老北川地震遗址,亲身体会地震灾害带来的悲痛与震撼。并拍摄了大量遗址的照片,制作成了摄影集。
三、羌笛
羌笛是中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全唐诗900卷,与“羌笛”相关的竟有371首。
黄景何是北川唯一的羌笛演奏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北川羌笛演奏技艺作出了诸多贡献。团队与黄景何老师预约时间,展开了一次简短的采访。
提问:黄老师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羌笛的呢?
黄景何:第一次接触羌笛学习羌笛实在2004年的冬天,然后第一次登上舞台是在2005年,之前都是自己练习。从学习羌笛到现在已经有19年的时间了
提问:那羌笛的历史和由来是什么,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黄景何:羌笛据说最早是在秦汉时期,由一名在外打仗戍边的将军发明的。羌笛发明最初主要是寄寓一种相思之情,因为战士们因为战争常年在外,难免会生出思乡之情。羌笛制作呢最开始是四孔,逐渐演变成五孔,然后到了近代是六孔。前些年一个专门研究羌笛的机构将羌笛制作成了七孔。
提问:羌笛现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呢,您对羌笛今后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吗
黄景何:羌笛他的音调不像现在的一些主流乐器,所以羌笛很少和其他乐器一起合奏,一般都是独奏。那么独奏就很局限于他的流传性,需要被大众认可。现在羌笛的演奏对象基本上都是从事文化的工作者,他们都是了解羌笛背后的文化,认可羌笛价值的一部分人。但如果我们在很商业化的场所去演奏羌笛,当羌笛一上场台下的观众立马就走了。我认为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把羌笛的原生态和原始演奏技艺,以及一些曲谱,完好地保存下来并传承。后来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慢慢地去创新,让更多人了解羌笛,感受到羌笛的魅力。
刘老师是北川返乡的一批新青年。刘老师是北川县本地人,自幼便开始学习羌笛,黄景何老师就是他的老师。当一同学习羌笛的伙伴纷纷放弃学习羌笛,刘老师凭借对羌笛的喜爱坚持了下来。“我认为羌笛是一个很优美的乐器,同时也代表着我们的羌族文化,我觉得学羌笛、吹羌笛是一件非常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一件事。”凭借乐器特长,刘老师在大学期间就组建乐队在全国许多地方演出。当毕业乐队解散后,刘老师返回故乡成为了华音艺术的一位音乐老师。同时他还再次组建了一批来自北川本地的乐队,创作了许多和羌族文化有关的原创歌曲。刘老师还于今年在北川最热闹的商业街巴拿恰开创了一个以羌族文化为基调的乐队驻场酒吧“羌调”,刘老师的乐队每晚都于舞台前送上歌曲表演,将羌族文化元素和现代音乐结合的美妙音乐奉献给每一个人,唱出新时代北川青年的心声。他们的原创歌曲《在世界行走,为北川停留》打动了很多人。
四
、羌族草编
在我国灿烂辉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朵面临凋零的民族之花——羌族草编制作工艺。羌族草编作为流传在羌族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羌族祖先大禹时期。大禹治水时,脚穿的草鞋、头戴的斗笠、身披的蓑衣以及用来装土石的竹筐、跨涧过江用的溜索等物品,都是羌族草编早期的代表性物件。在羌族悠久的历史中,草编一直伴随羌族人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因为羌族没有文字,关于羌族草编技艺的发展沿革、传承谱系等,只能靠口耳相传,所以而今难以查找到比较翔实的文献记载,只能从民间传说、羌族老人的回忆中去追溯。
团队前往了北川县草编传习基地,展开了一系列以草编为主题的活动。
团队首先参观了草编传习基地和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欣赏了许多草编成品并进行拍摄。草编作品栩栩如生,给团队成员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东南大学寻羌·新生团队与西南石油大学禹羌绳迹团队合作,在草编传习基地向草编非遗传承人学习共同学习草编的知识并制作草编,由简单到复杂,亲身体会草编的制作过程,感受草编的魅力。
东南大学寻羌·新生团队、西南石油大学禹羌绳迹团队、西南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团队三队合作,与北川启智新公益“北川公益行”项目的负责人沟通合作,作为志愿者共同组织参与了7月1日上午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羌山学子与留学生非遗文化交流会”活动。各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在北川县社会实践基地协助草编非遗传承人为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呈现一堂关于草编的交流课。课上非遗传承人作为老师教授草编的历史、知识,并手把手教留学生们如何制作草编。团队成员协助分发草编制作材料、与留学生沟通、完成拍摄任务。该活动令团队成员和留学生们受益匪浅,以小见大,为草编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团队在下午和羌族草编非遗传承人蒋天霞老师预约了采访时间,和蒋老师沟通交流,询问了羌族草编的制作过程、发展情况和带动就业的影响,加深了对草编文化的理解。
蒋天霞:我是草编非遗传承人蒋天霞,从事草编行业已经有十多年了,同时我也是一名政协委员,在去年获得了北川工匠
提问:老师能简单介绍一些这个残疾人文化创意中心吗
蒋天霞:最开始是汶川地震让很多人都变成了残疾人。地震之后,本来人们就不好找工作,就更不说残疾人了。但是通过我们草编基地的培训,就能解决很多的就业问题。他们可以在家自己制作草编,我们就定期上门收货。我们也在不断去学校授课,像大学啊,中学啊,小学啊,我们都在上课。趁着非遗进校园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学习非遗,然后加入我们非遗的团队里来。
提问:那5.12地震对草编文身的文化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蒋天霞:首先是它造成了很多人的伤亡,有很多老年的非遗传承人都去世了。然后是原材料的影响,即使现在我们也面临着原材料短缺的问题。特别是之前疫情,我们的产业中断了一部分时间。去年我们接纳的学生有上万人,每年我们会培训至少几千人的居家劳动力。因为我们草编的原材料是棕榈叶,棕榈叶的韧性特别好而且抗腐蚀。但棕榈叶一个月只能采一次,一年也就采十二次,所以原材料很短缺。地震对我们树木的损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现在的原材料采集地主要在北川,北川就是这点好,山上有很多树,我们就会去采,再带回来处理。
提问:经过地震以后,我们的草编文化是如何一步步重建的呢
蒋天霞:首先是我们草编基地自己的一些推广,举办了很多活动作为推广。再加上我们在学校上课,对很多学生有推广,让很多人慢慢喜欢上草编。我们虽然是传承草编,但是我们也要加入很多不同的元素。就像很多很多的文创产品,花瓶啊,耳环啊,不但有传承,也加入了我们一些新的想法去创新。
提问:那老师从事草编这么多年,会觉得辛苦吗,是什么让您坚持下来了呢
蒋天霞:累,肯定累。但是坚持下来首先是喜欢。就像我们草编,你首先要坐得住,静得下来,才能够坚持。我们有很多人开始是很喜欢,但是让他长期做这个,他就坚持不了。你必须要喜欢,也要坐得住,因为从事草编工作就是日复一日天天这样。
提问:草编工作者的工作是怎样的呢
蒋天霞:我们有自己的公司,有自己的学校,有自己的基地,去年在全国评选中也是获得了优秀案例。我们北川草编事业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学校就是培训一些草编传承人,公司就承担着销售任务,基地负责加工,形成一个产业链。我们是全国残疾人文化产业基地,也是全国十佳研学基地。
五、羌绣
为了了解更多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队前往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和北川县文化馆收集资料,将重心放在北川羌绣上进一步调研。
羌族刺绣是流行于四川等地羌民族聚居区的一种传统刺绣艺术,羌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古老羌族器具上的简单纹饰、几何图形,被广泛地运用于羌人的日常生活中。自从羌族人具有了织麻和彩陶技艺后,就随之产生了刺绣服饰工艺。羌绣制品以花围腰和云云鞋为代表,所绣图案多呈几何形状,构图严谨,组织匀整,装饰性很强。其色彩爽丽明快,以黑白为多,而挑花和纳花上的设色绚丽夺目,宛若五彩霓虹。2008年6月7日,羌族刺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15日,羌族刺绣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团队前往北川云云羌和禹羌服饰进行实地探访,现场感受到了羌绣的美丽以及羌绣运用在多种服饰、日用品上的奇妙碰撞。团队与禹羌服饰的非遗传承人一同探讨羌绣的制作手法,以及拓展羌绣应用的方法。非遗传承人对羌绣服饰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期待。
六、团队成果
团队创建了寻羌之旅公众号,发布原创文章,分享在北川之旅中汲取的知识和收货,记录事件日志,积极宣传羌族文化。相关文章也在知乎同步发布。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团队成员携带摄像机、录音猪笼、稳定器等专业设备录制视频素材,后期精心剪辑为纪录片,发布在各个平台。
寻羌·新生团队在此次北川之旅对汶川地震和羌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羌族民族历史悠长,有着丰富瑰丽的民族文化,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云上之星熠熠生辉。
北川作为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区域,在民生、经济、城建等方面都受到了沉痛的打击,令全国人民悲痛不已。羌族文化也在此次地震中备受打击,保护和传承一度遭遇严峻的挑战。好在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举国上下高度重视,抢险救灾、文化保护的措施接踵而至。被破坏的县城很快被修复和转移,羌族文化也在一步步走向复兴。
寻羌·新生团队走进北川,体会到羌笛、草编、羌绣……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散发的独特魅力。团队成员聆听一个个非遗传承人和非遗文化的故事,称赞他们的高超技艺,感动他们的不断坚守。寻羌·新生团队在寻羌之旅中受益匪浅,也希望通过团队的微薄之力,为北川羌族文化的传播助一份力,让更多人体会到羌族文化的美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83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