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湛科学子,三下乡:设计赋能创新,蒲草助力振兴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湛江科技学院美术

湛科学子,三下乡:设计赋能创新,蒲草助力振兴

中国青年网湛江7月24日电(通讯员王婷媛 林美欣 欧泽巧)7月9日,湛江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蒲草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进行对蒲草编织技艺的调研与对蒲草编织技艺传承人徐少文老师进行采访交流,一起探讨蒲草编织文化,积极响应振兴乡村的号令,为宣传蒲草文化贡献力量。

参观蒲织工艺厂,蒲草助力振兴

7月9日上午,由指导老师石云带领“蒲草筑梦”队分别来到一山编织厂与粤恒工艺厂进行了调查采访。据了解,这两间工厂的共同点都是以外贸订单作为主线,形成工厂—农户—工厂—外贸公司的产业链,其蒲织产品类型单一,做工时间长为此其价格一直受到很大的争议。现如今社会处于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发展状态,再加上经过新冠疫情的洗礼,厂内囤积着大量的蒲草编织产品销售不出,工厂也将面临倒闭,这使得蒲织经营经验丰富的厂长也束手无策。因此蒲草编织行业发展任重道远。

(图为工厂蒲草编织产品堆积现状)

“以前蒲草经济好的时候,每年的外贸订单大约有200万的销售量,但是现在蒲草经济不如以前好了。”一山编织厂厂长感叹说到。根据调查结果,“蒲草筑梦”实践队成员们立马做出有效方案,助力蒲草编织行业发展。

采访蒲织非遗传承人,激发产品设计新创意

据了解,蒲草编制技艺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太平镇上家家户户不仅种有蒲草、熟练的掌握蒲草编制技艺,而且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也依赖于蒲草编制。此外,更有一大批年轻学子想要了解并学会这项传统编制技艺。其中,以徐少文老师为当地蒲草编制技艺年长一辈为代表。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徐少文老师)

7月9日下午,“蒲草筑梦”实践队成员来到蒲草编织技艺传承人徐少文老师的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地蒲草编织而成的各式各样的产品。再往上看是一墙用蒲草编织而成的“瓷砖”,将整间工厂装饰的别有一番韵味,极具当地特色。徐老师说自己用蒲草编制“瓷砖”比真正的瓷砖更好看更精致。采访的成员们和老师围坐一团,老师向成员们介绍了蒲草编织技艺的历史由来,还有蒲草从种植到成品的环节过程。根据一屋子的琳琅满目的蒲草产品,成员们了解到蒲草可编制成席子、帽子、扇子、背包、花篮等各式不同大小不同花纹不同颜色的产品。

蒲草编制的产品之所以会滞销其主要原因是蒲草本身的性质不耐存放,其中市场反馈最多的就是易受潮发霉。成员们带着产品市场的反馈来询问徐少文老师该如何保存蒲草编制产品时,她是这样回答的:“平常可以偶尔拿出去晒一晒,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容易潮湿,如果发霉了可以拿出去用清水洗干净晒干就好了。”

徐少文老师还向成员们介绍到蒲草编制技术是一项熟能生巧的手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编制出工艺精湛的产品。晾晒——压草——手工编织——过胶——晾晒每道工序缺一不可。

听完徐少文老师的讲解和介绍完后,“蒲草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结合调研所得材料成立了一个设计小组,为了解决太平镇蒲草现有的发展问题,设计小组将现有的成品进行了一个创新,其目的是为了使蒲草产品的销量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也能够为蒲草产品打造成人人皆知的大众品牌。设计小组将原有的设计基础上添加了一些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新元素,使得新产品能够吸引更多人群,帮助提高蒲草之乡的知名度与村民们的生活质量。

与太平镇书记交流探讨,追寻蒲织文化发展振兴

7月12日下午,“蒲草筑梦”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们来到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政府向林书记汇报了初期的调研成果。由“蒲草筑梦”社会实践服务队组成的设计组向林书记展示了在可实行的情况下结合了大众普遍接受的现代元素对原有的蒲草编织产品进行了创新,目的为促进非遗情怀与现代时尚相结合。而由“蒲草筑梦”社会实践服务队组成的营销策划组则通过实地勘察蒲草编织厂销售数据与调查当地蒲草编织产品销售情况提出了如与博主合作,旧产品与新产品捆绑售卖,DIY提高公众参与感等具体解决方法与销售方案,大大提高蒲草编织产品的知名度,进一步拓展了蒲草行业的发展。

(图为实践队成员对林书记进行成果汇报)

实地考察村庄采访农户,共创蒲织营销方案

7月14日,为了掌握蒲草编织品的销售状况,了解消费者对蒲草的认知与建议,以及蒲织产品的优缺点,“蒲草筑梦”社会实践服务队营销策划组在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开展逐户走访式调研活动。本次实地走访10户农户,通过访问农户关于编织蒲草的能力、速度、产品类型、目的、销售渠道、盈利收入、太平镇未来蒲草产业发展态度等问题,对于以上收集的调查信息,营销策划组整理一份详细的数据,据数据显示,当地人都会蒲草编织,虽然接受访谈的人群大多是年龄较大,但她们大多有着10年甚至20多年的编织经验。从被采访者口中得知,她们所编织的产品是通过接受工厂分配的订单来编织的,主要以外销为主。

(图为策划组采访当地蒲草编织的村民)

获得市场调研数据是营销策划组做出良好的可行性的营销方案不可少的一步,本次逐户走访调研对于营销策划组关于后期营销策划方案的策划有着重要的作用。

调研蒲织文创产品,展现蒲织产品之彩

7月16日,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蒲织工艺品的历史,“蒲草筑梦”社会服务实践队策划组在组长张晓彤的带领下前往雷州市博物馆实地调研。博物馆内设有蒲草编织的文创产品区,各式各样的蒲织产品激发了设计组的创新灵感。参观了博物馆后,策划组又前往雷州市茂德公鼓城的蒲包店进行市场调查,据蒲包店店长介绍,他们主要对编织好的蒲织进行加工点缀装饰,让最终出售的蒲织成品带有独特的时尚潮流,更加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该店除了二次加工蒲织品还开设了蒲草编织教学课程,一对一教学,不仅仅促进了蒲草文化的弘扬,更主要的是能够有效解决蒲织文化的传承问题,让更多的年轻人掌握蒲草编织。

(图为策划组对雷州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进行考察)

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展现蒲织产品之彩

7月19日下午,湛江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蒲草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队长张恩泽的带领下,来到徐少文老师的工作室开展线上直播带货活动。

(图为“蒲草筑梦”队队员们进行直播介绍蒲草产品)

直播间中,队员们详细介绍了蒲织品的具体结构、性能、优势等,展现了徐少文老师编织蒲草产品的实力和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线上直播,向大家宣传和弘扬蒲草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蒲织品认识到蒲织文化。同时,也能利用网络视频直播,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等等问题,购买蒲织产品的客户能够直观看到并了解蒲织品,线上直播形式更加便民利民。

本次蒲草编织产品线上直播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蒲织产品,进一步帮助太平镇蒲织产业的弘扬和传承,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到蒲织品;拓宽蒲织产品的销售渠道,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实践调研成果展示,共绘太平蒲织未来

7月21日,“蒲草筑梦”社会服务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石云老师的带领下,再次来到太平镇镇政府进行本次社会实践的总结汇报。在本次总结汇报上,策划组PPT汇报人张晓彤向太平镇书记及指导老师和队员们展示策划组最新的营销策划方案,通过从市场分析、营销提案、盈利预算三个方面进行PPT讲解,详细分析了蒲织的现实价值,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蒲织,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且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产品手工价值大。也展示了蒲织产品存在的问题,虽然蒲织在市场上具有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性,但是蒲织手工艺品急需开辟国内市场与国内外零售市场。

策划组PPT汇报张晓彤对蒲织产品进行分析讲解,得出了:蒲织产品类型规格多,消费者选择范围广,但工厂大多接外贸企业的订单,国内市场销售少,竞品竞争力大;作为非遗文化产品的蒲织应在技术和创新上不断突破,另外,需要贴合消费者的需要,加大知名度宣传和推广,以占据更高的非遗市场份额。张晓彤介绍到,本次营销策划方案将会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从提高蒲织影响力到线上平台销售再到拓展销售渠道,阶段式带动蒲织产业的发展,更能够促进蒲织行业的振兴。

(图为本次三下乡的工作总结汇报)

策划组的汇报结束后,接下来是设计组PPT汇报人傅倩葶向大家展示蒲织创新产品,从不同的产品类型、用途等方面讲解蒲织产品的设计理念,创新设计的蒲织品保留了蒲织产品的传统编织法又结合了现代的时尚潮流元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激发出新蒲织产品的火花,为蒲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让蒲织产品融入现代社会,促进蒲织弘扬与发展。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指导老师石云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导老师石云表示,“蒲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目前遇到一定的困难,但是蒲草编织这种传统工艺品的传承必定离不开年轻人的支持”。作为青年大学生,“蒲草筑梦”队为太平镇蒲草的弘扬和发展献策献智,旨在助力太平镇的乡村振兴发展,为蒲草的宣传和推广贡献青年学子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86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三下乡随想

回望过去的十四天,就像是一场梦,一场雨将我们迎来宁乡,另一场雨又将我们送往家乡。回头,是我们十三个人相伴十四天的小院,在这个小院里,连那只叫点点的讨厌的小猫似乎也值得怀恋,…… 谷小君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一半烟火 一半情怀 满堂盛宴中的一缕清香
——记宁夏中宁蒿子面制作技艺探访“长脖子雁,扯红线,一扯扯到中宁县。中宁县的丫头子会擀面,擀的面薄扇扇,切的面细线线,下到锅里嘟噜噜转。爹一碗,妈一碗,案板底下塞一碗……”一首数百年来流传于中…
校友服务中心三下乡之“两弹一星” 学习功勋
大学生网报南充7月13日电(通讯员陈阳鑫)“两弹”指原子弹和导弹,“一星”指人造卫星。“两弹一星”是指许许多多奉献于我国原子弹、导弹、卫星等等航天航空领域的科研人员,他们深藏功与名,默默奉献出自己…
砼生共长,建行黄河第十六站——继续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开始模型评估验证
8月4日,我们的社会实践团继续进行了空间数据分析,并开始了模型评估验证的实践活动。我们主要使用了交叉验证、残差分析和误差指标计算等方法来评估和验证我们构建的模型。以下是我们今天的具体实践内容:残…
砼生共长,建行黄河第十五站——调整参数,着手搭建模型
8月2日,我们的社会实践团继续进行了空间数据分析,并开始了模型搭建的实践活动。我们主要采用了统计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空间插值模型、克里金插值和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来进行模型构建。以下是我们今…
砼生共长,建行黄河第十四站——拟出模型,初具结构
7月31日,我们的社会实践团继续进行了空间数据分析,并开始了模型搭建的实践活动。我们主要采用了统计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空间插值模型、克里金插值和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来进行模型构建。以下是我们今…
落实双碳行动,守护碧水蓝天—唐山市光伏发电走访调研
落实双碳行动,守护碧水蓝天—唐山市光伏发电走访调研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推进、落实与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迎来快速发展。河北省唐山市深入贯彻绿色新发展理念,充分利…
砼生共长,建行黄河第十三站——略有眉目
7月29日,我们的社会实践团进行了空间数据分析的实践活动。我们在本次实践活动中采用了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和趋势分析等方法来分析黄河流域相关数据。以下是今天实践的具体内容:数据收集和整理:我们首先…
砼生共长,建行黄河第十二站——相似性、差异性
7月27日,团队成员运用GIS中的空间插值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插值分析。通过将有限数量的观测点上的数值推算到整个研究区域内未观测点上,可以得到更为精确且连续性较好的结果。这样一来,在没有足够观测点的…
寻文化渊源 访茶叶幽香——清华大学“种梦湄潭”实践支队参观湄潭县中国茶工业博物馆
7月16日上午,清华大学“种梦湄潭”实践支队来到遵义市湄潭县中国茶工业博物馆展开参观调研。支队成员参观馆藏陈列了解到中国制茶机器迭代史、制茶工艺进步史、茶文化发展史,体会了湄潭茶叶、湄潭茶人自新中…
砼生共长,建行黄河第十一站——继前言
7月25日,除了空间插值,团队还采用了空间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群。通过对不同区域之间相似性的度量,他们成功将流域内的地理单元划分为不同的聚类群体,从而揭示了各个区域之间的空间关系和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