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国扇博物馆研学现状分析
中国计量大学 人文与外语学院
运河唐诗之路-渡客队 黄磊
在对中国扇博物馆和手工艺活态馆进行充分调查研学后,我们对博物馆的运营乃至非遗文化本身的现状都有深刻的思考。
首先,对于博物馆所展示的扇文化和其他手工艺文化,许多游客表达十足的赞赏。中国扇博物馆像游客们细致地展示了中国扇子的演变与发展;扇子背后所关联的政治,民俗,艺术因素以及扇业和扇工业的发展。包罗着关于扇子的一切故事,群英荟萃,令人流连。而手工艺活态馆也通过手工艺人的现场操作和游客体验不仅使游客对扇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使他们见识了各式不同的手工艺文化,如皮雕,天竺筷等。
同时,即便在网络异常发达的今天,博物馆对宣扬文化的意义也是非凡的。一方面,快节奏的今日,人们沉醉于狂飙突进的网络文化中,再难主动将精力投入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中。中国扇博物馆慢节奏低分贝的安逸知性的氛围足以让尤其年轻一代的我们“降降温”,去拾起沉默良久但熠熠生辉的中国扇文化。无论是继承先辈的智慧还是将其发展,博物馆都将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中国扇博物馆对扇文化的展示相当全面且集中,两层楼就可以囊括扇子的前世今生,这是任何一个网站,一本书,一个大家都无法企及的表现力。游客来此,得以细细研学关于扇子的一切。
在此基础上,博物馆的研学体验则有着自己的特点,也有一些细节上的不足。中国扇博物馆人流量维持着较为健康的水平,不过于冷清也不人满为患。游客构成丰富,其中来自中小学的学生(研学活动)占据主要部分,但也不乏外地游客,亲子等。为了优化展览体验,该博物馆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影像设备,在视觉,听觉以及触觉上深化游客们对扇文化的感受。而作为补充的手工艺活态馆则注重DIY手工制作体验。调研期间,我们关注到该展馆遍布着各式手工艺的体验场地。有织布,锻铁,制筷等等。体验人数也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不乏牙牙学语的儿童和初入社会的在校大学生。他们在师傅们的悉心教导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对非遗手工艺也产生了更加深刻的体悟。
可不得不指出的是,博物馆在活动体验上亦有稍显粗糙的地方。在展示上,可以看出展馆对展品的细心关怀。然而,展品的注释却出现了过于简略,字体过于窄小的问题。成为游客了解展品的一道阻碍。而这些注释大都局限于扇子本身,可适当延伸到时代,使用者的方面,丰富游客的认知。同时,扇博物馆对数字技术的娴熟运用令人赞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作人员人文关怀上的缺失。场馆中缺乏工作人员与游客的娱乐性互动,显得过于清寂。
对于手工艺活态馆,我们重点采访皮雕和天竺筷两种技艺的手工艺人,初步了解关于手工艺发展的困境。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非遗手工艺市场化极其困难,手工艺的制作成本过高导致市场局限于高端定制路线,难以与普罗大众接轨。除此以外,传承者的缺失,宣传力度的不足也使得非遗技艺的发扬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当然,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国扇博物馆以及手工艺活态馆总体而言运营的十分优秀。它们以出色的展品,健康的流量,热情的工作人员给人留下十分良好的印象。对于细节的优化,我们认为该博物馆要更多鼓励游客留下他们的感想和批评,从而破除“当局者迷”的视角局限,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细节上的不足,优化游客和学生的研学体验,让他们能在博物馆中学习到更加丰富的知识,以及暖化博物馆整体的氛围。对于加强非遗手工艺传承,我们认为博物馆方面在DIY体验上已经做到很不错的水准。可以将目光拓展至更多的学校,养老院等地,给这些有更多空余时间的群体了解非遗的机会。同时积极与其他展馆甚至品牌进行力所能及的联动,增加在大众视线中出现的概率。当然,究其本质,对于非遗手工艺的发展,需要社会全体,尤其是政府更加高效,更加亲民的推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88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