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滁州学院“品茶味六安,溯红色源流”实践队前往到六安市九墩塘畔皖西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他们在这里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追记先烈事迹、回顾历史峥嵘。
展厅婉转、数版照片,穿透大别山历史与现实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为进攻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打下了基础。从鄂豫皖这片大别山里走出了共和国的1位元帅、300多位开国将领……”实践队学生们认真倾听讲解员的精心介绍,大学课堂上近代史书里一段段话语,复现在他们的眼前。
据介绍,皖西博物馆是六安市综合博物馆,共有9个展厅,占地68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标本近万件,馆藏量居全省博物馆第二,其中一级文物32件。院内以历史文物为依托,《走进皖西》、《皖西庐剧艺术》等陈列馆图文并茂重现一段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历史。
讲解员在提及董必武等的革命先辈时说,“展出这些历史旧照片、英勇事迹版面,是为了铭记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英勇斗争、争取胜利的革命意志。”博物院讲解员继续介绍道,“在皖西博物馆工作日子里,一直坚守初心,对先辈们的敬仰之情更加深厚。皖西的中小学、各个单位每逢重要时间节点,都会组织群众、干部、学生到博物馆里参观学习。”
皖西博物院设计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现代特色,它的形体采用宫廷加庭院式布局,整体呈现汉代建筑风格,寓意着革命薪火永续不断。博物院展厅多维度展示皖西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中国革命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在历史交汇点上,作为历史名城的六安,在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六安茶脉、源远流长,流淌力透时代的红色印记
茶文化展区,一幅幅茶农的展板,被时间线索连接着,密集地展现了一段段党民情深的故事,如时空般揭开了大别山历史,讲述大别山革命整个的历史过程。
看到此景,参观的队员们发出了感慨,“六安茶文化的由来以及六安名茶瓜片、泡茶器具、炮制方法、茶艺制作流程与党的关系真的太密切、太伟大了”。朱涵认真的说到“六安茶现在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带动了一大批农户就业,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博物院有很多关于挺进大别山的历史知识,今后我要矢志报国,更加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引起了现场不少游客的共鸣。
实践队队员不时驻足,凝望着这些上了年代的青粉彩人物把杯、清青花把杯,民国山水杯、民国铜提梁壶旧器物。队员们也借机采访了游客。谈及如何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现场游客对队员们说:“要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联系起来,做好自己的事儿”。(茶文化内容)
观革命电影,感红色历史,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
“是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需要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打过去!”在电影画面里,实践队队员们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历史课本中的人物鲜活起来。
在观影厅,大多是高校大学生、外地游客。队员XX说,“《挺进大别山》电影中回顾了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战略薄弱后方的大别山发动战略反攻,从黄河北直驱长江,占据了战略要地大别山,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收复了失地,促成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一个大转折。这次的实践活动,让她对六安的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说着,她望向讲解员说,“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的细节,或许就感受不到那种惊心动魄的场面了。刘邓大军像一把匕首插入了敌人的大后方。这一步险棋,令在局势也逐渐发了变化。”
博物馆内,实践队队员们还看见一群志愿者的身影。据介绍,他们是街道、社区干部和返乡大学生。“他们开展了历史知识 “我来答”、“我爱六安”团建等活动,与群众一起交流,详细分享六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用群众听得懂的方式,通俗易懂讲好了新的赶考之路意义,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学生的使命担当”,讲解员介绍到。
“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要不忘初心、牢记青年使命,像先辈们一样,走好第二个百年目标新的征程、矢志不渝发扬大别山精神。研学之旅后,实践队员陈雪在感想中这样写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89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