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从小儿头顶莲蓬到湖畔佳人执伞款步,在伞下的一方天地里上演了多少故事,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伞不仅仅用于蔽日遮雨,更是一种寄托,一种文化符号。
伴随着七月淅淅沥沥的夏雨,中国计量大学唐诗之路小分队来到了中国伞博物馆,展开了关于博物馆研学调研活动。初临中国伞博物馆便深深感受到油纸伞所带来的视觉震撼,白粉、赤红、鹅黄、竹青、授蓝、绛紫、玄黑,或典雅庄重,或清新生趣,使人目不暇接。随着时间脉络了解不同时期的伞,惊奇的是,这些伞来自五湖四海,不仅有古色古香的油纸伞,绚丽多彩的舞伞,并且在博物馆的二楼部分,也陈列了其他国家的伞,也有接近生活的现代伞。而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博物馆内的文物展示有了新形式,比如互动游戏,动画演示,3D投影,数字化展示,触摸交互等等多媒体设备。
在中国伞博物馆内,我们对这里的游客进行了礼貌的采访,在获得了录音和拍照的允许后,有计划的进行采访工作。在采访中,我们询问了对博物馆这类调研活动的认知度、参与度,以及对该博物馆硬件设施或者引导内容的建议。
大多数游客肯定了当前博物馆文物展示的新形势,它一改博物馆庄重冷峻的气氛,增添了其趣味性,从单纯的“看”文物,演变为“听、做、画、玩”文物,无论老少都能从这些简单易懂的交互设施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而更多的游客也表示:希望博物馆能多增设此类设施,多组织文物主题展,大家很愿意来博物馆亲自欣赏文物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有游客指出博物馆内真正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藏品太少,更愿意看有时间沉淀的老物件,而不是现代的仿制品,想亲眼感受来自古人的智慧结晶。由此可见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诉求在不断提高,作为有五千年丰富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博物馆的建设是继承和传播文化的重要一环。博物馆作为研学的场所,应当提供更加丰富和有趣的学习资源,以满足游客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丰富博物馆内的交互设施,同时更要展出更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不能弱化博物馆展示文物的基础作用。
近些年来,人们对于博物馆以及文物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如《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历史文物系列节目的出品,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讲究仿古建筑,考究古代服装形制,不断有宣扬中国古代文化的节目走进大众的眼帘,因此博物馆逐渐受到欢迎。都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眼,一个国家的眼,许多人认为在博物馆内学习文化既高效又有生趣,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文化的积极性,在这关键时刻,博物馆也须迎合大众喜爱,打造新时代博物馆。
正所谓“给岁月以文明,而不给文明以岁月。”借助博物馆这一文化的载体,我们要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而不能让它们在岁月的风霜之中迷失了方向。毕竟,一个遗忘了自己历史的民族,无疑是可悲的。此次的中国伞博物馆之行,让我学习到在如今许多博物馆已经配备完善的设施,游客的主流需求还是更加有趣的交互和丰富的藏品。博物馆一行中我们感悟到我们只有了解了自己的过往,才能够一往无前地走向明天、走向前方,去寻找那一份弥足珍贵的梦想与希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90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