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数”承古韵,我们在路上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XIran.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继续学习传承下去。与此同时,当今社会也在飞速发展,数字化的出现无疑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学习打开了新思路,创造了新条件。为了探寻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我走进了博物馆。

假期的到来,为我探寻数字化下的博物馆提供了条件。我同队员首先走进学校所在地的博物馆——日照市博物馆和莒州博物馆。在这里,我见证了在投影仪下变换的古汉字,红日诞生,汉字诞生,演变史仿佛就在眼前;我看见了3D模拟的莒州大沙盘,结合墙面上视频的讲解,眼前的一片乡宅小路仿佛变得更加高大立体了;面对着眼前栩栩如生的“且于门之战”,我能体会到孟姜女哭夫之痛;每件展品旁,都有小程序码、二维码,伴随扫码成功“嘀”的一声,历史的气息随即扑面而来,每件小物件的背后都有一段辉煌伟大的历史等我们去了解……

日照的博物馆观罢,我收获颇多。走出博物馆后,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觉得更加沉甸甸的了,而这份沉甸是博物馆“活起来”的文物给的。

我仍然怀着期待而激动的心情,马不停蹄地返回了家乡,再次踏入家乡的博物馆——潍坊市博物馆,期待唤醒另一段动人的历史。在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传统古板的展示台,而是数字化展示柜,高清显示的文物,整齐地排列着;同时,我通过科技,看到了平面硬纸板上的古迹变成了3D,伴随着讲解,能让我360°无死角地观察记录;另一边,我通过能拖拽屏幕的AI技术,去到了几百万年前,如身临其境;再往里走,则是超大屏幕里放映的城市新貌,与近在眼前的历史相对比,无疑会令人对历史肃然起敬,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期待。三层的博物馆我花了一上午时间走完,但历史留给我们的,也许我用一生都走不完。

博物馆,我们接触历史最直接的方式,这几次博物馆之行我发现,参观者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学生亦有上班族,我想这不仅仅是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要求变高了,亦是传统文化在数字化的带领下“破圈”发展迈出的一大步。数字化不仅使文化“活”起来了,更激活了人们探索历史的行动力。就博物馆而言,数字化的融入,使了解文物变得更直观、更有趣,让人更愿意主动去参观、去探寻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

当我再次换个角度感悟这两个伟大的历史博物馆,我发现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丰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载体,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有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往往容易风蚀损坏,留存保护困难,不便于长期以实物形态示人,数字化储存能够打破这一局限掣肘,可以借助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例如拍照、扫描、录音、录像、情景还原再现等方式,完整科学地记录留存文化遗产信息,将实物形态转化为数字信息进行存储,构建数字化档案,进行永久性保存和活态化传承,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在数字化档案基础上,搭建专业系统的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通过整理、分类,把零乱的文化信息整合起来,实现数字化、可视化建模,不仅可以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展现昔日文化遗产风貌,使民众能够便捷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更便于文化遗产的展示研究和活化利用。

回首望去,内心依旧澎湃至极,游览过两个伟大的历史博物馆以后,让我对数字化对当下历史文化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发展早已经摆脱了传统老化的固态思维并正向着一个崭新的方向发展,这给新时代社会主义青年带来的不同层面上的启发,让我们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有了新的思维方式,愿我们都能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增添一份力量,为新时代的发展奉献自己的活力。

通讯员 李子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95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持续发力数字金融 谱写传统文化新画卷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字新时代,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已成为新趋势,数字赋能驱动各类产业发掘新潜力、创造新价值。改变传统文化产业原有业态模式,启动新一轮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数字赋能以其特有的信息化平…
手牵乡村故土,寻觅徽韵诗意
为了深入了解安徽乡村实际情况,宣传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8月6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赴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宣城市绩溪县上庄镇开展“手牵徽村乡土,寻觅徽韵诗意”活动。实践团成员首先…
小河村探访,历史之旅更上层楼
乡村振兴局上午,我们来到太湖县村委会。在这里,我们与太湖县共青团团委书记李雯进行了一番交谈。余文艺、宋思雯两人分享了这几天在汤泉乡的所见所闻,在调研中遇见的趣事以及困难。副院长丁修真、指导老师…
乘数字之帆,传文化本色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
数字促“双创”,古韵传万年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数字之风徐徐吹来,文化产业迎风生长。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不断渗透到文化产业各个方面,新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概念需要被重新定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
硬科技赋能软表达,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空间和路径。把握好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利用…
以数字化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数字技术的创新,打破了传统艺术的局限性,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新的发展,为更好地探索数字化赋…
城郊地区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调查研究报告--以淄博市张店区为例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镇化以及乡村振兴的发展,处于乡村与城市接轨边缘地区的城郊地区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城郊地区优缺并存的地缘条件下,农文旅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城郊村主要的出路之一。位于张店…
薪火“乡”约盛夏
#FormatImgID_0#采访胡书记,掀起追溯殷氏宗族迁移发展的历史的序幕历史学院“情系桑梓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于7月5日展开了一天的深入调查工作。一大早,陈鹏飞老师与田田们首先来到了殷诗东爷爷的住…
以数字赋能文化,让传统再创新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数字技术的发展,既深刻改变着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格局,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尤其在疫情的影响下,各领域数字化趋势明显加速。在文化领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