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继续学习传承下去。与此同时,当今社会也在飞速发展,数字化的出现无疑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学习打开了新思路,创造了新条件。为了探寻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我走进了博物馆。
假期的到来,为我探寻数字化下的博物馆提供了条件。我同队员首先走进学校所在地的博物馆——日照市博物馆和莒州博物馆。在这里,我见证了在投影仪下变换的古汉字,红日诞生,汉字诞生,演变史仿佛就在眼前;我看见了3D模拟的莒州大沙盘,结合墙面上视频的讲解,眼前的一片乡宅小路仿佛变得更加高大立体了;面对着眼前栩栩如生的“且于门之战”,我能体会到孟姜女哭夫之痛;每件展品旁,都有小程序码、二维码,伴随扫码成功“嘀”的一声,历史的气息随即扑面而来,每件小物件的背后都有一段辉煌伟大的历史等我们去了解……
日照的博物馆观罢,我收获颇多。走出博物馆后,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觉得更加沉甸甸的了,而这份沉甸是博物馆“活起来”的文物给的。
我仍然怀着期待而激动的心情,马不停蹄地返回了家乡,再次踏入家乡的博物馆——潍坊市博物馆,期待唤醒另一段动人的历史。在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传统古板的展示台,而是数字化展示柜,高清显示的文物,整齐地排列着;同时,我通过科技,看到了平面硬纸板上的古迹变成了3D,伴随着讲解,能让我360°无死角地观察记录;另一边,我通过能拖拽屏幕的AI技术,去到了几百万年前,如身临其境;再往里走,则是超大屏幕里放映的城市新貌,与近在眼前的历史相对比,无疑会令人对历史肃然起敬,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期待。三层的博物馆我花了一上午时间走完,但历史留给我们的,也许我用一生都走不完。
博物馆,我们接触历史最直接的方式,这几次博物馆之行我发现,参观者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学生亦有上班族,我想这不仅仅是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要求变高了,亦是传统文化在数字化的带领下“破圈”发展迈出的一大步。数字化不仅使文化“活”起来了,更激活了人们探索历史的行动力。就博物馆而言,数字化的融入,使了解文物变得更直观、更有趣,让人更愿意主动去参观、去探寻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
当我再次换个角度感悟这两个伟大的历史博物馆,我发现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丰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载体,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有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往往容易风蚀损坏,留存保护困难,不便于长期以实物形态示人,数字化储存能够打破这一局限掣肘,可以借助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例如拍照、扫描、录音、录像、情景还原再现等方式,完整科学地记录留存文化遗产信息,将实物形态转化为数字信息进行存储,构建数字化档案,进行永久性保存和活态化传承,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在数字化档案基础上,搭建专业系统的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通过整理、分类,把零乱的文化信息整合起来,实现数字化、可视化建模,不仅可以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展现昔日文化遗产风貌,使民众能够便捷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更便于文化遗产的展示研究和活化利用。
回首望去,内心依旧澎湃至极,游览过两个伟大的历史博物馆以后,让我对数字化对当下历史文化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发展早已经摆脱了传统老化的固态思维并正向着一个崭新的方向发展,这给新时代社会主义青年带来的不同层面上的启发,让我们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有了新的思维方式,愿我们都能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增添一份力量,为新时代的发展奉献自己的活力。
通讯员 李子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95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