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代大学生,真的只有到实地去体验,真正去进行调查,才能了解更加真实全面的历史文化,才会有所感恩,教育才真正有了意义!”安庆市太湖县大石岭村董书记感叹道。
为探寻碑文背后的红色精神,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追踪碑文流年,探忆革命岁月”中文传播调研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红色大石,开展了一系列走访调研和理论宣讲等实践活动。此前,团队成员便在网络上收集了解了有关大石岭农民暴动纪念碑的相关资料,在结合实地考察调研的过程中也将宣传好“红色大石”。
据悉,大石岭农民暴动是由太湖地区的早期共产党员领导的一次伟大的农民暴动,这一事件蕴含着革命文化,为当地涂抹了一层红色的底蕴。当地政府深知这段红色历史的分量,多次组织广大青少年和党员参与缅怀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瞻仰大石岭农民暴动纪念碑,充分发扬学习纪念碑背后所蕴含的红色精神。
在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队就联系当地政府,与大石岭村董书记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更多关于大石乡红色历史和文化的珍贵信息,为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大石乡是一片红色的热土,革命先烈们在这里浴血奋战、流血牺牲,多年来,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一直在大石乡被人们传颂着,巍峨的大石岭农民暴动纪念碑便矗立在102县道旁。大石乡政府办公室王主任热情的为实践团队介绍了纪念碑背后的故事,队员们也感受到碑文背后所蕴含着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随后大石岭村董书记便接受了实践团队的采访,团队成员们不仅了解到大石岭农民暴动纪念碑已经发展成为安庆市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安庆市党史教育基地,更了解到大石乡叶义山和叶仁山兄弟的英勇事迹,“他们不畏强权,不惧反对,毅然决然地变卖家产,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董书记向我们介绍这段感人历史,“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俩兄弟用一所所贫民学校,播撒着革命的火种,用一篇篇宣传文章,唤醒着人们的意识。”书记的话激励着每位团队成员,不断追忆属于大石乡的红色记忆。
“船上铃铛响,家里米缸涨”,在走访完大石岭村后,成员们继续跟随着王主任去到了红色文化及其浓厚的田祥嘴村。吴书记首先带领实践团队参观了村史馆,在此,队员们了解了许多抗战时期田祥嘴村军民情深的小故事。据介绍,当时的解放军驻扎在泊湖一带时,都分散在田祥嘴村的各家各户中练习水上作战,在练习之余也会帮助当地的村民挑水务农,而村里的老百姓也帮助解放军筹备水上作战的物资。“只要想来看,我们都欢迎!”吴书记笑着接受采访,当被问及建设村史馆的初衷时,吴书记表示:“就是要让当地的村民知道他们的先辈有这么一段历史,增强村民的自豪感和对村文化的认同感。” 为了将红色文化发扬光大,实践团队不仅在当地进行了宣讲,还积极通过网络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大石岭的红色历史和文化。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团队成员对红色历史的理解,更让他们在与当地村民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红色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生生不息。大石乡政府不仅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更着眼于将这种文化转化为推动全乡发展的强大力量,正是这样的理念,使得红色文化在当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不竭动力。
在大石乡政府办公室王主任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先后实地参观了大石岭农民暴动纪念碑、田祥嘴村村史馆以及卓铺村美丽乡村建设点。团队成员们一边仔细参观,一边仔细聆听,在相关负责人的讲解下,充分了解到大石乡这块红色土地上的革命历史以及“红色元素”在今日大石的运用和发展。团队成员张群在调研过程中不禁感叹:“大石乡的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当今的转换也颇有成效。”同时她还表示:“作为大学生,我们要积极探寻碑文背后所蕴含的红色革命精神,在新时代‘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00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