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梦诗行,文脉宣州”青春兴宣:合肥工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谢朓楼、敬亭山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邓鸿裕

大学生网报宣城710日电(通讯员张畅 陈广蕊王振铭7月11日,合肥工业大学 “寻梦诗行,文脉宣州”青春兴宣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安徽宣城敬亭山、谢朓楼追寻文人墨客足迹,探究中华优秀诗词文化传播途径以及乡村振兴之路,积极响应“十四五”传承传统诗词文化规划,努力探寻新时代中华优秀诗词文化的传播路径,深入挖掘敬亭山的文化脉络,探究文人墨客人物形象,借用媒体力量,落实宣传传播。

近年来,宣州区努力挖掘文化古城的深厚底蕴,并以文化为主题着力景区建设,结合当地文脉优势,建设出一批文化景点,谢朓楼与敬亭山名列其中。为进一步了解敬亭山的文化脉络,研究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在2023年7月11日上午,实践团队成员亲自登上敬亭山,于峻秀山峰、缭绕云雾之间,踏寻诗人足迹;进入太白楼,探访广教寺,认真拜读古典诗篇,切实感受敬亭山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成员对周围游客进行随机采访,以此调查敬亭山文化的传播程度,并向游客讲解介绍了相关的诗词典故,希冀为传统诗词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

图1团队成员发放问卷(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振铭 供图)

而谈及敬亭山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必然绕不开一个人,她就是敬亭山文化的“推广大使”,现任敬亭山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的徐蘅苹。为进一步了解敬亭山的文化脉络,研究新时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团队成员和徐主任进行了简短的访谈。

中国大地,气象万千,名山大川不胜枚举,但为什么“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江南诗山”之美誉又是从何而来?徐主任循着历代诗人们的足迹,如谢朓、李白、白居易、杜牧、苏辙、韩愈、黄庭坚等等,向团队成员介绍了敬亭山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她指出,敬亭山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由此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与价值观念。

接着,徐主任对敬亭山的文化遗存作了简单介绍,并提到了“场景化”的概念,也分享了许多景区在营造诗歌氛围,打造诗文化空间上所做的努力,比如扫码即听的语音导览服务,像太白独坐楼、韩愈文化园这样的文化场馆。此外,主任还说到了一些特色文创设计。比如在疫情期间,国家大力提倡使用公筷。针对此般情况,景区推出了文创产品“诗箸”,也就是印有诗句的筷子。这样一来,便把诗歌元素融入了生活场景,增加了生动与趣味性。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相通共生,谈及与其他景区的联动举措,徐主任介绍道之前曾与其他景区联合推出过“唐诗之旅”旅游计划,也和上海的一些书院有着合作关系。她说道:“这样的旅游活动会给大家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传统文化产生更深的感受。因为我觉得诗歌呢,应该说是中国人的文化经,它其实一直在我们的血脉里流淌。怎么来分辨一个中国人,就要看他会不会唐诗了。”

主题文化活动也是敬亭山景区的一大亮点。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景区会举办敬亭山民俗文化旅游月活动。“有一年,一位著名诗人李笠,她来敬亭山写下了《最后的李白》。这首诗后来被谱写成歌,由黄龄演唱,热度很高,播放当天,点击量达到了两百多万。这也是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的一种尝试。”当问及景区目前的发展方向时,徐主任告诉团队成员,景区正把“研学”作为敬亭山旅游的重点,打造研学基地,也与长三角一些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协同宣城的文房四宝产业,做出了一些将诗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不管怎样,对诗歌的热爱是来敬亭山研学不变的主题。”

图2团队成员正与徐蘅苹主任交谈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振铭 供图)

最后,徐主任也直面了敬亭山景区“叫好不叫座”的问题,她坦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敬亭山的开发与建设状况其实是相对滞后,同历史名声不相匹配的。但同时,她对对敬亭山的未来仍充满希望。在她的心中,随着大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喜欢,越来越热爱,敬亭山也会更多地走进大众地视野。

在7月11日下午,实践团队在专业讲解员卞星琪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谢朓楼内外的各个部分,欣赏了谢朓楼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观看了谢朓的诗歌、书法和绘画作品,了解了谢朓的生平事迹和文化影响。实践团队成员表示,通过考察谢朓楼,他们不仅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风骨和风雅,也对宣城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正如谢朓曾言:“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团队成员在谢朓楼的探访中也领略到了这样的韵味,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璀璨。

图 3 团队成员参观谢朓楼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振铭 供图)

谢朓楼位于宣州区,始建于唐代,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也是中国颇负盛名的古代文人谢朓的故居。谢朓是唐末至五代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被誉为“楚辞之祖”,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赢得了后世的赞誉。唐代“诗仙”李白曾在此登高望远,俯瞰全宣城之景,游目骋怀,写下千古名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其中“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足以见得李白对谢朓的称赞之意。

根据卞讲解员的讲述了解到,谢朓楼经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修缮改造过无数次,真迹早已在1937年被日军炸毁。1997年,在旧址重建了谢朓楼,并于199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谢朓楼不仅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也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和文人雅士来到这里,登高远眺,赏景吟诗,感受古代文人的文化风骨。谢朓楼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传承,让人们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和情感的延续。后人为纪念谢眺而作下楹联“四时凭眺依旧澄江净如练,千古复登总教临风怀谢公”

图4 实践团队在谢朓楼合影留念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振铭 供图)

实践团队表示,他们希望通过他们的实践活动,能够为宣扬和传承谢朓楼以及敬亭山的文化价值做出一些贡献,也能够为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增添一些光彩。他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谢朓楼和敬亭山将会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文人雅士,成为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连接中华与世界、连接自然与人文的桥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01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孩子心灵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壮楚天浩气,树健体新风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承手工艺术,放飞指尖梦想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志愿情,奉献我先行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实践,劳动创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用脚步丈量崇阳,持赤诚以敬先贤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了解乡村文化
湖北学子三下乡了解乡村文化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深入了解乡村文化,你们可以增进对农村地区历史、传统、价值观和民俗习惯的了解。在三下乡的过程中,你们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乡村民俗展…
湖北学子三下乡:宣传环境保护
湖北学子三下乡宣传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宣传环境保护,你们可以唤起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在三下乡的过程中,你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活动,如举办讲座…
茶语清香 探寻乳山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国的茶文化更是传承了几千年之久,为让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化点灯人”社会实践团队赴乳山市北斜山有机茶园进行参观学习,走进乳山茶,探寻茶…
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奋力践行时代使命
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
追寻茶历史 探寻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见于寻常百姓家,又凝结着华夏的文雅,更折射出中国人沉静稳重、以德服人的待人之道。同时,茶作为我国非遗体系中特殊的文化要素不仅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承,更在新时代迸…
继承数字之体,促进文化赋能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为深入了解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科技结合的情况,“数”承古韵实践团以“古韵焕新,华彩传承——探寻数字赋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为主题,于6月30日前往日照市博物馆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现…
承数字之体,促文化赋能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为深入了解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科技结合的情况,“数”承古韵实践团以“古韵焕新,华彩传承——探寻数字赋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为主题,于6月30日前往日照市博物馆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现…
湖北学子三下乡: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湖北学子三下乡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意味着他们在前往农村地区的过程中,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不辜负美好时光,努力奋斗。在三下乡的过程中,湖北学子将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热情,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和…
数字技术通过全面接入
在近年来社会各界的诸多探索中,将节日文化进行数字化、互动化、现代化的创新传承,是一个已经经过验证的可靠方向。非遗传承既需要保护传统技艺,更需要不断拓宽传播渠道,数字经济为此提供了新机遇。为更好…
共品茶香茶韵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殷殷叮嘱。7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化点灯人”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