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新华学子“三下乡”:找寻历史遗迹,探觅红色乡情

来源: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 作者:邓智荣 邓诗平

新华学子“三下乡”:找寻历史遗迹探觅红色乡情

近日,广州新华学院辰海社会实践队暑期三下乡活动在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展开。此次活动为进一步了解澄海区隆都镇的旅游资源,以及潮汕地区的潮侨文化和红色精神,大家依次前往隆都镇几个村落进行走访调查,深入研究当地的潮侨文化、探寻红色足迹。

追溯光辉岁月

辰海社会实践队先来到丽泽斋参观了迎接八一南昌起义军筹备会议旧址,这里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遗迹之一。在丽泽斋的展览馆内,陈列了许多革命期间制造的兵器。看到阅览馆内的介绍和老一辈革命同志的题词后,队员们了解到了更多关于红色精神的故事,深刻感悟到了南昌起义历史的意义,心中更是燃起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佩之情。也正是这段源远流长的历史,为红色血脉的传承立根铸魂。

迎接八一南昌起义军筹备会议旧址

参观完丽泽斋,队员们沿着路标来到了许氏宗祠(也称“荆祖祠”)。从宗祠内的宣传栏得知,早在民国时期,村子里书斋遍布,宗祠在此期间作为学校,起到了教书育人的作用。在南昌起义军建立澄海第一个红色政权后,中共澄海县部委在许氏宗祠秘密召开了中共澄海县党员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共澄海县委员会。

许氏宗祠正门

之后,队员们前往许士杰故居。这里是许士杰居住、学习、生活的地方,也是澄海隆都地区的一个重要红色革命基地,为了解许士杰生平提供了重要价值。步入故居,看着满墙的介绍和老照片,峥嵘岁月一幕幕浮现。队员们沉浸其中,深刻感受到这位伟大将领的智慧与胆识,从中汲取红色精神力量。

许士杰的生平简介

赓续城市文脉

队员们来到砖瓦窑遗址群。据了解,后沟村是潮汕砖瓦窑业主要产地之一,其瓦窑业历史悠久,且所产的砖瓦质量极佳,不仅硬度高,还防风防潮。现留存比较完整的窑灶有16条,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从外观看,瓦窑呈椭圆形,用砖土垒成,大小窑灶成群。队员们穿过狭窄的窑门,里面“别有洞天”。站在窑内往头顶上望去,可见光线从窑尾处投入窑内。目前后沟村的瓦窑遗址正在修缮翻新,期待瓦窑遗址能以更好的面貌重新展现在旅客面前。

砖瓦窑遗址群

除了砖瓦窑遗址群,澄海隆都的店市古墟也是一个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

这里曾是潮汕地区远近闻名的商贸集市,素有“无隆不成饶”的美誉。 辰海社会实践队一早便来到隆都镇的店市古墟。摊位上的商品五花八门、排列有序。动物的叫声、商贩的吆喝声和游客的谈论声此起彼伏,呈现出一派红火热闹的景象。队员们走访了一些摊主,了解到店市古墟不仅保留历史文化传统、重现昔日的繁盛,还带动集镇商贸经济。可以说店市古墟已经成为隆都的一张特色名片了。

店市古墟正门

从遗迹找寻当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将文化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了解潮侨文化,辰海社会实践队前往汕头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汕头市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是汕头市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宣传和教育的主要机构。目前收藏有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历代陶瓷器、书画、铜器、玉器、金漆木雕等各类文物及藏品13,000余件。通过陈列在展厅内的展品,队员们更深入了解到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也真切地体会到了先烈们英勇奋斗的那段岁月。

汕头市博物馆门口

此外,队员们还想充分了解侨批背后的故事。在汕头市博物馆参观完后,实践队又来到附近的侨批文物馆。据了解,馆内已征集到侨批原件近3万封、汕头市民邹金盛收藏的侨批复印件3万多封、汕头市民麦保尔录制其收藏的近4万封侨批的32片光盘和泰国许茂春先生珍藏的一些曼谷侨批局老照片;还有送批用的市篮、批袋、水布、纸雨伞等文物以及有关侨批研究的文件、书刊。在这里,队员们对华侨的艰辛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他们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由衷的敬佩。

侨批文物馆内部

此次“三下乡”活动,通过参观各个地点,辰海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更加深入地探索、了解到红色足迹,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同时,队员们也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对国家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02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电气学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时间:2025年2月21日8:37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作者:孙玉锋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中举行,通过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我们成功地向高中生们展示了大学的特色…… 孙玉锋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张飞板面:一碗面条,千年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张飞板面,这道以三国名将张飞命名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支教践初心,青年助力行
“哥哥姐姐早上好”“你也早上好!”这样的对话数不清有多少。小朋友常常落座在我们的对面或斜对面,从书包拿出《快乐寒假》,抽出黑笔刷刷写起来。从不熟悉时的“那个,那个,我有一个问题……”,到熟络后…
深耕文化两创,落实两创精神
深耕文化两创,落实两创精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随之而来的竞争也非常严峻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时代赋予人才新的定义:不仅能够驾驭新科技,具有创新意…
信院学子赴南京同仁医院暑期托管实践
【暑期“三下乡”】信院学子赴南京同仁医院暑期托管实践为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实现身为当代青年的价值,用无私的爱心去编制奉献的赞歌,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组织“暑期托管实践小分队”于7月3…
【文学院】活用芜湖红色资源,延展红色文旅路径 ——记安徽大学文学院芜湖起飞队暑期社会实
(通讯员:张心怡刘萌)革命传统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近些年,为用好、传承好红色资源,芜湖的红色旅游不断跟…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走进舌尖上的非遗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走进舌尖上的非遗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舌尖上的非遗同样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展现着一代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生活…
汽院学子三下乡:打开心门,畅想未来
团队成员在总书记的指引下,团队成员回归农村深入了解所在地留守儿童人数、家庭状况等位留守儿童的特征之后,“因人制宜”进行心理帮扶。例如,对成长中因缺少父母陪伴而性格内向的留守儿童,采取积极的心理…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体悟尼山文化,传承儒学经典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体悟尼山文化,传承儒学经典2018年央视中秋晚会主会场定于尼山圣境,这是中秋晚会首次走进孔孟之乡,使海内外观众备受关注,将目光聚焦于这片东方圣地。为学习孔子文化,了解孔子精…
“资助育人·助梦新起点”唐社筑梦传声筒小队 新生家访活动顺利开展
2023年8月17日,“资助育人·助梦新起点”唐社筑梦传声筒小队在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开展第二阶段的家访活动,由队长于晓涵带领另外两名队员进行。小队成员提前对于前期的活动进行了总结与归纳,然后于17日下午一…
汽院学子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让爱扬帆起航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心愿,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生逢盛世,更应肩负时代责任。为响…
“资助育人,助梦新起点”唐社助梦传声筒小队开展新生家访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和学校的资助体系,同时帮助23级新生提前了解多彩的校园生活和校园文化,从而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唐社助梦传声筒小队在山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