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网安阳8月11日电(通讯员 刘静 胡门昕)为了深入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旗渠精神,8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红旗飘飘”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纪念景区,开展以“走访红色精神源头,探寻革命发展力量”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安阳林州段红旗渠景区主要是由红旗渠纪念馆、分水闸、廊桥青年洞组成。
8月10日上午9时,社会实践团队一行人到达红旗渠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座拿着铁锤和铁钎在悬崖峭壁上为林州人民开凿生命之水的雕塑。紧接着,讲解员讲述了名为“旱魃为虐”的故事。一位老汉起五更走二十多公里路程,担水回家过年,挑水的人多,挨到天黑才接满一担水回村,新儿媳妇出村接公爹回家,天黑路滑,不小心绊倒一担水洒了个净光。儿媳妇又羞又愧,就在万家团圆的除夕夜上吊自杀,这便是千百年来旧林州缺水的写照。往前走,便看见了刻着万人的献身人员石碑。一行又一行的名字背后是一群又一群林州人民前仆后继,奋勇向前,在烈日当空悬崖峭壁之上,头上顶着一介草帽,腰上系着一条绳索,一锤一钎,靠着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毅力建造这条寄托着林州人民祖祖辈辈心愿的红旗渠。通过讲解员的介绍,社会实践团队人员了解到红旗渠工程建设初期,水位增高,山洪暴发,年轻的建设者们一个个奋不顾身地跳进冰冷刺骨的急流,臂挽臂、肩并肩、手拉手,用血肉之躯排起了一道人墙。汹涌的漳河水一点点挣扎着,一点点平息着,岸上的人们眼疾手快,大步流星地抬石头,背沙袋,一块块巨石垒起来,一筐筐碴石倒下去,经过数十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成功合龙。纪念馆内陈列的画像雕塑,听到的传奇故事都彰显着林州人民不畏苦难,吃苦耐劳的伟大精神。
8月10日下午14时,社会实践团队一行人又来到了青年洞,“青年洞”右侧是郭沫若题写的“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左前方石崖上面是李先念题写的“山碑”二字。据讲解员讲解,青年洞的修建可是让当年的修渠民众犯了难,青年洞西是一崖壁,像“弓”形,如同鬼斧神工一刀切,岩石青一块、白一块、紫一块,构成一幅丑怪险恶的画面,人称“小鬼脸”。素有“小鬼脸,顶着天,山高鸟难飞,崖陡猴难攀”之称。东面是巨石累累的狼牙山,上边是金鸡域,穿过狼牙山,便可到卢家拐寺沟,是红旗渠的又一艰险工段。且开凿青年洞时正值严冬,缺粮少菜,生活艰难,大家吃不饱饭,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艰苦的环境时刻考验着修渠民众的意志,同时凿洞也是一大问题,这里的石质全部为石英岩,坚硬如钢,一锤下去只能打个白点,功效太低,后来从洛阳市寄来一部风钻机,但是仅钻了30厘米就用坏了40个钻头,且风钻机一动不便无法满足工程需要,最终青年洞的开凿全靠修渠民众人工抡锤打钎,一锤一钎强攻硬打,他们抡背锤舞圆锤站着打跪着打,手震的麻木胳膊酸疼,谁也不叫疼不喊累,修渠青年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还创造出了“三角炮”“瓦缸窑炮”“连环炮”等爆破新技术,使每日工作面进度由0.3米迅速提高到了2.8米,最终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奋战,全长616米,高5米,宽6.2米的青年洞,于1961年7月15日顺利完工。青年洞这一咽喉工程的胜利完成,极大的鼓舞了林县群众和干部修建红旗渠的信心和决心,300青年不怕苦不怕难、挖野菜捞河草充饥只为攻破“小鬼脸”这一难关,为了纪念他们的伟绩,这里被命名为青年洞。艰苦能练英雄汉,越苦英雄志越坚。现在的青年洞钢钎铁锤的声音已经远去,而修渠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红旗渠精神,代代传承,熠熠生辉。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了红旗渠工程的宏伟浩大,在被林县人民勇气折服的同时,也更加理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认识到,弘扬红旗渠精神,对大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要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抵御外界的诸多诱惑,这就需要大学生们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04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