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财学子探索:原生与新生,乡村低效空间功能重塑共生设计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车扬夕

南财学子探索:原生与新生,乡村低效空间功能重塑共生设计

红河8月20电(通讯员车扬夕)2023年7月16日,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原生与新生—乡村低效空间功能重塑共生设计研究小组(成员:车扬夕、王子乐、胡祝诚)前往云南元阳县小新街乡新鲁沙进行乡村空间的探索。在那里,去拜访了新鲁沙诗妤希望小学,以这所小学为基地开展了原生空间与新生空间的探索。经小组讨论研究决定调研大纲,第一部调研学校周边的环境,第二部对诗妤希望小学进行测绘,第三步对小孩子们进行简短的采访。充分挖掘这所小学的空间利用,以小学内低效的空间功能为原型,进行重塑,共生的设计。

云南诗妤希望小学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美丽乡村中,这里山水环绕,各个村落位于大山上较为平缓的地段上,在这美丽乡村中,隐藏着一座与山水相依、富有希望的小学。这片风景如画的土地,被群山环抱,村落静谧地躺卧在山脚下,仿佛是大自然的温柔拥抱。然而,在这片广袤的大山空间里,机会似乎稀少地散落着。在我们的实地观察过程中,大山的空间十分广阔,但利用空间却略显稀少。当初的诗妤希望小学,只有一栋矗立在群山间的教学楼,一座静静守望的宿舍楼,一片用水泥铺就的篮球场,以及独立而坚强的厨房。或许在别处,这些独立的部分会被视为孤立的碎片,但在这里,它们却汇聚成一个精心编织的故事。教学楼,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山谷间的回响,传颂着知识的力量。宿舍楼,像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承载着无数温馨的瞬间,宛如星光点缀在夜空中。篮球场,成为了活力的舞台,孩子们在此挥洒汗水,也铸就着友谊的纽带。而厨

房,则是味道的记忆,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一顿顿的爱心食物。但是仅仅只这片亩的空间,却可以架构起一所小学,那是如何充分挖掘这现有的空间潜力,实现剩余空间的再生利用,让“小”空间也能发挥“大”作用呢?将小空间边角料有序规范的进行金角银边化。

图为调研小组在诗妤小学拍摄的当地风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胡祝诚供图。

由于诗妤希望小学位于新鲁沙上寨,在新鲁沙上寨,一群勤劳的房屋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沿着狭窄的道路有序排列,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村子。这个村子就像一本古老的书,每一座房屋都是一页,每一条小道都是连结的线索,描绘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小组对上寨进行实地观察,寨子里的房屋是沿着道路进行排布的,道路很窄小,房屋比较密集,各种小道弯弯绕绕的组成了这个村落。原生空间如新鲁沙上寨,通常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村落布局,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小组成员采访了诗妤希望小学的小学生王海小朋友,据了解上寨距离诗妤希望小学就五分钟的脚程,这段短短的路程,连接了学校与家庭,让孩子们的成长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因此,上寨的孩子们都选择了回家,而不是住校,将宿舍楼的空间留给那些离学校距离远的小朋友们。因此,宿舍楼的一层,成了一个别样的仓库,存放着孩子们的梦想。体育器材、文具用品,每一件物品都是一段回忆,一份心意。这里不仅是储藏之地,更是友情的见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这个空间中感受到彼此的陪伴。

图为小组成员在对小学内的器材室进行测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胡祝诚供图。

小学的设施不仅仅只有教学楼还要有娱乐活动场所,小组调研了诗妤希望小学的娱乐场所,位于教学楼区前面一小块水泥空地,在这块场子上设置了篮球架2个,足球门框1个,然而,这块场地并不只是运动的乐园,它还有着更多的用途。聪明的设计让它变得更有生活气息。厨房与娱乐场地之间被一段距离隔开,仿佛是一个隐秘的空间屏障,将热闹和美味分隔开来。在厨房的旁边,一个乒乓球桌静静摆放,等待着孩子们的挑战。每一次球拍的挥动,都是友情的延伸,让游戏变成了一种情感的传递。除了这些器材以外,还在这块水泥地上砌了一个小高台,高台中间置放了一个升国旗杆,用于小学的升旗仪式,或者在开展活动时,用于主持,展示表演的场地。关于厨房用地,分为3块区域,干湿分离,后厨位置铺设瓷砖,用于备菜,处理,制作学生饭菜的空间。前厅就是教师吃饭的区域,剩余一块空间就用作厨房储存粮食物资,是一个简小的仓库。小组采访了厨房阿姨,阿姨表示“这个小小的厨房,她们使用起来很方便,顺手。几个阿姨之间会分工合作,有条例的照顾好学生的伙食情况。”小小的厨房空间安排有序,使用便利。

最后,我们采访了诗妤希望小学二年级小朋友卢俊祥,“我最喜欢的是体育课,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感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卢同学这样说道,脸上带着开朗的笑容。想来对于小朋友们而言,快乐的并不是拥有很大很大的空间去玩耍,而且有一群好朋友在一起玩自己想玩儿的游戏,就足够了。小组在这里调研的几天时间里,对于空间利用有很多发现,同时也发现了这里的特色文化,他们有的小孩是哈尼族,会用哈尼语言交流,会穿上哈尼族的服饰,有自己的跳舞方式等,在城市里看不到的东西。小组在和小孩子们交流的时候,也想孩子们展示外面与这里不同的风俗文化,孩子们表示很想出来看看,小组成员非常乐意的对孩子们进行介绍,并且鼓励他们走出大山,出去看看世界。

图为小组成员王子乐采访诗妤小学的学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胡祝诚。

对于诗妤希望小学来说,片亩空间用置妥帖,完成了小学所需,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可以在所置操场上跳绳,打篮球,跳皮筋,打乒乓球等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正好体育器材摆放在宿舍楼的一层,方便孩子们拿取。利用了课余时间,释放孩子们旺盛的精力。结束了调研,小组成员对这样朴实的大山生活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进一步提上对乡村振兴的信心,衷心的祝愿诗妤希望小学和新鲁沙上寨越来越好!云南诗妤希望小学,不再只是一个学校,更是一个传承梦想的港湾。在这里,小空间不再局限,而是被激活成为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让“小”的空间,绽放出“大”的光芒。这座小学,不仅在山水间留下了美丽的足迹,更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让他们相信,无论空间大小,都能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12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志愿服务迎“八一”,传承拥军爱国心
为迎接“八一”建军节,2023年8月1日,“讴歌美丽,建功乡村”社会实践团队与甘棠社区党支部总书记一起展开志愿服务,与战友老人们共度难忘的聚餐活动。这一天,村中老人们欢聚一堂,共唱红歌,营造出一片其乐…
湖南工学院招生就业处2023年招生线上咨询工作顺利进行
6月9日以来,我校招生录取工作正稳步进行中。在校领导和招就处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包括招生网咨询、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平台咨询及QQ新生答疑群咨询在内的招生线上咨询工作顺利进行。在日常工作中,招生组的学生…
筑梦颍东丨九载颍东情,筑梦再启程
时光悠长,岁月沉香。夏日的风轻吹,将时间的书页吹至本章节的尾篇,今年的“筑梦颍东”活动已进入了尾声。2023年7月21日上午9时,“九载颍东梦,筑梦再启程”文艺汇演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正午镇中心学校一楼…
笑与泪的故事——《童年》读后感
《童年》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好书,书中主人公阿廖沙的遭遇实在令人痛心。阿廖沙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只好和妈妈来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性格暴躁、自私自利的染坊主,经常打骂阿廖沙,有一次竟将他打得昏…
阅朝天门前生今世,读新时代发展格局 ——重庆大学“遇建”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2023年8月18日至23日,重庆大学“遇建”实践团一小队成员前往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以“朝天门的变迁与发展”为主题,立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高质高速建设下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新高度,依…
陕西理工大学三下乡 | 古路坝寻根探史,走进西北联址旧址
古路坝寻根探史,走进西北联址旧址为了进一步了解西北联大的历史,充分挖掘西北联大背后的红色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文化内核,让西北联大的办学精神和理念薪火相传、生命永续。2023年7月11日,陕西理工大学马克…
直播助农促振兴,青春聚力据担当
为引导更多青年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8月3日,“讴歌美丽,建功乡村”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峡山区“三农”电商孵化基地进行助农带货直播活动,旨在推广特色农产品。在开始直播前,志愿者们认真调整设备,…
读《傲慢与偏见》心得
我为你撇去傲慢,你为我放下偏见”。这便是英国作家简·奥斯丁所创作的名著《傲慢与偏见》中所呈现的故事。她通过婚姻问题的描写展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生活画面,重现当时或悲伤或兴奋或紧张气氛。不仅在当时…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安富陶瓷传承保护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安富陶瓷传承保护的调查研究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生存危机,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存情况面临着极其严峻的…
夏季防溺水,安全伴我行
为切实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也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奉献、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8月4日,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讴歌美丽,建功乡村”实践团队来到潍坊市峡山水库开展实践活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