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来源: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草木出山林

中国青年网常德7月6号电(通讯员 王茁)7月6日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常德桃源铁船堰村三下乡团队来到常德桃花源景区,考察景区的文旅发展情况。上午团队成员一同来到桃花源景区并先后游览了桃花源古镇林立着众多古色古香的南方特色仿古建筑桃花源古镇、桃花源核心景区。之后队员们游览了桃花源核心区的桃林,渊明祠,集贤祠,状元桥,陋室五柳馆等诸多文旅景点。每个景点的背后都有着它独特的文化背景。队员们在游览过后收获颇丰。

(图为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常德桃源铁船堰村三下乡团队参观桃花源古镇图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茁供图)

团队参观的第一站是桃花渊古镇。古镇保留着南方一贯的飞檐斗拱,街道林立着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亭阁楼台,雕梁画栋,直栏横槛,仿佛穿越了时空,一步踏进了明清。楼台水榭,小桥流水,藤萝碧树,纤纤细柳掩映其中,又仿佛置身于江南美景中。这些都是中国独有的设计,是经过长时间的与自然磨合的奇妙而又精美实用的文化艺术作品,是中华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所在。

(图为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常德桃源铁船堰村三下乡团队参观桃花源古镇图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茁供图)

桃花源也一承古镇建筑风格简约、隽永、院落布局原汁原味,景观设计古意新做沁润文艺。在继承与创新中复兴中国传统建筑、传统园林精神,发扬中国文化,重温辉煌的民族情结,重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盛世辉煌。

(图为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常德桃源铁船堰村三下乡团队参观渊明祠图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茁供图)

接着队员们来到了景区内的渊明祠,相传大诗人陶渊明曾在其作品《桃花源记》描述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据传此地就是当时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由于始建于秦朝,建源之早,其所内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也自然不言而喻。

(图为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常德桃源铁船堰村三下乡团队参观五柳馆图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茁供图)

接着队员们来到了五柳馆,,从外面来看,五柳馆气势恢宏、画栏雕栋,其大门宽阔厚重,镶钉以饰,两旁擂鼓严阵以待,颇具威严,古色古香,尽藏文化底蕴虽今不见古人,但仿佛任能听古声。

(图为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常德桃源铁船堰村三下乡团队观看情景剧图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茁供图)

随后队员们观看了桃花源景区内独特的情景剧文艺表演,该戏剧讲述了一位名为小豆子的男孩儿的传奇一生。小豆子原本是江边飘来的无名弃婴,后被常德当地几个善良的纤夫发现并救下,小小的他靠着吃当地绣娘们的奶长大。少年时在众人的举荐下进入了当地有名的汉戏戏园,并学有所成。但好景不长,抗日战争爆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接着小豆子就加入红军、投身抗战。就算后来被俘,也不愿为侵略者卖唱。他和常德人民共同为这片神奇的土地书写下了一段传奇的红色史书。

(图为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常德桃源铁船堰村三下乡团队参观集贤阁图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茁供图)

接着队员游览了满负盛名的集贤阁。集贤阁顾名思义,曾有很多文人墨客来此求学问经,互相交流,各展文采。据考证,曾今孟浩然、李白、韩愈、苏轼等大文豪都曾到过此处并留下墨宝。历朝历代都是文化圣地,其留给后世的文化瑰宝也不计其数,对中华文脉传承起着重要作用,也对中华儿女影响颇深。

(图为湖南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常德桃源铁船堰村三下乡团队参观景区图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茁供图)

景区内,清脆的朗读声不绝于耳,熟悉的《桃花源记》中的词句不断地在脑海里涌现,从游客中心,到林间小路;从恢宏庭院,到山顶楼阁,这一路上,优美的词句化作清风,沁润着队员们的心脾,为他们疲惫的身心带来一丝的慰藉。

活动过后,队员们已精疲力尽,但今天所游览的诗词碑文,楼阁庭院,青山碧水还不断回现在队员们的脑海中,文化的洗礼是舒畅的,是沁人心脾的,也是回味无穷的。只有传承好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国家发展才能任重致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14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创新传承,青春赋能文化新活力——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青协志愿者走进贺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4月1日上午,青年志愿者协会文法学院分会携手贺堤学校,为六年级一班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盛宴。青……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作风建设,3月27-28日,文法学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为期两天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在读书…… 程潇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筑牢作风建设根基——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 郝鑫蕊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四党支部开展学习教育会议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2025年3月27日上午,…… 张欣茹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罗艳娟一行赴平顶山学院考察交流

3月26日,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罗艳娟带队,率学院教师代表一行4人赴平顶山学院文学院考察交流,重点围绕师范专业认证、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及实验室建设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冯莉娟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文心悦读|探索心灵奇旅,共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为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养,培养阅读习惯,打破社交壁垒,实现自我成长,和悦·心语辅导员工作室于3月26日晚7点在综合实验楼520活动室成功举办“文心悦读”文化沙龙。本次活动以经典心理学书……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青协志愿者走进树德外国语小学开展“法律知识小讲堂

为深入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理念,助力构建平安校园,3月27日下午,青年志愿者协会文法学院分会携手树德外国语小学,为四年级一班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知识小讲堂”主题课堂……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大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举办招新面试

为进一步完善宿舍管理工作,营造和谐美丽的宿舍环境,提高宿舍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宿舍管理委员会的榜样作用,切实提升学生宿舍环境与生活体验,文法学院于3月26日在学院楼B-213举办大学生宿…… 刘雨欣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最新发布

三下乡-青春与党同行
7月1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团队前往参观重庆开州刘伯承纪念馆。刘伯承是中国革命事业和国防建设的伟大先行者,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
怀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
为了解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调解联动机制,明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审理工作,7月6日,“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走进了淄博市博山区于杨法官工作室,实践团成员与工作室的法官助理李双同志进行了学习交流…
走进红色小学 感受新生力量
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优秀的精神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的,为了了解沂蒙精神是如何在当地新生群体中被传承和发扬,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新时代沂蒙精神…
曲园学子三下乡——化学实验培兴趣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实验,则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对许多初…
《支教意义非凡》
支教的意义在于提供教育资源和帮助给贫困地区的学生,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对于支教者来说,支教是一种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能够为贫困地区的学生带去知识、技能和积极的影响。支教的意义还包括以…
守人间烟火,颂法治民安
为感受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铸牢青年法治意识,学习法律知识,7月5日,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走进博山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室,感受和学习家事审判的人文关怀和柔性司法。(图为实践团…
杭州师范大学红书架公益服务团队开展红色广播剧创作活动
“你说,剧本里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废话,当然是假的。”“可他们都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动机,怎么能说是假的。”“可是,这都是作者凭空想出来的,看不见也摸不着啊。”红书架社会实践团队…
大学生支教,与孩子们的深厚友谊
在与孩子们共同生活了半个月之后,我们也迎来了分离的时候,我们也特别舍不得蒲团小庙小学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分别也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遇。所以湖二师的同学们也在最后一节课堂上,…
杭州师范大学红书架公益服务团队开展暑期宣讲
夏日的来临,即意味着燥热的风、猛烈的阳光、不停滴落的汗水……而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便是作别空调的清凉,奔赴与纯粹的夏日的约定。不过,我的身边有着团队的小伙伴,和他们在一起,似乎炎热也不再成为一…
《在支教过程中得到感悟 》
支教地点是一个位于郎溪县涛城镇的偏远的乡村小学,这里的孩子们大多数来自山区贫困家庭。面对他们朴实的笑容和渴望知识的眼神,我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与孩子们一起度过了每一个早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