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农学子赴山东寻沂明义,体悟军民同心的红色精神力量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韩佳吟 文昊

“军民同心,勇敢无畏”

在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发挥着巨大的力量。实践团队按照计划来到了“中华抗日第一村”——渊子崖保卫战旧址。一位身穿满是泥土痕迹志愿者服装、佝偻着腰、头戴黄色草帽的伯伯紧紧地跟随实践团队的脚步一同进入了旧址。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右方凹凸不平紧紧相连的四座雕塑,虽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军民英勇的神情依旧令人敬畏。正前方是耸立着的烈士纪念塔。在纪念塔后方陈列着一片墓碑,上面刻着在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军民姓名。

图为实践团队自发地为牺牲的军民默哀 通讯员 文昊 摄

登上纪念塔的台阶,纪念塔上面铭刻着“勇敢的军民永垂不朽”的字样。实践团队在此驻足,细细品味着纪念碑背后的故事。一路默不作声的伯伯凑到实践团队中去,“村民不愿意给日本人提供物资,被日伪军清剿。当时村子里面只有‘鸟枪’、‘五子炮’等落后的武器,再就是菜刀、铁锨等。”他激动的说到,“日伪军装备的都是现代化武装,但是村民一点都不怕他们。”一千多名日本鬼子疯狂地进攻着这座具有三百多户人家的村子。八路军闻讯赶来,帮助村民战斗。在整整一天的抵抗中,40多名八路军战士、县区中队战士以及145名村民在此战役中丧生,400多人受伤,毙伤日伪军154人。村民誓死抵抗、大义凛然,老幼妇孺同仇敌忾,发扬着誓死捍卫民族的不屈气节,毛主席赞誉渊子崖保卫战为“村民自卫战典范”。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粉碎了蒋军的阴谋,扭转华东战区局势,奠定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基础。实践团队前往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去感受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这里的革命烈士墓区,埋葬着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牺牲的2000多名烈士,墓碑上有名字的只有103座,在墓区的中央建有一座英烈亭。在李教授的带领下,实践团队一行人在英名碑下瞻仰许久,让人深切感受到和平来之不易,英雄人民永垂不朽。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实践团队参观了展馆的各个部分。被誉为国民党五大战力之首、拥有最强悍的美式装备的74师被小米加步枪的落后武装击垮,讲解员叙述道:“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是民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战场上,紧随华野官兵之后的便是群众的担架队,上千辆独轮车和上万人的肩膀保证了我军充足的物资和高昂的战斗力。“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是当时军民水乳交融的真实写照。据统计,整个孟良崮战役中,随部队行动的民兵总数近90万。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寻沂明义实践团

指导老师:郑鹏

通讯员:韩佳吟 文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17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声系民族,语通未来——“民族之声”调研团云南线下调

在祖国的壮丽山河中,云南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多元的民族分布,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的重要阵地。普通话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怀着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威海)“民族之声”调研团内蒙古实践纪实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传递文化的火炬。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于促进各民族交流、推动教育公平和实现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少数民族……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声系民族情,语启新征程——“民族之声”调研团湖南实践

声系民族情,语启新征程——山东大学“民族之声”调研团湖南实践纪实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传递文化的火炬。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于促进各民族交流、推动…… sqm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在实验室里 成为小小“科学家”
在实验室里成为小小“科学家”华大青年讯(通讯员胡芷静陈钇桔)为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并且丰富小朋友们的假期生活,8月26日至27日,华中师范大学“格致”科普志愿服务队在九号楼一楼…
烟大学子三下乡:红心向党,开创未来
“新时代中国青年需要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为响应国家号召,7月8日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情系润泽”暑期支教队来到山东省菏泽市…
胡杨之梦,悦动青春“志愿活动社会实践
2023年8月24日,我团队两名成员辛睿博、张文静在滨水社区新苑名居与社区工作人员接受环境卫生检查,在于工作人员走访中,我们看到了新苑名居的羽毛球场、居民活动中心、周边参观等卫生情况、自行车摆放情况。…
耕耘播种爱心田,收获笑颜满教室
炎炎夏日,大地被烈日烘烤着,仿佛散发着一股炽热的能量。一群大学生带着这股能量奔赴贫困地区,燃起了教育公平的希望之火。大学生支教活动作为一块宝贵的文化瑰宝,绽放出绚丽的色彩。他们像星星般璀璨,为…
工匠精神植初心,大国工匠铸重器
工匠精神植初心,大国工匠铸重器“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提倡工匠精神,鼓励精益求精、崇尚质量…
点燃青春梦想,畅游人生海洋
有人说:青春是一团火,笑容与彩霞飞映,汗水伴露珠潇酒,脉搏跳动着奔腾的节奏,智慧弹奏着优美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条河,平静时,泉水叮咚响,绵绵诉说着青春的故事;激荡时,汹涌澎湃,激情放射出绚烂…
永定——那段热血激昂的红色岁月
6月23日上午,为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团委“青·红”实践队在陈丽菊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龙岩市永定区金砂镇。金砂镇,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红旗不倒”之乡。…
农林大学子赴安溪县福田乡调研乡村变化,探寻乡村振兴
为了深入了解安溪县福田乡乡村发展、乡村养老建设情况,帮助解决乡村发展困境,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现。2023年7月1日,福建农林大学安…
烟台大学三下乡:星火接力,丹心筑梦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乡村支教的行列中,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热情,为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带去了更多的关爱和教育资源,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了坚…
广西师大学子三下乡: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村里娃的快乐课堂
广西师大学子三下乡: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村里娃的快乐课堂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8月9日-8月22日,广西师范大学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