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实践故事 | 传承沂蒙精神,勇担强农使命

来源:浙江大学 作者:郑若晨 陈晗婧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厚植家国情怀,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新时代青年,促进理论与知识的结合,浙江大学农学院赴山东临沂、江苏无锡社会实践团前往临沂探寻沂蒙精神,了解绿色农业发展。

促进院地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实践团第一站来到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并与浙大山东农研院的领导和老师进行了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积极就农产品研究加工、数字农业研究中心、农产品绿色智能供应链研究中心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与浙大山东农研院进行深入交流。交流结束后,实践团对于浙江大学与浙大山东农研院的交流合作有了基本认识,同时对于临沂目前农业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了解。双方都希望在未来可以有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实践团随后来到临沂正知源农业科技发展专业合作社园区参观学习。园区引进了浙江大学农研院的枸杞番茄、口感西红柿以及无土栽培技术等,实现了稳定产出。为助推沂蒙乡村振兴,2021年底,浙大山东农研院设立了“‘红美人’柑橘引种及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园区还设置了特色的红美人柑橘体验园,吸引参观旅游。据介绍,“红美人”以“南香”为母本、“天草”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并且在现代农业技术如浙大山东农研院开发的日光温室智能数字化柑橘管理系统的加持下,实现了“橘生淮北仍为橘”的突破,也为下一步大面积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刚开始我们心里也没底,担心在北方难以生长,但试种非常成功。”临沂正知源农业科技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红美人”柑橘作为南方作物,对温度和水分要求高,“南橘北种”带来的生长环境变化还是引发了很多问题 ,而浙江大学叶明儿教授和浙大山东农研院的专家团队给予了管理流程全方位的专业指导

下午实践团来到平邑县九间棚村沂蒙精神教育基地,现在这里空气清新,风景宜人,而三四十年前的九间棚村还是有名的“干山顶”“穷山村”。我们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参观了九间棚党性教育基地纪念馆和九间棚村旧址,了解了九间棚村人民在以刘嘉坤为首的党支部的带领下架电、修路、引水的奋斗史。其中讲解员老师的一句话让成员们印象深刻:“所有村民对自己分到的工作不满意的可以和任何一名党员换”

九间棚的故事可以看到党的基层干部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对当下的农业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传承沂蒙精神,助力产业发展

17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在红墙镶嵌弹壳的纪念馆内,了解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面对战线过长,军备不足的问题,人民军队不轻言放弃,而是选择迎难而上,最终取得胜利。实践团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追寻红色足迹,体悟初心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学习先烈不怕苦不怕累,勇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沂阴县地处沂蒙山腹地,也是“中国桃乡”,这里的金葵农业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以桃产业为主的现代化农业公司。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了当地特色的桃品种,并品鉴了7-7油蟠桃和黄金蟠桃,对当地特色的桃产业有了进一步了解。

下午,实践团先后来到山东青果食品有限公司沂南县辛集镇振民蔬菜合作社实地调研。在和负责人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当地的蔬果生产逐步实现了智能化、现代化,拥有科技附加值较高的种植、灌溉设备。产品销售辐射江西、浙江、广东、上海等城市,或远销海外。

学习先锋模范,厚植爱农情怀

近年来,兰陵县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产品涵盖肉、蛋、奶、蔬等12大类。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品种,已形成富有兰陵特色、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为更好了解兰陵的农业产业,实践团于16日前往罗庄爱忆农预制菜供应链基地兰陵农企园山东垦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参观学习。在参观及会谈过程中通过对企业的产业链、发展历史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了解,实践团对于兰陵的预制菜等产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

为响应总书记“厚植爱农情怀,练就新农本领”的号召,培养浙大“新农人”,并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知识能力,实践团队来到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参观学习。

农业园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是山东省唯一被命名为国家农业公园的生态农业旅游庄园。园区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同时融入人文历史、农耕文明,生动展示了兰陵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南菜园”的美丽画卷。成员们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参观了由五谷杂粮拼装起的建党百年展。在这里,以水培技术和空中培育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效农业技术展示引来了队员们的赞叹。据介绍,园区建设了10万平方米,5个大型智能温室和数百个冬暖式大棚,打造了“四季如春,常来常新”和“一园揽四季,一日跨千年”主题现代农耕文化奇观。

在代村党史馆,党支部书记王传喜的故事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含义。王传喜接任村支书后将代村从“脏乱穷差”村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模范村的过程,真正体现了把“人民情怀”根植心底,把“为民服务”践于行动的使命自觉。室内展厅采用现代声光电等方式,雕塑与实物相结合,图文并茂,再现了代村的红色传承。代村用奋斗绘就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

总结

通过在临沂的参观实践,实践团成员了解了各农业产业的基本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对于智慧农业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体会到了抓住机会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研发先进技术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为专业学习与实践积累了重要经验。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实践团成员也将基于实际问题,扎根广阔土地,传承红色基因,攻坚克难,敢闯敢试成就不凡事业,书写时代答卷,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智慧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19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大学生社会实践:探寻青岛崂山区东麦窑社区的乡村基层治理之道
青岛崂山区沙子口街道的东麦窑社区,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渔村,如今已成功转型为充满特色的旅游乡村。近日,山东大学乡村振兴服务社团星梦志愿服务队来到这里,深入了解该村的乡村基层治理现状,探索其成功…
深入走进乡村振兴
在结束了与陈书记深入交流之后,我们踏入永和县官庄村,与村内致富带头人、监测户以及参加过西藏平叛的老解放军战士进行了一场交流。这次交流不仅深刻展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果,还为我们呈现了老一辈农村人…
探究餐桌安全之源——华中农业大学农产品质量检测社会实践小队举办食品安全主题趣味抽奖问
探究餐桌安全之源——华中农业大学农产品质量检测社会实践小队于2023年7月27日在碧荷花园小区门口举办了一场食品安全主题的趣味抽奖问答活动,旨在通过互动和趣味的方式向市民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食…
乡村脱贫致富路:永和县官庄村展示农村振兴的新面貌
在2023年8月23日的采访中,我们深入永和县官庄村,随同该村农村帮扶队的第一书记和队员,踏足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去见证在村委领导下完成的各项重大工程,这是一场丰富多彩的走访之旅,我们看到农村振兴的新图…
数统院“缘逢苗城”暑期实践团开办英语课程
数统院“缘逢苗城”暑期实践团开办英语课程黄一勤教授课程吴香怡、黄一勤为学生答疑(通讯员蒲佳莹吴艺帆唐亘嫣)7月18日上午,“跃动青春,助力乡兴”——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年传媒中心赴长沙市长沙县暑期社会…
实践与教学并重,传承好新时代井冈精神
为了讲好红色故事,深入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8月14日,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星星之火社会实践团队在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的引领下依次前往大井、小井、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等地进行参观学习。更深刻地感受…
《三下乡活动之大学生支教的感悟》
作为一位大学生参加支教活动,我在这段时间里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首先,支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支教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孩子渴望学习的心情和对知识的渴求。这让我意识到每个孩子都…
探究餐桌安全之源——华中农业大学农产品质量检测社会实践小队举办食品安全主题宣讲会
探究餐桌安全之源——华中农业大学农产品质量检测社会实践小队于2023年7月26日成功举办了一场食品安全主题宣讲会,旨在探究餐桌安全的源头,并向广大市民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此次宣讲会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
红色基因永续,星星之火永存 | 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我们来了!
红色资源见证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凝结着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中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为了更好地运用红色资源,讲好井冈山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开展党史教育,引导…
延安甘泉:山村之旅,以实践探寻乡村振兴道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了解延安精神和延安青年运动史,熟知党的延安时期对中国革命以及中国青年运动的重要意义,实地感悟“延安精神”,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