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兰陵旅途之中,寻找农业发展之道
中国青年网衡阳7月20日电(通讯员 邓慧玲)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发展绿色农业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农业突飞猛进,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品质也在不断提高。为寻找新型绿色农业实践的成功模式,为农户提供更多农业发展思路,曲阜师范大学“益农长青”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国家农业示范区,实地体验绿色农业的发展优势。
实地调研之前,实践队首先在网络上发布了一个调查问卷,内容围绕大家对于农业的认知以及了解程度展开。问卷收集完毕之后,在经过为期一周的信息搜集,实践队员们通过线上会议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此次的社会实践地点。2023年6月24日,全体队员乘车抵达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农业示范区。初到临沂,大家都在为临沂市的热情而感叹,有出租车司机的家常聊天,还有示范区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待。
图为实践队员探讨园区内秧苗种植方式 中国青年网 邱明霞 摄
调研示范区,一改传统知
进入示范区之前,队员们分成了两个小队,一同从示范区的南、北两个大门进入。在保证调研完整个示范区的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时间与精力,尽早完成返程。与我们平日里对于农业区的认知相反,兰陵农业示范区并不是我们传统认知里的那种粗放型农业。一进入示范区,就能看到成片的棚户区,棚户与植物交错,形成农业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兰陵农业示范区采用的是精细化农业生产方式,运用了先进的农业技术,还采用了大量的科技化设备。棚区中全部采用智能控制系统,精细控制温度湿度,使棚内维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环境。园区内还展示了无土栽培、滚筒栽培等较为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参观完示范区这些展示之后,队员们纷纷表示自己对于农业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现在对于农业生产已经有了新的认知。
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关键在于各种创新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到示范区内部的农产品种植,与其他的棚区种植不同。现在市面上大部分棚区仍然使用的是以化学肥料、生物肥料为主的施肥方式,而兰陵示范区内则采用农家有机肥为主,辅之以人工肥进行作物养料的补充。园区内种养结合,自身可以产出丰富的动物粪便,在腐熟之后便可用作肥料对土壤养分进行补充。
除此,园区内采用种养相结合,果实采摘与幼苗出售相结合等等,既可以帮助群众实现采摘乐趣,还可以帮助园区创收。不仅实现了生产闭环,还实现了销售开环。在自给自足的前提下,还能拓宽自身的销售渠道。这对于农户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产量、质量与销量的三重收获。给农户提供了更多有关农业发展的思路。
图为实践队部分队员在示范区内的合照 中国青年网 邱明霞 摄
回望调研整个过程,书写农业发展新模式
此次调研,收获颇丰,不仅是心理上对于农业的改观,对农业有了直观的认识,在帮助农户发展绿色农业等方面也有了不小的启发。对于大部分人民群众来说,对于农业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五年前,甚至十年前。农户们可以建立一些农业采摘参观园,方便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种植过程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动手欲望,增加农户收入,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向共赢。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增施有机农家肥,减少作物的有害物残留的同时,还可以将此作为作物的特点,建设品牌,打响品牌效应,增加农作物附加值,使作物由初级农产品转变为商品进行销售,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农户提高收入。
农户们还可以与时俱进,学习一些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克服当地自然环境的不足,在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还可以使作物的品质得到提升。在养活一方水土的基础上还可帮助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益处多多。农户们还可以学习一些机械化操作,这样一来,既可以节省精力,还可以提高作物的播种、收割效率,农户的生产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24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