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最高”建筑印记·探寻郑州发展足迹
八月二日,我们继续拜访了在1960-1971年间郑州市最高的建筑――郑州市政办公楼旧址,今郑州市人民政府,继续追寻探究郑州的发展。
出发之前,我们小组又坐在一起来探讨了二号的行程与具体规划,通过查阅资料和详细的讨论与记录,最终确定了郑州市人民政府。
(团队成员查询资料探寻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展及意义)
由此,我们初步了解了郑州市人民政府的发展历程,在不断地探索中也加深了对它的了解。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在1927年冯玉祥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后,对郑州市政特别注重,于7月27日成立郑州市政筹备处,1928年3月,河南省政府决定郑州市政筹备处改为郑州市政府。
(庄严巍峨的市政府大楼)
新的郑州市政府设立财务局、社会局、工务局、公安局及秘书处,所辖事务中,土地事务、街道建筑等土木工程、统计、公共卫生、公共娱乐场所管理等更具有建设现代城市的职能。并编制了近代以来郑州第一张城区规划图——《郑埠设计图》,市区设计人口25万左右,中心位于人民公园附近。据《民国市政纪要》记载,最早市政府办公处就设置在老坟岗西侧。从此,郑州开启了向近代化城市的转型。
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爆发,1931年1月,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撤销了郑州市建制,郑州成为郑县城区,郑州市政府也随之撤销。1948年10月郑州解放后,在郑县城区设立郑州市,郑州城区迅速发展起来。1950年郑州已有陇海区、二七区、建设区、金水区、郊区等。1954年,河南省会从开封迁至郑州,郑州迅速成为全国性中心市之一。
1964年市委大楼施工完成,市委市政府终于顺利完成了搬迁。市府的迁入为中原区工业的繁荣提供了保证,而工业的繁荣极大的促进了中原区的发展,二砂、郑煤机、电缆厂等这些驰名全国的企业,成了对外展示郑州的一张张骄傲的“名片”。沿棉纺路一字排开的国棉厂,数十万纺织大军成为郑州西部独一无二的风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中,棉纺路的风光一时无二,一条街的工业撑起几乎整个郑州,税收占整个城市的一半以上,中原区成为郑州当时当之无愧的最时尚城区。
(团队成员在市人民政府前合影)
市府即行政中心的落地,极大的促进了当时郑州的发展,曾作为当时最高建筑的它,屹立几十余年,历经无数风雨,见证了郑州这座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小组沿着‘最高印记’探寻发展足迹,通过我们的实地考察,我们不仅了解了郑州市人民政府的发展历程,也联系到了郑州市建筑设计院原总建筑师、郑州市建委原副总工程师周培南,是这座办公楼的主要设计人之一,通过对老人的采访,我们也得以窥见这座楼的更多细节。
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沿着‘最高’印记·探寻发展足迹”发展成就观察团供稿。
供稿人:蒋今 联系电话:15729013008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24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