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匠心研学茶文化,非遗传承留茗香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网络文化中心(日照) 作者:刘峻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等院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引导我们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也是我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机会。今年暑假期间,我加入了“文化点灯人”社会实践队,跟随进行基于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实证调研。

2022年11月29日,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对于进一步弘扬传播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推动茶文化内涵式发展和立体化呈现意义非凡。中国传统“文化点灯人”实践队走访日照多出产茶制茶园区,了解茶叶的种植、传统制茶技艺以及企业的茶文化,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在制茶过程中茶叶质量的保证问题,宣传销售的真实性问题以及企业监管问题。在传统技艺于现代工艺的碰撞中,茶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传承好茶文化,不仅是将传统制茶技艺及其习俗传承下去,更是弘扬茶文化背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价值体系,也同时让其他非遗文化的传承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一茶一饮,彰显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袅袅茶香,沁润着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一杯一盏托举起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茶与中国人相伴千年,经世代传承形成了系统的知识体系,成熟的传统工艺,承载中华文化基因的中国茶走向世界,极大的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把茶文化的保护传承放在前沿科技的翅膀上,放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坐标上,从整体上提升非遗的可见度融合度,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世界遗产保护事业贡献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非遗不止代表历史,更应满足当下、适应未来,非遗既需要时时有、处处有,也要日日新。历经岁月磨洗,茶文化的精髓与其文化结晶的性质不会变,但与茶文化相关的推广与宣传一定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才能够使古老的技艺习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延续生命。茶文化的传承保护还需要有关部门持续发力推进,在研究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绿色发展、活态传承、多元融合等方式,使其回归传统、回归生活,同时助力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推动茶文化及相关产业“走出去”,让古老的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

在这次暑假社会实践中,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弥补自己的不足,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加入到社会实践中有助于我们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和知识。同时,社会实践中有很多我们在学校里无法学习到的东西,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够加深我们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也开拓的视野,增长了才干,能更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为非遗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25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温红色经典,感先辈荣光
中国青年网连云港8月28日电(通讯员唐梦涵)2023年8月28日,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重温红色经典,感悟先辈荣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唐梦涵前往连云港市灌南县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红色文化纪念馆进行实践活动。…
广财学子返乡内蒙助宣传,打响卓资双响炮!
中国青年网乌兰察布8月26日电(通讯员张启轩曾崇霞严天祯)8月1日至7日,广东财经大学乡遇一夏实践队来到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围绕卓资县当地“打造卓资名片,发展第三产业”的需求,在当地进行拍摄宣传视…
访家乡烈士陵园所记
“踏寻往昔之旅,呼唤红色精神”。时令已到了立秋,台风的登陆,使得这个立秋有很多的冰冷,阴雨绵绵,又听得寒风阵阵,呜呜咽咽,风雨愁煞人。我作为化学院“闪闪的红星”寻访红色足迹青年实践团的一员,在…
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石榴坪村社会实践团入村进行留守儿童防溺水教育讲座,增强留守儿童防溺水意识。同时,对湖边“野游”的留守儿童进行劝导和水上安全教育。乡村振兴战略追求的是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其…
调研数字化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之内容分析
①调研对象分析:本次参与调研志愿者约100人,共计发放问卷100余份,其中电子问卷70份,纸质问卷以及口头采访30份不等。本次调研中调研对象丰富,从中小学生到老年人,年龄跨度较大,职业也囊括学生、公司职工…
且看萤火成长
大学生网报泰州7月28日电(通讯员宗灿)树上的知了在不停地歌唱,门前的小狗趴在地上吐出鲜红的长舌头,树荫下的小鸟叽叽喳喳。在这热闹的夏日里,7月2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公益实…
黄河流域居民生活状态丰富多彩
黄河流域居民生活状态丰富多彩黄河生态建设调研水军团队深入黄河流域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调查发现,黄河流域的老年居民过着丰富多样的生活,而青年群体的生活则充满了活力和多…
红色精神需要每一个人来传承弘扬
中国青年网成都8月28日(通讯员魏旭晨罗晶)红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历经百年的生动实践和持续积淀,红色资源不断丰富,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红色基因不断赓续,红色精神需要每一个人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东周儿童村关爱留守儿童
捧出一颗心,倾注满腔情。为丰富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传递知识与快乐,8月21日至8月23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士护苗,聚木成林”守护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咸阳市三原县…
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我们在行动
近年来,由于电器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事故频频发生,为了加强对消防用电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消防意识,“筑梦成长,青年先行”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团队于2023年7月19日在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开展了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