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胡杨之梦,悦动青春“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第一天

来源:塔里木大学 作者:张文静

胡杨之梦,悦动青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

2023年8月21日,辛睿博、李萌、罗嘉理、张志乾和张文静五位同学到阿拉尔市滨水社区与社区负责人讨论并协商一些活动事项,介绍并讲解我校“三下乡”的活动内容并结合滨水社区实际情况来开展。

在进行社区服务之前,辛睿博同学与社区工作人员协商后,由李萌、罗嘉理、张志乾留在滨水社区锦绣佳苑小区办公室,辛睿博、张文静在新苑名居社区工作。此次活动中,我们将自己的志愿服务视为一种责任和使命,通过志愿服务为社会做贡献是一种传承和发扬好的社会价值观的方式。

辛睿博与张文静在社区工作人员指导下,录入社区周边个体经营户请查表。通过参与个体户清查社会实践,我们可以加强经济管理和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在个体户清查社会实践我们取得良好的成果,为经济发展和市场秩序做出贡献。

李萌、罗嘉理、张志乾三位同学在填写金银川路人口普查走访登记表。

同学们在了解普查的目的和意义,人口普查的目的通常是收集人口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等,以便了解人口结构和分布情况。了解普查目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工作重点和任务。之后学习如何正确填写普查表格,以及如何处理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掌握普查技巧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学习之后,开始普查工作,填写人口普查表。人口普查社会实践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我们应该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高普查的质量和准确性。同时,我们也应该持续反思我们的工作,并找到改进的空间。

社区服务实践通常需要团队合作。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工作可以加强我们的影响力,提高效率,并促进交流和学习。团队合作还能培养我们的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实践,我们可以为社区做出贡献,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能带来正向的改变。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服务他人的美好感受也会在实践中得到体会。

(文:张文静 摄:辛睿博 罗嘉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26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字农业生产园,赋能经济新发展
(通讯员谭德爱)为深入了解数字化浪潮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领略人民智慧,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筑梦与云阳,意气行远方”实践团于2023年7月18日在李佳琳老师的指导下来到了凤鸣镇黎明古村数字农业园。在这里…
集大学子三下乡:“林籁泉韵 丰渔长林”实践队——红树科普进行时
7月20日中午,实践队来到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的洛阳桥附近进行科普调研。洛阳桥位于泉州市的洛阳江水道之上,始建于宋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自2002年以来,洛阳江开展种植红树林行动,红树林…
身穿志愿马甲,心品红色精神
7月11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扬铁路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党史学习调研实践队来到了郑州火车站,成员们进入火车站内向郑州市老年雷锋团成员深入学习“铁路精神”,进一步走进铁路印迹,学习铁路…
寻公益之道,沃萤火之木
大学生网报泰州8月2日电(通讯员宗灿)夏天的树木总是最繁茂的,夏天的花儿总是最傲气的。但是夏天不止是植物的夏天,更是孩子们的夏天。8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公益实践团队与…
筑乡镇之基,扬复兴之风
河南科技大学|筑乡镇之基,扬复兴之风为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擎画乡村振兴蓝图,引导青年增加对乡村城镇基层发展的关注,感受乡村发展的变化,共筑振兴美好蓝图,2023年7月1日上午,河南省洛阳市河南科技大学…
湖北学子三下乡:聆听先辈事迹,传承红色精神
(通讯员樊昊轩)为促进青年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激发青年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与担当。6月16日上午,湖北医药学院忆往红英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十堰市张湾区老年大学开展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通过讲述…
课业辅导进乡村,教学相长助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进民生福祉,7月19日,重庆工商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小红帽”常青藤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建的“深耕乡村支教,助力平凡梦想”乡村振兴促进团赴丰都三建乡联合乡政府针对当地儿童…
家电维修进乡村,技能帮扶助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助力乡村建设。7月13日至15日,重庆工商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建设数字乡村,‘程’就梦想向未来”乡村振兴促进团师生深入石柱县西沱镇街头巷尾,为当地居民送…
“数”说农业发展,“智”推科技赋能
(通讯员李睿昕)2023年7月1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筑梦与云阳,意气行远方”实践团在李佳琳老师的指导下赴云阳县凤鸣镇黎明村开展实地调研,实践团聚焦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领域的热点问题,多维度探究了数字…
【滁州学院三下乡】—职播云芝士团队探索计算机岗业就业方向
8月18日,滁州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的职播云芝士队来到南京华苏公司。首先,公司人员代领团队参观公司,并在会议室通过PPT对公司的大致情况进行了介绍。在对公司情况有大概了解后,队长分别对该公司的实习生和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