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atImgID_0#
回望百年科举
蒲城县清代考院博物馆始建于光绪十七年(公园1891年),占地6200平方米,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存主体建筑有门厅、考舍,伦秀堂、浴室院、官厅七十余间,是进行童生考试的地方,也是目前全国保存完整的清代童生考试场所。目前考院已经成为一座集研究科举制度、展示科举文物、宣传传统文化以及开展研学活动于一体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考院博物馆拥有序厅、科举制度史馆、童生赶考场景馆、秀才考试场景馆、廉政教育厅、科举文物精品厅、蒲案展厅、伦秀堂,以及三个文物陈列室。
序厅主要介绍了在科举制的形成历史。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禅让制、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史馆则介绍了科举制度公平公正的考试流程,其中包括了县试、府试、院试的主要规章以及科举制度下的特有称号和盛极一时的文化现象。科举文物精品厅以及三个文物陈列室向游客展示了科举制度下的文化遗产:为防止考生作弊而用朱笔誊写的“朱卷”、试卷上的“骑缝章”、古代考生作弊的工具“夹带”、古代的同学录“同年录”、古代的枪手文章“枪替”,古代的录取通知书“省报”、“府报”。以及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官场的官员用品。
清代考院博物馆内丰富的文物资源以及馆藏展品向我们展示了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以及文化传承。
古今融合焕新机
作为年均人流量与教育频次均为蒲城县首屈一指的博物馆,清代考院博物馆对于与学校合作开展教育实践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其也为推动蒲城县甚至渭南市及其周边城市与学校积极合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蒲城县博物馆建设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研究小队一行于8月26日来到了清代考院博物馆来探寻其多年成功开展教育活动背后的原因。
清代考院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提到,考院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研学模式——-学生遵循古代科举流程进行沉浸式体验:学生身着考生服装进行笔试,随后张榜报录,并通过让状元及第的学生穿着状元服并举行“壮游泮水”、“荣归故里”等仪式进行表彰。由此可见考院博物馆对于学生和家长最大的吸引力便在于如此身临其境的场景和精妙有趣的环节设计,一方面对于明清时科举场景的还原使得学生加深了对于科举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研学流程的设巧思充分契合了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游戏性和趣味性引领着学生不断探索着科举的一个个阶段,这是将学生兴趣引导与历史学习深度融合的典型教育开发实例。
即便考院的沉浸式研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其相关负责人直言当前的研学活动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考院博物馆的研学活动主要由旅游公司承包,故这种商业化的运营也存在着重形式而轻内容的局限性,同时这种游戏性和体验感强的研学模式也不可避免地易使学生忽视其中的历史文化知识,而这种缺乏深度和专业性的开发模式又面临着基层博物馆因经费不足而匮乏专业技术人才的现实难题。由此看来,商业化运营模式对于博物馆自身发展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助于为博物馆吸纳更多游客,提升知名度,同时为博物馆更好地发展建设提供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商业化运营模式又极有可能让博物馆研学落入“重形式而轻内容”的陷阱,不利于从根本上传播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开发其文化价值。尤其在如今“双减”政策对于中小学学生课外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如何寓教于乐,如何充分挖掘博物馆教育资源服务于义务教育发展成为了博物馆、中小学、当地政府机构以及第三方旅游公司需要通力合作去不断完善和改进的重要课题。
问卷调研了民心
8月26日下午,蒲城县博物馆建设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研究小队来到了蒲城县中心文化广场,通过对于蒲城市民随机进行问卷调研,收集到了蒲城县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频次、流程、效果和模式及学生和家长对于此类实践的建议等信息的收集,最终收集的问卷达到了一百余份,使得调研团队成员对于蒲城县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有了更为直观而全面的认识。调研团队成员发现,当地大部分学生均表示,通过参观博物馆,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方面,博物馆研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机会,也同时开拓了他们的眼界。而在大部分家长眼中,博物馆教育成为了学生课堂外的辅助性教育场所,以帮助孩子们拓展知识领域,增长历史和文化知识。由此可见,蒲城县的博物馆教育收获了大部分学生和家长较为积极的反向和支持。
然而,通过问卷的调查情况,团队成员同样发现,蒲城县的博物馆教育实践在活动开展频次、内容深度、形式丰富度和推广范围等层面仍存在着一定局限性,这同时也是大多数同时面临着自身发展困境的基层博物馆的“通病”。但与此同时,大多数家长与学生对于此类教育活动仍表示了较高的期待与支持,相信在蒲城市民的理解与支持下,其博物馆与学校、教育部门等主体会齐心协力、不负使命,驾好这艘承载着义务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发展、基层博物馆与基层教育融合发展的使命的大船,驶向为学生建造的无垠广袤的教育天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27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