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肥料选择,发展绿色农业
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6日电(通讯员 高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我国绿色农业产业实现了较大规模发展。从整体产业规模到生产技术以及设备,都形成了较大提升。同时,在“产业化”理念影响下,我国农业效益的农业生产模式不断成熟。为了更好的了解现代生产技术和设备,曲阜师范大学“益农长青”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走近实地,于山东省临沂市以“低碳转型背景下绿色农业产业链分析”为主题进行调研,探讨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了解兰陵县农业示范地的先进科学蔬菜培养技术,帮助农户科学选择肥料,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山东地区更好的构建绿色农业。
深入实地研究,了解土地条件
6月24日,益农长青调研队到达山东省临沂市,通过兰陵县农业专家的介绍与知识讲授,团队了解到在其联合的基础肥料包装中,有机肥和生物制剂所占比例较大,有机肥施用后能促进土壤良性循环,保证土壤健康,可以很好地规避施用化肥所导致的重金属污染、放射性污染以及土壤硝酸盐的污染等问题。此外,有机肥对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渗透性具有明显效果。化肥中不含有机质,大量使用化肥会对土壤中的团粒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造成土壤板结,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事实上,为了提高耕地质量,兰陵县早在2011年就启动了“沃土计划示范工程”,旨在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和新型肥料(微生物肥和水溶肥),引导菜农科学施肥,以逐步提高耕地质量。
图为工作人员实践队员介绍土地条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邱明霞 摄
访谈调查,了解生产效益
为了更好的了解升级生产技术带来的影响,调研队队员调查采访了农业示范园的相关负责人。根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园区的生产技术升级,科技的增进,许多生产问题得到解决。
整体控制促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推动生产废弃物治理、产地保护、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灌施肥,精确控制设施自行采取水肥管理,不仅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中植株根部氧浓度不足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对水肥的利用率。水利用率达到90%,氮肥当季利用率达60%,与地面灌溉相比,节水30%~50%,节肥25%~30%,减少了水向深层的渗透及移动性强的营养元素如氮素的流失,减轻了对地下水的污染。实现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流程,极大提高了园区管理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
完善现代化农业建设,统筹新型模式
实践队队员通过兰陵农业示范园负责人了解到,兰陵农业示范地的产品品类在不断增加,园区内水培叶类蔬菜采用无污染基质栽培方法,蔬菜带根销售,保证水分营养不流失,可保存3-7天,蔬菜全部经过权威检测机构检验。目前园区建成水培蔬菜智能化玻璃温室2.5万平方米,日生产标准化水培蔬菜3吨,叶类蔬菜由过去的季节性供应提升为四季常供。同时生产技术在升级,园区全部采用连栋玻璃温室、连栋薄膜温室、自动化播种流水线、自动化移苗流水线、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化温室气候监控系统、自动化物流系统、自动化下苗与收割系统、可升降栽培床等现代生产设施设备;来自4个国家的专业团队,拥有1项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全力打造绿沃川智慧农业4.0版,在国内乃至亚洲,成为现代智慧农业一体化的创导者和领航者。
图为示范基地蔬菜栽培状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真梦 摄
分析品牌信息,提高品牌影响
塑造推广蔬菜品牌,完成“苍山蔬菜”Logo申报注册,按照最高20万元的补贴标准引导品牌认证,完成“三品一标”有效用标96个,叫响了一批“土字号”“乡字号”。同时科研队队员通过与相关负责人的交谈中获得到园区产品通过了“犹太洁食认证”、GAP认证等国际标准的食品安全认证,已获得“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临沂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杭州G20峰会“蔬菜指定供应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承担建设了《国家蔬菜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项目。这使兰陵农场“科技赋能、产品优质”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产自农场”的品牌价值也飞速提升,实现了兰陵农场的现代农业发展新突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29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