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幸自绕梅城,千年古邑闽水清。闽清县是福州市辖县,别称梅,其名“闽清”源于传说境内的主溪流与闽江交汇形成“江水浊溪水清”的现象;其时溪流两岸梅树丛丛“花开时节 飘香十里”,由此“闽清”亦称作一梅邑。为增强文化自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体验乡村振兴的力量,近日,闽江学院“茗扬福建”社会实践队前往闽清梅城印记历史文化展馆与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开展“好年华·聚福州”研学活动。
一、历经漫漫征尘,喜迎梅城新貌
正午时分,实践队与中南大学及其他大学实践队一同前往梅城印记历史文化展馆进行交流学习,进一步了解闽清历史文化。
踏入梅城印记历史街区,整条街区都保持着旧时的街巷格局,展示了梅城的旧时风貌。跨入梅城印记历史文化展馆的门槛,一间间展厅都在讲述着闽清的历史故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了解到,闽清县自古享有“陶瓷之乡”和“东南瓷都”的美誉,其绵延二十几公里的一百多座古窑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在革命年代,闽清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现在建设“经济强镇、文化名镇、幸福城镇”的新梅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群英荟萃之乡,古厝焕发生机
闽清县拥有千年历史,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灿若群星的历史名人,可谓名贤荟萃之乡。他们中有精于治学,流芳百世的许将;有政声卓绝,名垂于古的郑性之;有医者仁心,一心为民的吴孟超……他们为闽清人民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成为闽清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告别了梅城印记历史文化馆,实践队伍一行人驱车前往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据悉,该站由清代古建筑“宝英厝”修复而成,内设清华厅、公客厅、会议室、直播间、青乔家园、乡村振兴人才孵化基地、乡村文旅产业示范工作站,一榄情深”主题原创剧本杀体验馆等特色场所,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让沉睡百年的古厝重新焕发生机。
在工作站负责人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拥有百年历史的炉边厝,在宋喆民同学的讲解下实践队员们得知,古时厝前的举人碑是中举家庭特地为纪念家人中举而设立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石碑。进入古厝,一个大大的“喜”字映入眼帘。据姚博同学介绍,在樟洋村,炉边厝是历史最悠久的古厝,至今仍有人特地前往古厝举行婚礼,祭祖。在炉边厝不远处还有一座文昌宫,其在被打造为庙宇之前,曾被作为村里的学堂读书之用,并兼作察祀孔子场所。现在室内仍设儿童之家,摆放书籍,作为村里的图书馆。
三、加强人才引育,助力乡村振兴
片片茭白在骄阳下摇曳,绿意盎然;颗颗洋芋,扬起致富的旗帜。在樟洋村,当地种植最多的是茭白、芋头、橄榄和脐橙。据悉,“闽清站”着力为樟洋村提供“三大空间”、“四种力量”、“五类服务”,为当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青年人才和社会资源,通过打造“文化+研学”、“文化+农业”、“文化+非遗”的形式,扩大其知名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闽清乡村的发展振兴乃至其他县区的发展进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先锋示范作用。
本次活动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了实践队对乡村历史文化及其传承创新的认知,加强了文化自信和时代使命。同时,通过参访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等,也为大家未来参与家乡建设和其他地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29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