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乡村看振兴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思践悟二十大,乡村振兴灌阳行”实践团队,在暑假走入乡村,看到乡村振兴政策下,江塘村,永富村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更加贴合两个村子发展情况的方式。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由此不难发现我当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视。尽管我党如此重视,但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仍困难重重。
通过在灌阳县水车镇江塘村的调研发现,江塘村主要的产业在于种植桃李,但因为地理原因,江塘村耕地分散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再加上村中的青壮年一般会选择进城务工,耕地的使用者多为老年人,这样的生产方式注定了其难以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特质。据调研村中每年会有大量李子因为无法销售而浪费。
尽管我国在2020年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这一伟大目标,但相比起城镇,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对乡村振兴最大的阻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外来企业不得不在改善生产环境上花费更高的成本,导致压力过大,经营困难和当地青年、壮年等劳动力不愿意忍受恶劣的环境,导致劳动力外流,农村“老龄化”“老龄农业”现象严重。即使江塘村在前两年在交管局和村里人的共同努力下开通了公路,但如何吸引企业在村中收购,如何宣传,村中劳动力不足,文化程度低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即使面对诸多挑战,但在一代又一代江塘村人的坚守下,江塘村的李子也在镇上和县里打开了一定的知名度,在和村支书的座谈中了解到有收李子的企业或者私人点名要“江塘李”,结合每年村中产生的剩余,在公路开通的基础上,如何更好的宣传是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带领下,上下各级人员都在奋斗的路上,也见到了振兴的一定成果。比如村里结合我校组织的三下乡,通过调研,科普,支教,晚会,座谈等等形式认识乡村,走入乡村,发现乡村。在我校定点帮扶的政策之下,与江塘村建立了深厚的帮扶关系,也为江塘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以及后备力量。
乡村要振兴,文化需先行。乡村振兴要做好“文化”这篇文章,用好文化阵地,培育文化人才,做优文化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和精神力量。此次实践团队深入永福村,江塘村调研。水车镇江塘村村民大多为瑶族,村中文化底蕴深厚。但因地势原因村中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只得以村民小组为管理单位。振兴乡村应当考虑多方位因素,将文化底蕴注入于乡村振兴。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队发现,乡村振兴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人才流失。尽管政府有了相应的政策,但乡村人才不足所导致振兴力量薄弱仍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村中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数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但村中却面临劳动力不足,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乡村振兴,留住人才,引进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新动力。
为健全村里的公共文化服务,实践团特向江塘村捐赠红色书角,也调研了村中的小学的具体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这一本质要求,彰显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精神文明和精神力量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为我们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村中的小学基础设备完善,可以承担教学任务。但是因村中劳动力多数在外务工,所以孩子大多在外面上学,学校的资源没有很好的被利用,村中在落实政策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为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实践团成员积极准备,在调研同时也为村民准备晚会。在村委的协助下为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通过调研也发现,随着脱贫工作的胜利,乡村振兴离不开丰富和活跃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只有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才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35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