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南师大学子三下乡:品河源文化,享非遗之美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华师书协流墨队

中国青年网潮州8月1日电(通讯员 陈晓霞叶珍彤) 7 月 17日至 7月 26日,华南师范大学书画协会流墨实践服务队与河源市和平县华强中学共同举办“流墨绘源,盛色一夏”线下夏令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响应“送经典到基层”的号召,传播河源市当地特色文化,增进对河源非遗文化的认识,助力文化传承和发展,流墨队艺体组以华强中学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为对象,组织开展了河源非遗文化系列课程。系列课程主讲人由艺体组的叶珍彤和陈晓霞担任。

本次河源非遗文化系列课程分为两大环节,艺体组分别从忠信花灯和墩头蓝两种河源特色文化入手,带领学生通过理论课堂和手工实践两种方式深入学习河源非遗文化,课程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们。“河源非遗”忠信花灯手工制作课、“染作岭南山水色”墩头蓝布料扎染实践课这两项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在墩头蓝文化知识学习课堂,陈晓霞围绕“留住一抹墩头‘蓝’”的主题,从墩头蓝的基础知识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选择以墩头蓝纺织工艺的发展历史为出发点来进行墩头蓝的通识内容讲解,使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墩头蓝工艺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图为流墨实践服务队陈晓霞上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晓霞供图

在教学过程中,陈晓霞从原料、图案、色彩、技艺四个方面重点讲解了墩头蓝工艺的艺术特征,结合图片、视频等方式着重讲述了墩头蓝制作工序的五个环节,带领学生们从墩头蓝工艺的艺术特征中提炼了墩头蓝精神。在思考环节学生们反响热烈,踊跃举手表达自己对墩头蓝工艺当代传承发展的认识与建议,对墩头蓝精神的现实贯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都得到了教师的赞赏与鼓励。

图为学生上课踊跃举手回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晓霞供图

在墩头蓝文化学习的第一节课堂,陈晓霞带领学生们追溯墩头蓝工艺的“前世今生”,从过往的发展历史到当代的传承发展,从艺术特征深入到精神学习,进一步地增强了学生对墩头蓝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鼓励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传承墩头蓝精神,投入到河源墩头蓝文化传播的大队伍中。

在墩头蓝文化学习的第二节课堂,陈晓霞将墩头蓝制作工序中染色环节的理论知识和手工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调制染料并进行布料扎染。

通过对上节课染色工序的回顾,她首先向学生们讲解布料扎染的四个步骤,帮助学生们掌握布料扎染的流程。随后,教师向学生现场示范图案扎结技巧,在PPT上呈现布料扎结的详细步骤。讲明布料扎染的注意事项和流程分工后,学生们积极讨论,运用分配好的工具迅速进行布料扎染实践活动。

图为学生向老师请教布料扎染技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晓霞供图

图为学生合作进行布料扎染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晓霞供图

在布料浸染颜料的等待时间内,陈晓霞组织学生进行墩头蓝知识竞答,问题根据课堂所学的墩头蓝工艺相关知识设置,涵盖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开放题等多种题型,学生们反响热烈,都能踊跃举手并正确回答,进一步巩固对墩头蓝文化知识的认识。

通过墩头蓝布料扎染实践课,学生们对墩头蓝扎染技艺的流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收获了完成扎染作品的成就感。基于此,教师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扎染知识进行创作,将墩头蓝技艺相关知识运用于实践。

在忠信花灯手工制作课堂,叶珍彤围绕河源传统节日,从忠信吊灯习俗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选择以忠信花灯的来源以及发展的通识内容讲解,使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忠信花灯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图为老师叶珍彤上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珍彤供图

在教学过程中,叶珍彤从外形、图案、色彩、技艺四个方面重点讲解了的忠信花灯艺术特征,结合图片、视频等方式着重讲述了忠信花灯的制作过程。在同学们了解制作过程后,叶珍彤便以比赛的形式,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出完整的忠信花灯。

图为老师在教同学们完成花灯制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珍彤供图

图为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制作花灯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珍彤供图

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组中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互相配合,有的共同搭好花灯的框架,有的负责花灯的灯盖,灯裙,有的负责剪纸,设计图案,在小组成员的齐心协力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小组都有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个忠信花灯。

图为叶珍彤记录投票过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珍彤供图

接着叶珍彤便组织每个小组派出两个代表上讲台进行展示花灯,代表要说出小组的创作思路过程以及意义,在所有小组展示完毕后,告诉同学们每个组有三票机会,让各小组决定把票投给哪一组的花灯,获得票数最高的小组,即可获得积分奖励。同学们为了不辜负自己的小组的共同付出,踊跃站在讲台,激昂地解读自己小组完成的花灯,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真正的了解了非遗传承的不易也明白了忠信花灯的意义。

河源非遗文化系列课程,在学生们的欢笑声中落下帷幕。民间美术——忠信花灯和“染作岭南山水色”墩头蓝布料扎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点,对民间美术的认识与探究,有利干学生们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突出的表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学生学习一种民间艺术,可以积极健康他们的思想和境界,影响和规范着学生的道德及行为。在这次活动中,流墨队队员和同学们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最终收获到了自身的进步与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36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消防连万家,平安你我他

消防进家园,平安到永远,做好消防工作,全家幸福快乐。消防演练可以加强应急演练,增强应急意识,提升应急能力。在社区大范围内举行消防演习,就是要大家具有居安思危的警觉心,真正遇……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时间——做好消防工作,全家幸福快乐

消防是指消除隐患,预防火灾。消防演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人们的安全防火意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掌握火灾的处理流程,以及提升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协调配合能力,增加人员在火中互救、……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泱泱国风。没有传统的延续,便没有如今的灿烂的文化之光,而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所以华夏儿女要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老年群体,建设和谐乡村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重,并带来了很多关于养老的问题,而农村作为我国的主要社会人群,在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上都高于城镇人口,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也更加突出,目前所建立……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21日电(通讯员梁瑞晨)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进行文化生活方面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公众的生活内容,而且可以培养与公众的良好……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公益有起点,爱心无终点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1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公益活动人人参与,奉献爱心从我做起。公益活动体现了人们助人为乐的品质,促进社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等,为延续中国……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点滴汇心海,真情暖人间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1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做爱心公益活动,就是对中华优良传统的传承,每一份公益活动都有其价值所在,这些价值是在自己在得到快乐的时候,也帮助了别人,所以做爱心公益……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在活动,助力疫情大防控

中国青年网聊城7月2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又需要持久坚持的工作,必须要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为避免疫情的再次袭来,团队队员决定助力疫情防……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建大学子深入实践,寻找咸阳文化
为了解咸阳市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况,体会在疫情恢复后当地的人文气息,传承和弘扬当地传统艺术,间接推动其旅游产业的发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发展成就暑假社会实践团…
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建立美好绿色家园
助力黄河生态保护,共建绿色文明家园2019年9月,是黄河治理史上一个值得被记住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自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青岛科技大学赴青岛市“穿越历史,红色 记忆缅怀游”研习党史传承红色精神调研
走进纺织谷,探寻纺织精神21世纪,经历战争炮火的国棉四厂在市场竞争中退出历史舞台,没有留下任何可供观瞻的遗迹。1934年3月,日商开设国棉五厂,厂址选在就是沙岭庄东北侧,靠近李村河入海处。大部分纺织生产…
淮剧文化助能文化兴乡路径的探索
调研背景近年来,淮剧的发展呈现逐渐萎缩的状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文化多元化态势锐增,特别是生活的快节奏、快餐式文化流行以及审美和欣赏水平不同,一定程度上阻滞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发展,本土文化…
黄河之水天上来,生态保护你我他
黄河,中国第二长河,总长度约5,464公里。它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它为中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也孕育了丰富的…
治理黄河,保卫家乡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至今,她仍在供养着1.4亿人口、160万公顷耕地、50多座大中城市。保护母亲河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是深入贯彻“五大发…
华南师大学子三下乡:健身促发展,趣味运动进校园
中国青年网广州8月1号电(通讯员邓涣枫)定向越野活动赛事是经过华南师范大学校书画协会流墨实践服务队经过多次考察与修改确立下来的体育赛事。定向越野是一项运动员借助地图等工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访…
西安学子三下乡,体会古都咸阳历史文化
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增强文化自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三秦青年担当行”实践团踏入了秦朝古都咸阳。学习中华五千年文明,践行三秦青年的担当精神咸阳是八百里秦川的腹地、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
志愿奋进新征程∶走进管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感悟社区治理新理念
2023年8月20日,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情况调研组的实践团成员们走进管道社区社区,开展“青春践行二十大,志愿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将青春与志愿服务相交融,以实际行动贯…
三下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扬州大学农村“三水”生态实践团队一直在路上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扬州大学农村“三水”生态实践团队的成员在暑假期间,对扬州市内的部分河道的水质环境进行一系列的…